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合唱》作為一部震撼人心的經典音樂作品,不僅承載了中國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際的吶喊和抗爭,還以其深厚的情感張力和藝術感染力成為音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情感教育素材。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象征,以民族精神為依托,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與不屈。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通過情感體驗讓學生建立與歷史、文化、現實之間的深層聯系,從而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找尋感動、在感動中深化認知。黃河的磅礴與奔涌,不僅是音樂的表現,也是情感的共鳴,為情感教育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深刻的意義。
一、教材分析
《黃河大合唱》是高中音樂教材中一部極具藝術價值和教育意義的經典作品,由光未然作詞、洗星海作曲,以黃河為象征,展現了中華民族在困境中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教材中選取了其中部分樂章(如《黃河頌》),其旋律鏗鏘有力、感情飽滿深沉,既具鮮明的音樂表現力,又富有深刻的情感內涵。這一作品通過豐富的音樂元素和藝術表現形式,生動刻畫了黃河的雄渾壯麗與人民的英勇斗爭,為情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載體。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教材在選材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增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責任感。
二、學情分析
高中生正處于情感與認知發展的關鍵階段,他們的情感體驗逐漸豐富,價值觀念也在逐步形成。然而,部分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尚有局限,尤其在課堂中更傾向于關注技巧的掌握而忽視情感的體會。面對《黃河大合唱》這樣一部歷更背景深厚、情感表達濃烈的作品,部分學生可能對其時代背景和文化內涵缺乏足夠的了解,從而影響對音樂情感的深人感受。但與此同時,高中生的好奇心和對藝術的敏感度為情感教育提供了可能。他們樂于接受新穎的教學形式,并能通過深人的學習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三、教學目標
(一)理解作品背景,提升文化認同
通過學習《黃河大合唱》,學生能夠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認識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所面臨的困境和斗爭精神,理解黃河作為民族象征的深刻內涵,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樹立熱愛祖國、珍惜和平的情感態度。
(二)感受音樂情感,培養藝術審美
通過玲聽、分析和表演《黃河大合唱》的主要樂章,學生能夠感受作品中恢宏壯麗的音樂情感和鏗鏘有力的旋律特征,理解音樂語言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提升音樂審美能力,同時,通過作品的學習,激發對音樂藝術的興趣與熱愛,提高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與表現能力。
(三)參與音樂實踐,發展綜合能力
通過課堂實踐活動(如角色扮演、情景演繹和小組討論),學生能夠深人理解作品內涵,運用音樂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表演《黃河頌》等片段,鍛煉音樂表現力和合作能力,培養創意表達和團隊協作精神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人,激發情感共鳴
師:同學們,當你們聽到“黃河”這個詞語時,腦海中會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或者產生什么樣的感受?
生:我想到的是滔滔不絕的黃河水奔騰不息,看起來特別壯觀。
生:我想到的是母親河,很親切,也感覺特別有歷史感。
師:很好,黃河確實是我們的母親河,它不僅僅是一條河流,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我們的音樂藝術中,有一部作品把黃河表現得特別震撼人心,大家知道是什么作品嗎?
生:《黃河大合唱》!
師:對,就是《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由光未然作詞,洗星海作曲,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它不僅表達了對黃河的熱愛,還通過音樂講述了中華民族的奮斗和抗爭精神。接下來,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作品,感受一下它的氣勢和情感。
(播放《黃河頌》片段,教室里傳來鏗鏘有力的歌聲與磅礴的管弦樂聲)
師:剛才的音樂有沒有觸動你們的情感?它傳遞了什么樣的力量?
生:這段音樂聽起來很震撼,像是黃河在奔騰,特別有力量!
生:我覺得有一種很悲壯的感覺,仿佛是在講述一段艱難的歷史。
師:你們的感受非常準確。這段音樂的確通過旋律和節奏,展現了黃河的磅礴氣勢,同時包含著抗爭和希望的情感?,F在,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一一黃河作為我們的母親河,為什么能夠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征呢?
生:因為它承載了中國歷史,還有很多重要的文化。
生:我覺得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所以黃河代表著我們民族的根。
師:說得很好。黃河不僅象征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還象征著頑強和不屈的精神。今天,我們就通過《黃河大合唱》這部偉大的作品中《黃河頌》這個章節,深入感受它的情感內涵,探索黃河與民族精神的聯系。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二)音樂分析,探索情感表達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聽了《黃河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分析這段音樂是如何通過旋律和節奏傳遞情感的。大家覺得這段音樂聽起來有哪些特點?
生:旋律特別雄壯,就像黃河的水一樣,很有力量。
生:節奏感很強,尤其是伴奏部分,特別有氣勢。
師:很好!這段旋律確實充滿了雄壯的氣勢,采用了進行曲風格,節奏感鮮明有力,就像黃河的波濤洶涌,給人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感。大家再想想,演唱者在唱這段旋律時的情感可能是怎樣的?
生:感覺是在贊美黃河,情感非常真摯。
生:還有一種莊重的感覺,好像是在向黃河致敬。
師:你們的理解很到位。演唱者的情感是非常飽滿的,這種飽滿的情感是通過強有力的音符和高昂的旋律表現出來的。大家再注意一下歌詞,像“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一句,傳遞了什么樣的畫面和情感?
生:感覺黃河變成了一種象征,它和人們一起在抵抗敵人。
師:對,這里的歌詞和旋律結合得非常緊密,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情感沖擊力。歌詞通過擬人化的手法,把黃河描繪成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而音樂的節奏和旋律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感。那大家再想想,黃河在這里象征的僅僅是一條河流嗎?
生:不止,它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力量和精神。
師:說得很好!黃河確實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代表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和頑強的生命力。所以在這段音樂中,作曲家洗星海不僅通過旋律和節奏表現了黃河的壯麗,還寄托了對民族抗爭精神的謳歌。大家再想想,如果讓你們來演繹這段音樂,應該怎樣表現出這種情感?
生:可以大聲唱,把氣勢表現出來。
生:要注意情感的投人,唱的時候想象自己就在黃河邊,感受它的力量。
師:非常好!這正是音樂的魅力所在。它通過聲音讓我們感受到情感,并引發共鳴。接下來,我們將通過角色扮演和合唱來進一步體驗和表達這段音樂的情感力量。
(三)角色扮演,深化情感體驗
探究一:演唱者的情感投入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們是《黃河頌》的演唱者,站在舞臺上,面對無數觀眾,你們覺得該用什么樣的情感和狀態去演繹這首作品?
生:應該很莊嚴、很投入,好像在向大家傳遞一種重要的精神。
生:要很有力量,唱的時候要讓人感受到黃河的震撼。
師:沒錯,作為演唱者,情感投入是非常重要的?,F在請大家試著用飽滿的情感來演唱這段旋律。記住,聲音要有力量,情感要集中,情緒要層層遞進。來,我們一起試試。
(學生嘗試演唱,教師適時引導)
師:很好!注意尾音的處理,可以再收一點,這樣更有力度。大家感受一下,現在是不是更能表現黃河的氣勢了?
生:是的,感覺更有力量了。
探究二:指揮者的節奏掌控
師:現在,假設你們是這首作品的指揮者,在指揮時應該重點注意什么?
生:節奏的把握,要讓大家唱得整齊、有氣勢。
生:還要關注情感表達,讓整個合唱更有層次感。
師:很好,指揮者不僅需要掌控節奏,還要引導演唱者把情感傳遞出來。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擔任指揮者,試著用手勢告訴大家什么時候需要加強、什么時候需要弱化情感。其他同學注意觀察指揮者的手勢,并按照指揮者的提示來演唱。
(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指揮者通過手勢引導合唱,教師給予反饋)
師:大家覺得剛剛的指揮者表現得怎么樣?
生:手勢很清楚,我們可以知道什么時候該增強力度。
生:情感的控制也很好,我們唱起來更加有層次了。
探究三:觀眾的情感反饋師:現在換個角色,你們是臺下的觀眾,在聽《黃河頌》時,覺得這首作品帶給你什么感受?
生:有一種被震撼到的感覺,好像真的能看到黃河的波濤洶涌。
生:我很感動,作品里傳遞出來的抗爭精神特別讓人共鳴。
師:非常好!作為觀眾,你們能感受到演唱者和指揮者的情感和力量,這也是音樂最重要的作用一一讓每個人的心靈都能被觸動。通過不同角色的體驗,我們深刻地理解了這部作品的情感內涵。那么大家覺得,三種角色中,哪一個最能讓你理解音樂情感?
生:我覺得演唱者體會得最深,因為要通過自己的聲音傳遞情感。
生:指揮者也很重要,因為要把所有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傳遞完整的情感。
師:說得非常好!音樂正是通過多種角色的參與,讓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和意義。接下來,我們將結合這些角色的體驗,完成整首作品的演繹,進一步感受音樂的情感和力量。
(四)聯系實際,情感內化延伸
師:同學們,在欣賞和演繹《黃河頌》之后,你們覺得這首作品帶給你們哪些思考?如果把黃河比作一個人,你們會覺得它有什么樣的性格?
生:我覺得黃河就像一個堅強不屈的戰士,它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生:黃河也像母親一樣,雖然會有波瀾,但始終滋養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
師:很好!《黃河頌》不僅是在歌頌黃河,還通過音樂和歌詞向我們傳遞了一種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信念。那么,想一想,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困難像黃河一樣努力向前、不放棄的經歷?
生:我有一次數學考試沒考好,但是之后并沒有放棄,而是認真復習,結果下次進步了很多。
生:參加運動會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比賽過程雖然很累,但一想到不能辜負自己和隊友的努力,就堅持下來了。
師:這些例子都非常棒!黃河的精神其實就是一種永不言棄的信念。我們在學習、生活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通過這種精神讓自己變得更強大?,F在請大家寫一句話,用來總結你從《黃河頌》中得到的
啟發。
(學生分享自己寫下的感悟)
生:面對困難,只要像黃河一樣充滿力量,就一定能戰勝一切!
生:黃河教會我們,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堅持信念,不輕言放棄。
師:非常好!音樂的力量就在于它不僅能讓我們欣賞美,更能從中汲取精神力量。通過《黃河大合唱》,希望大家都能學會堅韌和擔當,并將這種精神運用到生活中去。
(五)總結升華,情感記憶延續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領略了《黃河大合唱》的音樂魅力,還感受到了黃河所象征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存在于作品中,更在生活中時時激勵著我們。你們覺得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生:我學會了用音樂感受情感,還體會到了堅持的重要性。
生:我覺得《黃河大合唱》教會了我們要勇敢面對困難,永不放棄。
師:說得非常好!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它能夠跨越時間,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發和力量。希望大家能將這種從黃河精神中汲取的力量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成為更加堅強、自信的人。最后,請大家以一句話總結你們今天的感受,并將它寫在筆記本上,作為對這節課的紀念。
學生認真寫下自己的感悟,教室里彌漫著濃厚的情感氛圍。
以下是本節課具體的教學成效(見表1)。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黃河大合唱》這一經典作品的教學,不僅引導學生感受到音樂的藝術魅力,還有效實現了情感教育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師生的互動成為課堂的亮點。學生通過情境導入、角色扮演、音樂分析等環節,逐步深人地理解了作品的情感內涵與民族精神。這種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設計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顯著。然而,在課堂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部分學生對抗日戰爭時期的背景知識了解較少,對音樂情感的理解略顯不足,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更加注重背景知識的補充和引導。此外,在角色扮演環節中,部分學生的情感投入還不夠深刻,表現在演唱時情緒張力不足,表演的感染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未來的教學中,我應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過程,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如加人相關歷史影像資料或故事情節講解),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作品背后的精神力量。
(作者單位:從江縣第一民族中學)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