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AIGC技術逐漸滲透到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深入研究AIGC技術與新聞播音主持工作之間的關系,剖析其中的機遇與挑戰,并探尋可行的發展路徑,對推動新聞播音主持工作在智能技術浪潮中的適應性變革與創新性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AIGC技術助力播音主持業務拓展
(一)智能稿件生成輔助
在當今快節奏的傳播環境中,AIGC技術已成為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得力助手。它依托海量數據資源與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算法,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各類新聞資訊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例如,在突發新聞事件中,AIGC可迅速抓取來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將碎片化內容整合為結構清晰、邏輯連貫的新聞稿件[1]。它不僅能涵蓋事件的基本要素,如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經過,還能根據新聞背景與受眾需求,提供深度分析與多角度解讀。這使得播音主持人能夠快速獲取優質的稿件素材,減少了前期資料搜集與整理的時間成本。而且,AIGC還可根據不同播音主持人的風格與節目定位,對稿件進行個性化定制,突出語言的口語化、生動性或專業性,從而更好地輔助播音主持人進行內容創作,確保在直播或錄制節目時能夠流暢、準確地傳達新聞信息,提升播報質量。
例如,某新聞媒體機構在報道國際科技峰會的新聞稿件時,充分利用了智能稿件生成輔助技術。在這場科技峰會舉辦期間,全球多個領域的科技巨頭紛紛發布了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創新動態。由于信息的發布渠道極為廣泛,包括各大新聞網站、社交媒體平臺、企業官方網站等,內容繁雜且分散。利用AIGC技術可在短時間內對這些海量信息進行高效收集。比如,它能從某知名科技新聞網站上篩選關于某科技公司最新推出的量子計算設備的研發細節,從社交媒體上收集該設備引發的行業專家和公眾的熱議要點,以及從企業官方網站中獲取該設備的技術參數和未來應用場景等相關信息。利用AIGC技術還可以對這些碎片化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深度分析,梳理清晰的事件發展脈絡,將事件的時間節點、科技公司的研發團隊負責人、出席峰會發表重要觀點的行業專家等關鍵人物,以及峰會的詳細內容有機整合。通過智能稿件生成輔助技術,該新聞媒體機構的播音主持人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內容豐富且風格多樣的稿件素材,大大提高了播報的時效性和質量。
(二)語音優化創新播報
AIGC技術的語音合成功能基于深度學習模型,能夠對人類語音的各種特征進行精準模擬與優化。在語音質量上,AIGC技術可以有效消除雜音、調整音量平衡,使語音更加清晰、純凈,讓觀眾在各種收聽環境下都能輕松接收信息。例如,在戶外新聞采訪直播中,由于環境比較嘈雜,可能會夾雜著風聲、人群嘈雜聲等,在回傳采訪內容時,AIGC技術可對語音進行優化,濾掉背景雜音,讓觀眾能夠清楚地聽到采訪對象的回答。
在風格多樣化方面,它能夠根據新聞的性質與情感基調,提供豐富的播報風格選擇。比如,在播報嚴肅的時政新聞時,可采用沉穩、莊重的語音風格,彰顯新聞的權威性。例如在報道國家重大外交會議成果這類新聞時,AIGC輔助播音員采用低沉、緩慢且有力量的語調,以體現消息的重要性與嚴肅性。而在報道文化娛樂新聞時,則能切換為輕松、活潑的語調,增強新聞的趣味性與親和力[2]。
二、AIGC技術與播音主持的協同發展策略
(一)技術融合深度進修
隨著AIGC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主動深入學習AIGC技術應用技巧播音主持從業者是適應新的環境的必然要求。播音主持人可從多方面展開進修,首先是參加專業的AIGC技術培訓課程,系統地學習AIGC的技術原理,理解如何利用AIGC技術對新聞信息進行采集、分析與生成,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運用技術。比如,可以通過學習算法邏輯,預判AIGC可能生成的內容走向,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其次,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實踐,將AIGC技術融入稿件準備、節目策劃等環節[3]。在稿件準備時,利用AIGC技術對海量數據的快速處理能力,挖掘新穎的新聞視角與素材,同時結合自身專業知識進行篩選與整合,這一過程便是播音主持角色在新技術語境下的延伸。另外,播音主持從業者可以通過不斷地實踐操作,熟練掌握AIGC工具的使用技巧,如運用語音合成軟件調整播報語速、語調等參數,實現技術與自身播報的有機融合,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與質量,適應智能化傳播時代的要求,重塑自身在新聞傳播流程中的價值與定位。
(二)堅守個人主持風格
AIGC浪潮正深刻影響新聞傳播領域,但播音主持工作不能完全依靠AIGC技術。因此,播音主持人彰顯自身個性與專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主持人作為新聞傳播過程中的關鍵符號,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與專業素養是構建與受眾情感連接的核心要素。一方面,主持人應深入挖掘自身獨特的語言風格,無論是沉穩大氣、清新靈動,還是幽默風趣,都可在AIGC普遍應用的背景下脫穎而出。例如,在播報新聞時,運用富有個人特色的停頓、重音處理方式,強化語言的感染力與表現力,使新聞內容更具“黏性”,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例如中央廣電總臺主持人康輝,他在播報新聞時,對于一些重大時政新聞的停頓處理非常精妙。在報道國家重大政策發布時,他會在關鍵語句處稍作停頓,這種停頓讓觀眾在聽的過程中有思考的時間,同時增強了節奏感。他在重音上也很講究,如強調“重點”“關鍵”等詞匯時,讓聽眾能夠迅速抓住新聞中的要點。這是他獨特的語言風格,在眾多播音員中形成自己的辨識度。
另一方面,憑借專業的新聞素養,如對新聞事件敏銳的洞察力、精準的解讀能力,在AIGC生成的海量信息基礎上進行深度加工與升華。在新聞評論環節,主持人能夠結合自身的價值觀與社會閱歷,對新聞事件進行獨到的分析與評論,從而在觀眾心中樹立起權威、可信的形象,維護新聞傳播的意見領袖地位,增強受眾對特定主持人及所屬媒體品牌的認同感。例如,白巖松在評論國內社會熱點事件時總是能引發廣泛共鳴。以“地攤經濟”現象為例,白巖松能從社會人文的角度加以解讀。他說:“地攤經濟不僅僅是一種經濟形式,它還是一種煙火氣,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重新點燃了城市的活力,激發了人們生活的熱情。”白巖松結合自身的社會閱歷,給出了AIGC無法“思考”到的觀點,引導觀眾從更積極、更全面的角度看待“地攤經濟”,也讓觀眾更加認可他的主持風格。
三、結語
AIGC技術與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融合發展之路充滿希望與挑戰。行業應把握機遇,為新聞傳播注入新的活力。面對挑戰,播音主持從業者必須積極應對,通過深度的技術融合進修、堅守個人特色等方式,在AIGC技術的浪潮中找準自身定位,實現職業的轉型與價值的重塑。從行業層面而言,需重視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人才流動機制的優化及監督機制的完善,維護行業生態的平衡與穩定,促進創新活力的進發。只有如此,才能在新聞傳播學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構建AIGC技術與播音主持協同共進的良好格局,才能為受眾提供高質量、富有價值且符合規范的新聞服務,推動新聞傳播行業邁向智能化發展的新征程。
參考文獻:
[1]孫一楠.播音主持人的價值堅守與角色重塑[J].采寫編,2024,(11):67-69.
[2]李郁.AI時代CDIO教育模式應用于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效果與改進策略[J].傳媒,2024,(21):76-78.
[3]唐偉.堅守與創新:傳統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新轉變[J].記者觀察,2024,(26):86-88.
(作者杭麗麗系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融媒體中心一級播音員)
責任編輯:任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