
編者按
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起伏與中美貿易摩擦密切相關,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和歐盟反補貼調查的雙重壓力,中國車企加速轉向新興市場,數據見證了中國車企新格局的良好開端,2023年,中國對東盟、歐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分別增長12.6%、6.1%和9.6%。多元化市場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對歐美市場的依存度持續下降。
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浪潮背景下,東盟成員國間的零關稅框架搭建了區域一體化的“橋梁”,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紛紛出臺電動車進口零關稅政策…東南亞為中國車企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窗口期。
在俄烏沖突持續升級背景下,西方車企集體撤離俄羅斯,中國品牌迅速填補空白,然而,2025年形勢卻急轉直下,俄羅斯政府為保護本國汽車工業,連續出臺限制政策,提高再利用費70%-85%,構建亞歐經濟聯盟通關信息共享系統,使得中國汽車成本上漲,銷量應聲下滑
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車企亟需戰略調整,構建多元化市場格局是分散風險的根本之策,除東盟和俄羅斯之外,中國車企應積極開拓拉美、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同時借助RCEP等自貿協定,深化區域產業鏈合作,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