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一季度,全省工業經濟穩中有進、進中有優, 交出一份好于預期的首季報表, 順利實現“開門紅”。 完成工業增加值 858.3 億元,同比增長9.7%,快于去年全年 0.7 個百分點;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27.52%,比去年全年提升 0.57 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1%, 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5%)4.5 個百分點,居全國第 2 位,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一、“三個重點”支撐穩中有進
重點市州競相發展。 在強工業行動引領下,市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實現正增長,蘭州、慶陽、金昌、白銀、酒泉、天水、平涼、嘉峪關 8 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達到 88.2%。 金昌、張掖、酒泉、定西、武威、白銀、隴南、平涼均實現兩位數 增 長 , 增 速 分 別 為 22.5% 、20.7% 、16.5% 、16.3%、16.3%、14.9%、13.6%和 11.4%, 成為全省工業發展排頭兵。 隴南、張掖、白銀、武威、定西和酒泉增速實現新 提升, 較 2024 年 同期提高7.48%、7.30%、4.90%、3.79%、3.68%和 2.69%,追趕態勢更加明顯。
重點行業優化升級。 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成效顯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步伐加快, 支柱行業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石化、有色、電力、食品、煤炭 5 個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別為 26.8%、24.9%、14.8%、11.3%和 8.8%,合計達到 86.6%。 醫藥、有色、建材、電力、電子和冶金行業引領增長,增速分別為28.1%、23.3%、18.4%、14.5%、12.3%和 10.7%。 值得關注的是有色行業占比由上年同期的 22.4%提升至 24.9%,與石化行業占比的差距由 7.3%縮小到 1.9%。 電力行業占比由上年同期的 10.1%提升至 14.8%,成為第三支柱行業。
重點企業拉動強勁。 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持續加強,各類企業全力抓生產、主動拓市場、積極搶訂單,工業生產增長較快,市場主體活力激發。 中央在甘、省屬和地方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 4.5%、15.1%和 19.1%,特別是省屬和地方企業加快發展、支撐有力。
二、“四個提速”助推進中有優
項目建設提速。 隨著“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和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甘肅)項目接續實施,一季度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19.8%, 超出全國平均水平(12%)7.8 個百分點, 居全國第 9位,連續 50 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
企業引育提速。 多措并舉推動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新培育入規企業 223 戶,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 3285 戶, 企業主體規模持續壯大,工業經濟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動能轉換提速。 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 19.2%、17.3%,高于 2024 年同期 12.8 和 4.8 個百分點, 新動能加快成長,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
結構調整提速。 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分別增長 6.7%、12.4%和 14.0%,制造業主導地位穩步增強。
三、需要關注的“三個隱憂”
面臨外部環境隱憂。 受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歐美通脹壓力反復、美國加征關稅等因素影響,通過產業鏈連鎖、 供應鏈傳導對甘肅省工業經濟發展帶來潛在挑戰。
面臨市場不振隱憂。 部分行業處于深度調整階段,石化、煤炭、冶金等行業生產需求不振,綠色轉型背景下成品油銷售下降,鋼鐵、水泥等行業發展受建筑業影響增速放緩,煤炭行業庫存較高,企業生產經營承壓前行。
面臨價格波動隱憂。 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一季度鎳、鋼材、硅鐵價格同比下降 3.56%、14.5%和 2.2%。 同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 2.1%,制約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改善。
四、 推動甘肅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建議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按照全省經濟運行調度會議的部署要求,堅持把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作為工作主基調,凝神聚力強工業,堅定信心穩增長,全力以赴鞏固工業高質量發展向上向好態勢。
(一)市州齊發力創增量。 加強工業經濟發展協調指導,促進產業鏈深度合作和供應鏈高效協同,提升服務全國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度。 有效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 加快特色優勢產業延鏈補鏈,扎實推進規劃編制、產業布局、項目建設和企業培育工作,增強區域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二)產業強基礎塑動能。 搶抓國家實施新一輪重點行業穩增長政策機遇, 加力擴圍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提升產業發展“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 支持支柱行業“一業一策”穩增長,石化行業加快延鏈條、調結構、拓市場,有色行業做好資源增儲上產和產業高端延伸, 電力行業持續擴大新能源外送規模,煤炭行業加快產供銷平衡,食品行業做好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市場拓展工作。
(三)企業提質效增活力。 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計劃,中央在甘企業提升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率,省屬企業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地方企業強化發展內生動力, 民營企業深耕主業做強實業。 強化分類指導和精準服務,提升中小企業發展質效,新培育一批規上企業,持續做大工業經濟總量。
(四)項目抓儲備擴投資。 緊盯國家產業政策,依托特色優勢產業和鏈主企業, 推動產業項目謀劃儲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建成投產一批,打造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加快甘肅巨化硅氟新材料、 甘肅能化蘭州新區 2×100 萬千瓦火電項目等 40 個重點項目建設進度, 爭取蘭州石化120 萬噸乙烯改造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五)政策優服務穩預期。 縱深推進包抓聯、六必訪,積極有效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確保各項惠企助企政策直達企業、準達企業、速達企業。 優化整合各類服務企業平臺機制, 著力在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產供儲銷高效貫通、政銀企保有效對接方面聚合效能, 以政策服務的高效性引導企業增強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