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生正處于15~18 歲的青春期,這個階段是心理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青少年有著強烈的自我實現需求和價值認同的愿望,容易陷入自尊受損、情緒低落之類的心理困境中,而且情緒調節能力比較差,應對壓力的能力也不足,遇到困難時容易出現消極心理。
“陽光心理”是指個體在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表現出的積極傾向,其主要構成包括積極的自我評價(如自信)、情緒調節能力、面對壓力時的樂觀態度和韌性特質、積極地對待生活等。它強調的是個體內在的積極資源和發展潛力,是衡量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但它更側重于對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而不是僅僅針對心理問題的解決。
在成功體驗中建立積極自我認知
積極的自我認同是陽光心態的重要支撐,而中職體育課程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的場所,通過體育活動并達成預期的目標,可以提升個人對自身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信心。以籃球教學為例,初學者想要掌握運球、投籃這些基本技能往往要耗費很多時間,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并反復練習之后,學生掌握運球、投籃等基本技能,當第一次成功投籃或者在籃球比賽中有突出表現時,會得到很強的心理滿足感。這種基于能力提升和目標達成的成功體驗,是加強積極自我認知的關鍵力量。
在壓力情境中學習自我調節
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是陽光心理面對挑戰的保障。在體育課程高強度運動期間,學生承受著生理負荷,還要應對復雜的情緒波動(緊張、挫敗、興奮),在這樣的壓力情境中可以學習自我調節。以田徑為例,學生在運動中要識別自己的情緒狀況(焦慮、沖動),然后用深呼吸、積極自我暗示或者戰術調整之類的辦法維持注意力集中。安全而支持的環境中的持續壓力體驗,能提升個體的情緒管理能力,是情緒韌性的關鍵塑造環節,有益于學生日后在學業和生活方面表現出更強的心理彈性。
在團隊協作中涵養積極心態
體育課堂也是重要的社交實踐場域,在塑造個體積極心理特質方面有著重要影響。成功的合作能夠加強個體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借助團隊互助來調整情緒狀態,在合作出現失誤或者競賽遭遇失敗時,用正面的鼓勵取代互相指責,是情緒管理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師生之間深層次的互動給予學生情感上的支撐,這樣的積極人際交往經歷有益于塑造出樂觀的態度,協作的精神和包容的品質,進而成為陽光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途徑。
在中職體育課堂中,通過在成功體驗中建立積極自我認知、在壓力情境中學習自我調節、在團隊協作中涵養積極心態,可以塑造學生的陽光心理,促使中職生在體育活動中實現身心和諧發展,塑造出積極向上、頑強拼搏的價值取向和人格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