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課堂”作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產物,正逐漸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它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創建了智能化、個性化、互動化的教學環境。在“智慧課堂”中,教師能夠實時獲取學生的學習數據,精準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需求,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興趣,自主選擇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智慧課堂”的應用,不僅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本文以初中信息技術“智慧課堂”為切入點,以“初識3D動畫”為例,深人探討“智慧課堂”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和效果,旨在為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初中信息技術“智慧課堂\"的特點
(一)互動性強
1.學生反饋,推動教學策略調整
在課堂教學中,互動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反饋渠道。以“初識3D動畫\"教學為例,在講解3D動畫的制作流程時,教師通過在線教學平臺布置了一個小任務,讓學生依據講解內容梳理制作步驟。學生小李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對模型材質的賦予環節理解不清,他立即在平臺的交流區留言提問。教師收到反饋后,發現有不少學生都對這一環節存在疑問。于是,教師重新規劃后續教學節奏,專門拿出10分鐘時間,利用動畫演示軟件詳細拆解材質賦予的過程,并結合生活中常見物品的材質特點進行類比講解。
比如,教師將金屬材質類比為生活中的不銹鋼餐具,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不同材質參數設置的效果。教師通過這種基于學生反饋的教學策略調整,有效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難點,實現教學相長。
2.話題討論,活躍課堂互動氛圍
在“初識3D動畫\"課程里,教師借助在線教學平臺的討論功能,發起“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精彩的3D動畫場景?”話題。學生小王率先分享:“我在科技館看到一個關于恐龍世界的3D投影展示,那些恐龍就像活了一樣,在眼前奔跑、吼叫,特別是霸王龍張大嘴巴的時候,我感覺它都要沖出來咬我了,3D效果特別震撼。”
接著,學生小劉也積極回應:“我在商場看到一個宣傳新款運動鞋的3D廣告,鞋子在屏幕里以各種角度旋轉展示,上面的紋理和色彩細節都特別清晰,讓我一下子就記住了這雙鞋。\"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自己的經歷。教師在一旁適時引導,提出諸如“那你們覺得這些場景中,哪些3D效果元素最吸引你?”的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入思考。
這樣的話題討論不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增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還拓展了學生對3D動畫應用場景的認知,為其后續深人學習3D動畫知識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個性化學習支持
在“智慧課堂\"的創新架構下,信息技術宛如一位貼心的學習助手,為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支持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借助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系統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答題情況、知識掌握程度等多維度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
基于這些分析結果,它能精準洞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學習進度較快的學生,推送拓展性的學習資料,助力其向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推進;面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基礎知識鞏固內容,如重復播放關鍵知識點的講解視頻、推送強化練習題等。如此一來,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契合自身需求的學習資源與指導,極大地提升了整體學習效果。
(三)資源豐富多樣
“智慧課堂”深度挖掘并充分依托信息技術所蘊含的顯著優勢,成功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多元整合。其整合范疇極為廣泛,囊括了各式各樣的資源類型:高清精美的圖片,能夠清晰展現3D動畫中細膩的角色形象與場景細節;生動鮮活的視頻,從精彩的動畫電影片段到制作過程的演示,全方位呈現3D動畫的魅力與創作流程;靈動多變的動畫,以直觀動態的形式詮釋復雜的原理與概念;專業詳盡的在線教程,為學生提供隨時可查閱、學習的知識寶庫。在“初識3D動畫\"這類課程教學中,這些豐富的資源如同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大活力,助力教學活動高效開展。
1.經典影視片段展現3D動畫的魅力
在“初識3D動畫\"課程起始階段,為讓學生領略3D動畫的頂尖水準,教師精心挑選經典的3D動畫電影片段。如教師播放《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的奇幻叢林場景,其中栩栩如生的動植物、逼真的光影效果以及震撼的動作場面,讓學生直觀感受到3D動畫創造沉浸式虛擬世界的強大能力。通過對這些片段的賞析,學生不僅能被精彩劇情吸引,還能從專業視角觀察到角色建模的精細程度、場景渲染的絢麗質感,為后續學習樹立高水準參照,激發對3D動畫創作的向往之情。
2.趣味短片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除了經典大片,教師還引入諸多簡單有趣的3D動畫短片。如一部僅有幾分鐘的《小水滴的冒險》,短片中用簡單幾何圖形構建的小水滴角色,通過生動的動畫效果在奇幻場景中冒險。這種風格簡約但創意十足的短片,讓學生明白3D動畫創作并非遙不可及,即便是基礎圖形也能通過巧妙的構思創作出有趣的作品。學生觀看后能夠從中汲取創意靈感,為自己后續嘗試簡單3D動畫創作打開思路,認識到3D動畫形式的多樣性與創作的無限可能,有效拓寬了學生對3D動畫的認知視野。
二、信息技術“智慧課堂”在“初識3D動畫”中的應用案例
(一)教學準備
在初中信息技術“初識3D動畫\"的“智慧課堂”教學中,教學準備是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涵蓋教學工具選擇與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工具方面,平板電腦是“智慧課堂\"常用設備,其便攜且交互性強。學生能借此隨時獲取教學視頻、練習題等,實現自主學習。教師也可利用互動功能,如實時提問、小組討論,提升學生的興趣與參與度。教學軟件是重要支撐,Paracraft以“方塊\"構建3D世界,簡單易懂,適合初學者,還提供“電影方塊”“代碼方塊”輔助動畫制作。功能強大的開源軟件Blender,能滿足學生深入學習的需求。在線教學平臺提供教學管理與互動交流功能,教師可發布任務、批改作業,學生也能在線討論、答疑。
教學內容設計同樣關鍵。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與學生實際情況規劃。課程標準明確了教學目標,在知識與技能上,學生需了解3D動畫概念、流程,掌握軟件操作;在過程與方法上,培養自主、合作、創新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激發興趣與審美創新精神。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情況確定教學重難點:重點是3D動畫基本概念、制作流程和軟件基本操作,為后續學習創作打基礎;難點在于理解抽象概念,如材質紋理原理、動畫運動規律,以及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教師可采用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方法突破難點,如展示3D模型講解材質紋理,布置開放性任務,以提升創新實踐能力。
(二)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在課程開始之際,教師借助“智慧課堂”的多媒體播放功能,為學生展示一系列精彩絕倫的3D動畫片段。這些片段涵蓋了熱門的3D動畫電影,如充滿奇幻冒險的《尋夢環游記》,其絢麗多彩的亡靈世界和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以逼真的3D效果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還有富有創意的3D動畫短片,如講述小機器人成長歷程的《機器人總動員》,片中精致的機械模型和細膩的動作表現,充分展現了3D動畫的獨特魅力。這些精彩的片段瞬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對3D動畫的濃厚興趣。
在播放完動畫片段后,教師順勢提出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深人思考。“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栩栩如生的3D動畫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探索3D動畫背后的奧秘。“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3D動畫技術呢?”此問題引導學生將3D動畫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意識到3D動畫不僅存在于影視娛樂中,還廣泛應用于游戲開發、廣告設計、建筑展示、教育教學等多個領域。在游戲開發中,3D動畫為玩家打造了沉浸式的游戲體驗,使游戲角色和場景更加生動逼真;在廣告設計中,3D動畫能夠以獨特的視覺效果吸引消費者的自光,增強廣告的宣傳效果;在建筑展示中,3D動畫可以直觀地呈現建筑的外觀和內部結構,幫助客戶更好地理解設計方案;在教育教學中,3D動畫能夠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這些問題,教師自然地導入了本節課的主題—“初識3D動畫”,讓學生帶著問題和期待進入后續的學習。
2.知識講解
在知識講解環節,教師借助“智慧課堂”的多媒體資源優勢,通過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直觀了解3D動畫的基本概念。該視頻詳細闡釋3D動畫定義,對比其與2D動畫在畫面立體感、視覺效果和制作原理等方面的差異,如展示2D動畫角色的平面性與3D動畫角色的立體感,讓學生清晰地認識3D動畫的獨特之處。
為讓學生理解3D動畫的制作流程,教師運用圖文并茂的PPT詳細講解。從創意構思到后期合成,教師逐一剖析各環節,其間不斷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如在講分鏡頭腳本設計時,提問學生某個動畫場景的鏡頭規劃,學生積極回應,課堂氣氛熱烈
借助“智慧課堂\"互動教學工具,教師以Paracraft軟件為例進行操作演示。通過電子白板或投屏展示軟件界面,教師一邊詳細講解菜單欄、工具欄等各部分功能,一邊演示創建基本幾何體、編輯模型的操作,還不時提問學生下一個操作步驟,鼓勵學生舉手回答。在演示動畫制作時,以簡單物體移動動畫為例,教師講解關鍵幀的設置,提問學生如何調整動畫速度,學生踴躍發言,課堂充滿活力。通過這種互動方式,學生加深了對軟件操作的理解與記憶,積極參與到3D動畫知識的學習過程中。
3.實踐操作
在學生對3D動畫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有了初步了解,以及對軟件操作有了一定認識后,教師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在“智慧課堂\"環境下進行3D動畫簡單場景的搭建。教師通過“智慧課堂\"的教學平臺,向學生發布任務要求和相關素材,素材包括各種3D模型的基礎文件、材質紋理圖片、參考案例等,為學生的實踐操作提供豐富的資源支持。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創建一個簡單的3D場景,如一個公園場景,場景中至少包含地面、樹木、亭子、人物等基本元素,并為場景設置合適的材質和紋理,使其具有一定的真實感。
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智慧課堂”的監控平臺,實時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教師可以查看每個學生的軟件操作界面,了解學生的操作進度和遇到的問題。當發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錯誤或遇到困難時,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和反饋。教師通過平臺的即時通信功能,向學生發送文字提示或語音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對于一些共性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廣播功能進行集中講解和示范,確保每個學生順利完成實踐任務。教師發現部分學生在為模型添加材質時出現顏色偏差的問題,便通過廣播詳細講解材質參數的調整方法,讓學生明白如何通過調整漫反射、高光、粗糙度等參數來獲得理想的材質效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斷嘗試和探索,逐漸掌握了3D動畫制作的基本技能,并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
4.小組合作與交流
實踐操作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5人,確保小組內成員能夠優勢互補,共同完成討論任務。教師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實踐過程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在創建模型時,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在為場景添加材質和紋理時,怎樣才能使效果更加逼真?”“在動畫制作過程中,如何把握動畫的節奏和流暢性?”這些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思考和討論熱情,促使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積極交流。有的學生分享了自己在創建復雜模型時,巧妙運用布爾運算和擠壓等技巧,成功解決了模型形狀不符合要求的問題;有的學生討論了如何根據場景的主題和氛圍選擇合適的材質和紋理,以及如何通過調整材質參數來增強場景的真實感;還有的學生探討了在動畫制作中如何合理設置關鍵幀和調整動畫曲線,使動畫更加流暢、自然。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啟發,促進了思維的碰撞和知識的共享,培養了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教師在各小組之間巡視,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適時給予其引導和鼓勵,確保討論能夠有序進行,并達到預期的效果。
5.作品展示與評價
各小組討論結束后,進入作品展示與評價環節。小組代表通過“智慧課堂”展示平臺,向全班展示3D動畫作品,并介紹創意構思、制作過程和分工。如\"校園運動會”小組的創意源于學校運動會,成員分工明確,涵蓋模型創建、材質添加和動畫制作。
展示后,學生開展自評與互評。自評時,學生從創意、技術、完成度客觀評價,總結優缺點與改進方向,如“校園運動會\"小組自評動作流暢性和材質效果有待提升。互評中,其他小組從場景布局、細節等提出建議,指出場景布局不合理、動畫缺細節等問題。
最后,教師借助“智慧課堂\"評價功能綜合評價。教師依據作品展示、自評互評,結合教學目標作出全面、客觀的評價。教師肯定各小組創意獨特、模型精細等優點,表揚與鼓勵學生。也指出軟件運用不熟練、運動規律把握不準等不足,并給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如評價“校園運動會”小組時,教師肯定學生的創意和選擇材質工作等,指出其動畫跑步動作不流暢、步伐節奏不對等問題,建議其多觀察真實動作以優化效果。通過評價,學生明確了學習成果與方向,為后續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效果評估
在“初識3D動畫\"的“智慧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維度評估教學效果。
課堂表現觀察顯示,多數學生積極性高漲。情境導入時,3D動畫片段吸引學生自光,激發他們的好奇與期待。在知識講解階段,學生認真聽講、積極互動,主動記筆記與提問。實踐操作中,學生動手探索,小組合作時也能各抒己見,共同解決問題。“智慧課堂”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營造良好的氛圍。
作業完成情況反映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多數學生按時完成作業且作品質量高,展現對3D動畫概念、流程的理解,能熟練操作軟件進行創作,作品創意獨特。不過,少數學生存在模型創建不規范、材質效果不佳、動畫制作不流暢等問題,教師將進行個別輔導。
問卷調查全面收集學生反饋。大部分學生高度評價“智慧課堂”,如:教學內容豐富有趣、實用性強,滿足求知欲;情境導人、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習興趣;平板電腦、教學軟件等工具操作便捷、功能強大;教學視頻等資源多樣且優質;課堂互動性強,利于交流合作;等等。同時,學生也提出建議,希望增加實踐機會、拓展教學內容和豐富資源類型。教師將據此改進教學,優化資源,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三、總結
初中信息技術“智慧課堂\"在“初識3D動畫\"教學中前景廣闊。信息技術的進步將完善智慧課堂技術支持,未來或融合VR、AR等技術,讓學生沉浸式地學,獲得直觀體驗。人工智能也會優化教學,實現個性化教學,滿足學生的多樣學習需求。后續研究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1創新教學模式,融合項自式、探究式學習與“智慧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自主與創新能力。(2)開發整合教學資源,打造高質量、符合學生特點的3D動畫資源,并搭建共享平臺。(3)教師應關注自身的專業成長,提升信息技術與教學創新能力。教師通過持續研究與實踐,推動\"智慧課堂\"在信息技術教學領域發展,助力培養創新人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華亭市教育局)
編輯: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