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是指將思政內容引入各課程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但思政內容多單一和枯燥,所以往往采用藝術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們在學習藝術的歡快輕松氛圍中主動接受思政知識,提升個人素養,提升教學質量,所以傳授思政知識非常有必要。本文就藝術設計課程思政的引導與探討進行闡述。
隨著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培養全能型人才,教師不僅要傳授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藝術觀。開展藝術課程,不僅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也能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認同感,將思政課程融入藝術教學中,也是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重要舉措。
現階段藝術設計課程思政引導的不足
現階段,還有很多學校沒有認識到思政教學的重要性,只拘泥于課本上的知識,不善于在藝術教學中挖掘思政因素;有些教師缺乏馬克思主義和思政相關教育的知識,部分藝術教師與思政教師聯系不密切,無法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此外,有些課本沒有與時俱進,學生們學習的內容都比較滯后,教師也沒有利用好教學資源,教育模式也有待創新。
藝術設計課程思政引導與探究的措施
一、教師提升自身能力,創新教育理念
教師首先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學習,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有豐富而完整的了解,這樣在開展藝術教學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穿插思政內容,拉近藝術與思政的距離,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們的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同時提升個人素養。此外,教師也應該創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在藝術學習中挖掘思政因素,豐富教學內容,打造高效課堂。例如,在學習環境藝術設計這方面內容時,可讓學生先熟悉課本內容,再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認真嚴謹等,讓學生從關鍵詞中自行探索并由教師最后總結;同時,教師在講解的時候,也可以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拓展,這樣不僅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教學質量。
二、與時俱進,加強與生活的聯系
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不僅有豐富的藝術元素,更有隨處可見的思政元素,而學生們因為課程緊張,很難有時間了解新聞和社會政治大事,所以教師可以定期給學生播放新聞周刊等節目,讓學生了解時事,在觀后思考,拓展學生學習內容,加強與生活的聯系,也能提升學生個人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例如在學習長城建造時,除了發掘其中存在的藝術美外,也可以找些長城建造與現在人們游覽長城等影片進行觀看,讓學生們了解古時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當時的時代大背景,將不同時代的長城相關影片對比觀看,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更可以拉近藝術與思政的距離,加強美育教育。
三、將藝術和思政融合在一起
藝術和思政本就關系密切,所以教師應該加強聯系,共同備課,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也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設備等,將二者結合起來。講課時可以播放相關影片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可以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課程中,這樣不僅有利于發揚優秀文化,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例如在學習團結友愛民族意識內容時,可以找些有代表特色的藝術作品,如油畫《毛主席周總理和各族人民在一起》,描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場景,不僅能夠反映當時的思想,也能從中發現藝術美,將藝術和思政充分結合在一起。
四、深入挖掘思政資源
藝術設計的很多理念都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中蘊含著思政理念,所以要深度挖掘這些資源并運用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拓展學生學習內容,同時也能提升他們的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PPT設計內容時,可以結合新冠疫情大背景,將醫護工作人員忘我工作、奉獻自身的無私精神和全國各地人民團結友愛、共同抗疫的合作精神帶入作品里,讓藝術設計帶著溫情,不僅能夠與現實結合起來,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發現美的能力。
五、依靠實踐教學形成獨有特色
對于思政教育來說,本身包含大量枯燥的理論概念,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滿足廣大學生的基本需求,自然需要和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學校發展的情況以及我國社會的發展狀況結合在一起。為了推動這項工作順利展開,理應保證藝術設計實踐教學具有三方面基本特色。
其一是專業性特色。在開展思政教學實踐的時候,應和藝術設計教育整合在一起,并認真把握學生思想層面的特點,以此保證教學的實際效果得到提升。尤其是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實踐活動,完成社會實踐工作,以此確保兩種教學模式能夠全面整合在一起。
其二是時政性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和時政內容有著較大聯系。在開展藝術設計教育的時候,可以安排學生們前往周邊的博物館以及革命圣地,以此受到紅色教育的洗禮。學生由于自身基礎存在差異,實際感受自然完全不一樣。之后再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法認真投入作品創作之中。基于個人情感的貫徹,每一個設計作品都體現著很強的個人理念,能夠將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感受全部體現出來。
其三是地域性特色。不同城市的文化各不相同,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實地觀察活動,讓其接受當地文化的熏陶和洗禮,幫助轉變觀念。
通過這些方式,可以促使藝術設計教育工作的開展變得更為合理。藝術設計教育和思政課教育整合在一起,彼此相互補充,不僅效果非常明顯,而且操作難度也相對較低。這促使學生們在進行藝術設計學習的同時,接受相應的思政教育,推動藝術設計教育工作順利展開。
六、基于特色本身明確教學思路
對于思政課程來說,為了和藝術設計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理應充分貫徹“兩個利用”的基礎思路。也就是基于藝術設計教學的基本特色,對學校現有的資源以及當地的文化內容予以充分利用,以此更好地開展思政教學工作,促使其整體質量有所提升。
“兩個利用”,首先是對于學校內部的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學校獨有的文化歷史是可以進行利用的優秀資源。通過對其合理開發,使得思政教育的資源得到全面拓展。其次則是對于當地的文化資源進行利用。我國地大物博,不同省份、不同地區有著不一樣的地域文化,通過組織學生們進行參觀,可以幫助其具有更為堅定的設計理想和設計信念。如此不但使得最終的設計作品更具藝術化特色,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觀,而且還能使個人素養得到提升,為自身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藝術設計課程思政的引入意義
一、藝術設計課程思政對學生的真誠品德進行培養
對于藝術設計而言,真誠是其最為重要的基礎生命。雖然藝術設計作品的形象極具特色,充滿想象力,有時甚至看起來也極為“怪異”,但其實作者在實際創作的時候,自身秉持的想法都極為真誠。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傳達自我內心想法,并將其對于自然、社會以及人生的基本態度全部傳達出來。許多創作者往往都是在內心有了想法之后,渴望進行表達,便帶著這種強烈的想法投入作品創作之中。這樣一來,最終的作品自然會有著很強的藝術性特色。欣賞者駐足觀看的時候,很容易被其情感打動,甚至也會陶醉其中,并在思想層面產生共鳴。而這所有的心理反應基本上都是將真誠這一理念作為主要前提。因此,在開展藝術設計課程思政工作的時候,為了對學生的思想理念展開培養,需要對其進行合理引導,讓其認真展開作品觀察,把握其中的真誠之處,并完成品德培養工作。當學生在未來獨自展開創作的時候同樣需要秉持著真誠的態度。
二、藝術設計課程思政對學生的善良品德進行培養
善良一直都是人類非常重要的一大本性,同時也是藝術設計的重要品格。這種品格首先來自藝術的情感體驗功能,也就是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將他人的情感當作自己的情感,以此進行深入體驗。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指同情心。每一個藝術家都是情感豐富之人,對于任何事物的體會和理解都比常人更為深刻,自身表達的情感自然也會更為真摯。當他們看到他人的生活時,往往能夠將自己代入其中,并嘗試對他們獲得的快樂進行體會,如果發現他人生活在疾苦之中,也會對其給予同情。因此,藝術家通過作品的形式對同情心進行表達,可以看作是幫助他人消除內心的痛苦之感,并向整個社會傳播人道主義理念。當更多觀看者了解到他的作品之后,自然也會被其所感染,內心潛在的同情心也會得到激發,從而變得更為善良。在日常生活之中,藝術家們也會時刻貫徹人道主義理念。因此,教師在開展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教育的時候,同樣需要對其中包含的善意美德進行傳遞,對學生進行培養,幫助其具有更高的基本素質。
藝術設計作品是藝術創作者自身思想的體現,不同作者的作品實際表現均有著很大區別,具有非常強的個性化特點。所以,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往往會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我表現方面,尤其會認真思考需要將一個怎樣的自我呈現在大眾眼前。通過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滲透在作品之中,以此影響更多的人。因此,藝術家需要對當前時代發展的情況予以關注,把握其中的脈絡,并通過藝術的表現形式完成理念呈現。在理智情感之中,意志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內容,而通過理想信念,則能夠推動意志持續呈現。所以,每一名藝術家都需要具有較強的理想信念,以此推動自己不斷投入作品創作之中。而在開展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教育的時候,教師自然也需要引導學生,讓其明確藝術設計的真正價值。藝術設計創作的過程或許極為艱苦,但卻充滿著高尚的情感價值,有著很強的創造性,可以將自己的主體性思想全部展現出來。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教育從表面上來看,是教導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技法水平,而從本質上看,則是讓學生具有健康的思想理念,懂得如何有效貫徹自己的設計信念。因此,教師在開展藝術設計課程教育的時候,通過將其和思政教育結合在一起有著很強的可操作性,并且十分必要。學校之所以進行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教育,其目的不僅是使學生提高技法水平,還要讓其具有良好的美德觀念,具備正確的審美思想。只有擁有了盡善的人格,才能推動教育工作順利展開。
總的來說,在藝術課程中融入思政知識,不僅能夠拉近二者距離,也能豐富課堂內容,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并能向學生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和學科素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發現美的能力,加強美育教育。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家大力倡導美育教育和全能型人才的培養,所以將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結合起來非常有必要,不僅與教育改革相適應,也能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觀念,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作者簡介:
吳軍,湖北武漢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設計策劃與管理、品牌視覺設計。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藝術設計課程思政的引導與探討一一以《版式設計教學》為例”(項目編號:540)研究成果。作者單位:浙江金華科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