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表妹的舞蹈老師在群里詢問是否愿意增加練習舞蹈的強度,半天過去無人回答。老師只能挨個詢問,像極了書中看的養蚌人。
養蚌人畢生的愿望,就是培養出世上最大最美的珍珠。為了達成這個愿望,他到海邊的沙灘上挑選沙粒,從清晨問到晚上,沒有一顆沙粒愿意。就在他要放棄時,角落里的一顆小沙粒答應了他。
其他的沙粒嘲笑這粒沙子傻,因為要成為珍珠不僅不能與家人在一起,還不能曬太陽,更不能盡情地呼吸新鮮空氣。盡管如此,小沙粒依舊沒有回頭,跟著養蚌人走了。等到它再回來時,已變成了碩大靚麗的珍珠,而那些嘲笑它的沙子早就殘了身,掉了牙,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與沙粒同樣難出頭的還有金剛石。它們只有跟隨著地質變動,才有出頭的機會。然而出頭并不代表出名,要想有一番作為,它們首先需要“瘦身”。刀光劍影之下,金剛石才擁有了迷人的“身材”。接著,它們還要被不停地打磨與拋光。每顆鉆石都是金剛石,每個金剛石卻不一定都會變成鉆石。
金剛石可以選擇成為鉆石,也可以繼續選擇沉默,蝴蝶卻別無選擇。蝴蝶雖然擁有曼妙的身姿,還有五彩斑斕的翅膀,但每一只蝴蝶都要遭遇化繭的折磨。繭上小小的洞口,是它們唯一的生路。此時的蝴蝶雖然體積不大,但要想“爬”出洞,必須忍受縮骨之痛,把翅膀緊緊貼著身體,艱難地擠出洞。
對于蝴蝶來說,一生只有一次化繭的機會,但不是每一只蝴蝶都可以成功。若蝴蝶化繭失敗,它們就無法從內部爬出來。爬出來的蝴蝶如果沒有及時展開翅膀,翅膀就會殘缺得像皺巴巴的紙巾。
無論是沙粒、金剛石,還是蝴蝶,它們都要經歷無數次的磨煉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我們亦是如此,只有在困難中勇敢地迎接挑戰,耐心地打磨自己,堅強地張開翅膀,才能在風雨中蛻變出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