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了解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情況,著力推動行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按照《網絡視聽行業創新發展專題調研方案》相關安排,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由聶辰席會長帶隊,于4月8日至11日赴江西開展專題調研,充分了解江西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情況,總結江西網絡視聽行業發展的創新思路、模式和方法。
一、基本情況
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人民共和國的搖籃、人民軍隊的搖籃、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近年來,江西網絡視聽行業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廣播電視局的領導下,主動求變、加快轉變,主題宣傳再攀高峰、精品創作亮點紛呈、產業發展穩中有進、行業管理更加規范,發展態勢向上向好,為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江西貢獻。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查閱材料、邊看邊議等方式,圍繞網絡視聽行業管理、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尤其是精品微短劇創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播、行業生態融合發展等方面,深入開展調研。
二、主要經驗
一是健全行業管理體系,打造高效便捷的“江西服務”新標桿。江西注重構建規范化、專業化、集成化的網絡視聽行業管理體系,贛江新區率先設立全國首個網絡微短劇備案服務中心和版權快維中心,探索形成了集規劃備案、成片審核、版權確權、糾紛快速處理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機制,實現備案初審3個工作日、成片預審5個工作日,最快可達“2+2天”的全國領先速度。江西網絡微短劇“產業鏈條一件事”改革分別入選了2024年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優秀案例和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同步建設數字經濟法庭、版權仲裁中心和影視文體仲裁中心,構建“舉證一調解一仲裁一審判”全流程版權保護體系,實現行政執法與司法協同聯動,為網絡視聽企業提供流程高效、服務貼心、響應快速的全周期管理環境,成為全國網絡視聽行業管理的江西樣本。
二是聚焦精品內容創作扶持,推動微短劇創作繁榮發展。在省廣電局的指導支持下,江西聚焦網絡視聽精品創作,特別是在微短劇賽道上持續發力,聚集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微短劇企業,如時刻互動、華陽國際、中文網科、廣電中贏等,推出了《茶卡鹽湖》《燃燒吧,村BA》等廣電總局評定的精品項目,《桃花馬上請長纓》《當我遇見你》等爆款作品,平臺播放量超10億、累計充值破1億元。各地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出臺《贛江新區關于支持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鷹潭市余江區《扶持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等扶持政策,一家企業每年最高可獲得約1500萬元支持,超出其他地區近20個百分點,極大激發了創作活力。
三是加強技術賦能支撐,構建可信數字內容全生命周期生態。江西持續推進科技與視聽深度融合,聯合香港阜博集團等行業頭部企業,推動數據存證、抓取監測、版權技術服務標準化,形成貫穿創作、制作、發行、維權的全流程技術支持體系。如及時監測微短劇《退休返聘之一鳴驚人》的盜版侵權行為,第一時間通知平臺并下架。落地建設“麟躍·贛江AI實驗室”,聚焦AI在劇本創作、內容生成、智能審核等環節的實際應用,研發短劇Agent等創新工具,積極探索AIGC與微短劇的融合發展路徑,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創新。
四是打造全鏈路產業生態,推動行業產業高質量集聚發展。江西積極推動構建“內容生產一拍攝制作一金融服務一版權保護一傳播發行”全鏈條微短劇產業生態體系。贛江新區圍繞古裝、現代、年代、AI虛擬等題材布局建設高標準拍攝場景,已建成40余個實景基地,組建2億元規模的贛江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通過“劇 + 產 + 資\"模式吸引上下游企業落地,逐步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微短劇生態集群。鷹潭市余江區以拾方光影(余江)影視基地為依托,規劃設立3億一5億元影視產業發展基金,打造全國首個現代全場景綜合影視基地,具備15—20個劇組同步拍攝能力,為中部地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江西模式”。
三、啟示與建議
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調研組認為江西積極發揮政府部門引導、管理、服務的職能作用,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不斷加強網絡視聽建設、營造良好成長環境,全省網絡視聽行業具有較大發展潛能。為此,調研組建議:
一是依托贛江新區微短劇綜合服務中心等管理資源,進一步提升服務能級,優化完善微短劇全鏈條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全流程支持體系,打造一站式、集成式的專業化微短劇服務平臺,增強區域對優質內容項目、創新團隊的吸引力,推動行業資源加速集聚,培育江西成為中部地區微短劇全產業鏈發展高地。
二是依托拾方光影余江影視基地等行業平臺,進一步整合江西紅色文化、陶瓷文化、生態旅游等多樣化文化資源,打造具有江西辨識度和影響力的內容創作品牌。建議江西省廣電局統籌策劃舉辦微短劇創作大賽、直播大賽等活動,通過活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推動全省精品內容創作能力提升,形成以內容為核心、特色鮮明的示范樣板。
三是依托當地陶瓷、文旅、非遺等優勢產業資源,推動網絡視聽行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打造多元融合新業態。鼓勵景德鎮、婺源等地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將技術、文旅等與短視頻、微短劇、互動直播等深度融合,探索文化場景與網絡視聽協同發展的創新路徑,推動傳統文化活化轉化,拓展視聽內容落地場景,打造“文化 + 視聽 + 產業”融合發展新樣態。
(本文由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網絡視聽行業創新發展專題調研組供稿)
責任編輯:任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