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相互滲透的四個方面之一。新課標中將思維品質的具體表現清晰地闡釋為學生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等幾個維度。初中英語閱讀課堂需要調動學生一系列復雜的思維活動,學生要對文本信息、作者觀點、假設等進行分析、解疑、整合、推理和評析等(引自陳則航等,2020),初中英語閱讀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上具有其他語言課型無可比擬的優勢(戴軍熔,2016)。筆者有幸在2019年西安市“名校 + ”教育聯合體的“教學視導\"活動中執教過一節公開課,內容為人教版新目標九年級英語教材Unit13SectionB中題為“Rethink,Recycle,Reuse\"的閱讀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作為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筆者在執教本節閱讀課時,參考了陳則航等(2020)提出的思維品質與閱讀活動/問題設計分析框架(見表1),精心設計閱讀任務和課堂問題,引導學生對語篇內容進行適度分析、推理和評價,體現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批判性,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及案例分析
筆者執教的“Rethink,Recycle,Reuse\"的閱讀課主題為“保護環境”,主要內容為如何創造性地回收利用廢棄物。語篇框架清晰,為“總一分”的段落布局,首段為總寫,二、三、四段為平行段落,分別舉例說明三名學生如何創造性地回收利用廢棄物。
(一)總體把握,幫助學生參與信息分析
筆者執教本節課時,首先用三張配圖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讀前預測,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語篇進行略讀(skimming),要求學生感知語篇框架,將語篇分為兩部分,并簡要說明每部分的作用。接著,筆者提出問題“Whatdoesthewriterwantto tellusinthispassage?”,并提示學生關注答案所在的位置,即第一段。

PartOne:Para.1(Main idea) PartTwo:Para.2\~Para.4(Three examples)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in this passage? (Tip:WeshouldreadPara.___forthemainidea.)
在該教學環節中,筆者通過特定的閱讀任務和課堂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感知語篇的文本特征。學生發現了文章“總一分\"的整體布局,識別出首段為主旨段落,從而能夠準確找出作者觀點“Nothingisawasteifyouhaveacreativemind.”。本語篇文本特征明確,學生理解語篇的結構框架對把握語篇的主要思想大有益處。比如,筆者在學生完成語篇四段文本的所有閱讀任務之際,問了學生以下問題:
Which one in the following can be another example to supportthewriter'sidea? A.LiLei uses hisold shoe boxas a rubbishbin. B.Tomuses hisold bottle to water flowers. C.Micheal uses old plastic bottles to make a boat. D.Sophiebuysabarrel(桶)to grow flowers.
學生在精讀完整個語篇的基礎上,已經能夠總結出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即作者希望大家能創造性地利用廢棄物,使其展現出新的價值。就此,學生針對以上問題,能夠判斷出只有C選項滿足題目要求,因為只有C選項中Micheal的做法具有創造性,同時符合再次利用舊物使其產生新的價值的要求。
(二)關注細節,引導學生提出信息推理
在本篇閱讀語篇的第二段,作者舉了AmyHayes的實例。Amy用部分廢棄的建筑垃圾搭建了一座房子:門窗來自被拆除的老建筑,房頂是一艘倒置的舊船,院子的圍墻由石頭和回收的玻璃瓶制成。本段最后一句,作者引用了他人對Amy的評價“Amyisaninspirationtousall.”。“inspiration\"一詞為本單元單詞表中列出的非重點單詞。因詞義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筆者針對性地提出以下問題:
What does the word “inspiration”in Para. 2 mean? A.啟發B.例子 C.希望 D.贊賞
合理、有效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貴麗萍等,2013)。為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筆者繼而追問學生:“WhatdoyouthinkofAmy'shouse?ls itcreative?Isitwonderful?Shouldwelearnfromher?”由此,筆者引導學生再次關注作者的觀點和態度,作者希望大家能像Amy一樣創造性地利用廢棄物,使它們重新產生價值。這時,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inspiration”一詞的含義。
另外,除了“inspiration”一詞,本篇閱讀語篇中出現了一些其他含有前綴、后綴的英語單詞,如rethink,reuse,especially等。本節課的教學自標之一是使學生理解英語中常見前綴、后綴的作用和含義。筆者為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將學生已有認知中含有前綴、后綴的單詞加以梳理、分類,引導學生練習給單詞添加前綴和后綴,如polite-impolite,happy-unhappy,possible-impossible,polite-politely,protect-protection,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出英語中給單詞添加前綴通常改變詞義,而添加后綴通常改變詞性。
Prefix(前綴):
e.g.think-—rethink usual——unusual
polite- happy
appear- possible—
Suffix(后綴):
e.g.usual—usually create—creativitycreative
polite- protect
build- sudden—
With the help of the examples above,we can know that prefixes usually change ofthe wordsand suffixes usually change _of the words. A.the meaningsB.part of speech(詞性)
在該教學環節中,筆者引導學生對英語單詞的前綴、后綴的使用方法加以觀察、推斷、總結,同樣增強了學生思維品質中的推理技能。再者,在本語篇的第三段中,作者舉了JessicaWong將舊衣服設計成手提包的例子。在文中,作者提到Jessica開了一個小店,并建立了網站,以此來宣傳自己的創意。另外,Jessica在采訪中還提到“plantowriteabookaboutnewwaystouseoldclothes(計劃寫一本書,介紹如何利用舊衣服)”。
筆者在指導學生精讀語篇第三段時,問了學生以下問題:
We can learn about Jessica’s new ways to use old clothes in manywaysexcept A. By reading her book B.By visiting her website C. By visiting her shop D. By talking to her
學生一開始比較疑惑,無法選出正確答案,筆者接著追問學生:“WhathasJessicadoneamong theabove things? Whatis Jessica goingto do but hasn'tdoneyet?“通過思考,學生根據文中“plantowriteabook\"很快就得出了正確答案A。在教學中適時向學生提出思維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從閱讀語篇的字里行間推斷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并能夠提供原因或證據,此閱讀任務同樣有助于增強學生思維品質中的推理技能。
(三)總結評價,強化學生的信息評析能力
本節公開課的閱讀語篇文本特征明確,教師精心設計的閱讀任務及課堂問題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語篇內容。因此,通過全篇閱讀的信息分析和信息推理,筆者引導學生總結出了本篇中主要學習的重點句式(見表2),旨在引導學生歸納文本內容、作者觀點和態度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最終實現學以致用。

二、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總結
在筆者所闡述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通過緊密圍繞“Rethink,Recycle,Reuse\"這一環保主題的閱讀課,筆者設計了一系列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教學活動,用鮮明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理念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推理、評析、創造的思維品質。
(一)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整合與運用
在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選擇中,筆者首先采用情境導入與問題驅動的策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展示一系列關于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和回收利用重要性的影像資料,如“Thenegativeimpactsofwasteontheenvironment”,成功地激發學生對環保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隨后,筆者又提出了一系列引導性問題,如“Howcanwecreativelyrecyclewastematerials?”和“Whatarethepotentialbenefitsofreusingwaste?”,這些問題成功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思考,并激發了學生聯系生活的創新思維。在閱讀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組織小組討論和經驗分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審視分析問題,鼓勵他們積極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觀點,并讓學生主動運用\"ldisagreewiththeauthor'sviewthat...\"或“Inmyopinion,recyclingwastecanbringabout...\"等句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此強化學生靈活運用語篇重點句式的能力。另外,為了激發學生對環境保護和廢物回收利用的積極性,筆者還布置了課后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廢物回收作品,提出廢物回收的方法和觀點,例如,有的學生提出:“Iplanto turn this old bottle into a unique vase by addingsomepaintanddecorations.”等創意辦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如何將廢物轉化為有用的物品,并主動尋找關于廢物回收利用的科普文章和創意案例,從而形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以上所使用的教學策略相互補充、互相作用,發揮了“ 1+1gt;2,, 的功效。這種整合性的教學策略不僅提升了學生對英語閱讀的主動性,還為他們建立批判性思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成效分析
在英語閱讀課堂之外,為了全面評估并深入了解“Rethink,Recycle,Reuse”這篇閱讀課的教學成效以及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具體影響,筆者設計了問卷調查、師生訪談、標準化測試等多元化教學評估方式,旨在收集學生最真實、全面的學習反饋與學習數據。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普遍認為小組討論、情景演繹、影視鑒賞等教學方式能讓他們對“Rethink,Recycle,Reuse\"這篇閱讀課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與思考。同時,學生在問卷調查中還反映了對指向性明確、具有沖突性話題的關注,他們更愿意討論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生活化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英語教師在閱讀課堂中應積極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并在教學過程中引用態度鮮明、思想明確的信息,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提升他們的問題分析能力。
通過師生訪談發現,大多數學生通過這篇閱讀課學會了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學會將閱讀中的語言點和思維方法遷移到現實情境中,為他們批判性思維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標準化測試環節,筆者為量化評估教學策略的效果,共設計了閱讀理解測試、批判性思維測試以及邏輯推理測試三個維度的測試方式。結果表明,在教師實施“Rethink,Recycle,Reuse\"的創新教學策略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維、邏輯推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其中,較為顯著的是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閱讀速度、信息梳理、深度理解以及信息提取等環節的能力上均有較大改善,大部分學生能夠迅速、準確地把握測試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細節信息,并做出準確的判斷和分析。
(三)未來教學實踐的展望與建議
筆者通過\"Rethink,Recycle,Reuse\"教學策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過程,清晰地認識到發展學生思維品質仍需教師積極創新教學策略,豐富教學形式。為了進一步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全面發展,筆者結合探索實踐經驗,提出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在未來發展中的具體建議。
1.持續創新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英語閱讀課堂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文本解讀和批判性思考。因此,英語教師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文本類型,如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等,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考深度。在教學課堂中,英語教師應提出更多創設性的問題,不應拘泥于教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文本分析和評價,讓學生在聯系實際生活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書本知識的思維習慣。
2.深度優化英語課堂教學資源
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學校可通過建立高質量的閱讀資源庫,通過整合國內外優秀教學材料,如經典文學作品譯本、新聞報道、散文、科普文章、學術文章等,滿足英語教師使用教學素材的需求,減少英語教師尋找教學素材的環節,提高教師的課前準備效率,提升教學案例素材的質量。另外,英語教師也應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在線閱讀平臺、大數據分析系統等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偏好,精準了解學情,制訂出更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策略。
3.定期舉辦教師專業發展培訓
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需要較長的探索與實踐過程,學校和教育單位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活動,通過優秀教學案例分享、觀摩優秀教學案例、參加教學研討會等活動,快速把成熟、先進的教學策略分享給英語教師,提升教師對教學策略的認知和掌握能力。同時,通過參加專業培訓,英語教師能夠認識到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重要影響,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積極主動地更新英語閱讀教學理念,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
三、結語
發展學生思維品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設計富有挑戰性、啟發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如小組討論、情景演繹、影片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閱讀信息,激發學生的思維創造力和語言表達力。在進行閱讀語篇分析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仔細研讀文本,挖掘其中的思維訓練點,如邏輯結構、信息推理、作者觀點等,以此引導學生建立知識框架,提升學生對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處理能力。另外,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不同的學生設計符合其學習發展規律的學習任務,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以促進英語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適應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和教育需求。
(作者單位: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學)
編輯: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