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3年踏入護理崗位,陳曉瓊先后在醫院的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普外科等多個科室歷練,常年與患者打交道,磨煉了她的意志、鍛煉了她的品格,更培養了她甘于奉獻的精神。20多年來,她始終“以病人為中心,以安全為重點,以質量為追求”,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她先后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等諸多榮譽,但是在她心中,“陳護士長”——這聲寄托患者信賴的呼喚,是對她無上的褒獎。
雙眼皮、大眼睛、柳葉眉……見到哈密市中心醫院康復疼痛科護士長陳曉瓊,你會發現口罩遮掩不住她美麗的臉龐。接觸久了,她與患者對話時溫柔的態度、關愛的神情和自身散發出的堅韌氣質更讓人欽佩。
她用時間詮釋信念,用技術服務患者。患者對她的評價是:“她的專業技術好,人更好!”
長期以來,陳曉瓊負責照顧的患者都是病情最重、年齡最長、救治最難的。一次,一位70多歲的腦出血患者突然咳血不止、呼吸困難。聽到呼叫鈴,陳曉瓊就從座位上沖到老人的病床前。老人面無血色,雙手緊緊地摳著自己的喉嚨。見此情形,家屬都慌了神,露出驚恐的表情,用求助的眼神看著陳曉瓊。結合多年經驗,陳曉瓊判斷老人喘不上氣的原因應該是黏稠痰液阻塞氣管。此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幫助老人吸痰。
她一邊柔聲安慰著老人:“沒事的,馬上就好了!”一邊熟練地用設備給老人吸痰,配合醫生展開搶救。很快,老人就恢復了平靜,度過了危機。
她每天帶領著護理團隊穿梭于各個病房,為有意識障礙的重癥患者翻身拍背、擦澡抹身、協助排痰、進行鼻飼、清除口腔異味,與恢復期的患者溝通交流,指導其進行功能鍛煉、訓練吞咽功能等,同時,還要面對各種突發情況……
陳曉瓊從一位懵懂的年輕護士逐漸成長為一名講大局、敢擔當、肯奉獻的護理管理者。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她主動請纓,擔任哈密市中心醫院核酸采集小分隊隊長,并肩負起哈密市衛健系統援烏抗疫總領隊的重任。
2020年8月,陳曉瓊臨危受命,作為“先鋒官”帶領哈密市衛生系統70名醫護骨干前去支援烏魯木齊抗疫工作。啟程儀式上,她代表隊員們宣誓:“身為共產黨員,身為醫護人員,疫情防控我們責無旁貸,我將義無反顧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負眾望,堅決完成支援任務!”



那段時間,她作為團隊負責人,各項工作都沖在最前面。她和同事們在高達40攝氏度的酷暑天氣里,用責任和汗水詮釋著白衣戰士的擔當和堅守。脫下防護服,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臉頰兩側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耳朵被勒得生疼。白天,陳曉瓊和同事們輾轉奔波在一線抗“疫”戰場;夜晚,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不僅要為第二天的工作做準備,還要繼續協調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同事們欽佩地說,艱難時刻,陳曉瓊用自己的擔當溫暖著每一個人。
走上管理崗位后,陳曉瓊成了年輕護士們學習的榜樣。她是一位好領導,外柔內剛,對科室的護士姐妹,她給予鼓勵和叮嚀;對來實習的學生們,她給予提醒和囑咐;對科室醫生,她給予協助和配合。
陳曉瓊說:“我獲得的每個榮譽,都離不開前輩和同事的幫助。感謝身邊的每一位老師和前輩。當我還是一名普通護士的時候,是護士長手把手教我分析心電圖;第一次面對截癱患者時,也是護士長親自給我示范如何使用翻身枕預防壓瘡;在護理部組織的技能大賽中,還是護士長讓我突破了自我,實現快速成長。我希望能將前輩無私的奉獻精神和高尚的職業操守傳承下去。”
“這些年來,剛入職時李靜老師說的一句話經常在我的耳畔響起。她說,護理工作是一項有溫度的工作,希望我們能做一個有溫度的人,溫暖患者、溫暖身邊每一個人。護士的工作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有的只是翻身拍背的體貼、吸痰導尿的耐心、深夜查房的細致,但正是這些瑣碎托舉起生命的希望。這份工作讓我明白,真正的偉大往往藏在最平凡的堅守里。今后,我將繼續堅守信仰,將這種服務患者的精神傳承和發揚下去,做一位有溫度的護士,溫暖患者,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