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掠過嶗山茶園,裹挾著咸澀與茶香,將風鈴撥出一串清脆的聲響。桂桂和李哥坐在自家咖啡店的木棧道上,面前是翻涌的浪花與無垠的碧空。一杯桂花拿鐵、一壺嶗山綠茶、幾碟茶點,這便是他們與山海對話的方式。

從“后備箱咖啡”到山海間的烏托邦
桂桂和李哥與嶗山的緣分頗深。作為當地居民,他們見證著嶗山的四季流轉,也享受著這片土地賦予的饋贈。
三年前,網紅公路的建成,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生機,也在桂桂和李哥心中種下了創業的種子,萌生了將咖啡與嶗山茶相結合的念頭。
彼時,桂桂和李哥只是在自家茶園邊上賣后備箱咖啡。在茶園里支起一張折疊桌、兩把露營椅,開始了創業的第一站。“一開始拉不下臉,總覺得擺攤像‘不務正業’。”桂桂笑著回憶道。
游客的青睞給了他們信心——爬山歸來的旅人總愛在此歇腳,對著山海飲一杯咖啡,或泡一壺自家茶園的新茶。
隨著口碑發酵,小店從后備箱搬進了茶園。他們用竹籬圍出露臺,掛上風鈴與花籃,在杏樹下擺起藤編相框。李哥負責琢磨咖啡豆與設備的搭配,桂桂則從零開始跟著李哥學做咖啡,用嶗山綠茶冷萃、桂花蜜調出“山海風味”。
“原料好,自然有人記得住。”桂桂的桂花拿鐵成了爆款,不少游客專程為這一口“純天然”而來。

山海為幕,生活即景
桂咖啡的亭臺正對大海,潮聲與風鈴合奏,遠處漁船點點,春日的海棠與秋日的桂花輪番點綴。
桂桂說,這里的景色“一時一變化”:清晨薄霧如紗,正午碧海浮光,傍晚霞色浸染層云。游客常舉著相機驚嘆:“這兒也太舒服了!”
夫婦倆索性免費提供場地。穿漢服的姑娘、寫生的畫者、彈吉他的青年,讓茶園成了天然的文藝據點。
在經營過程中,桂桂和李哥始終將品質與體驗放在首位。制作出的咖啡,是他們用心雕琢的藝術品。李哥平時話不多,但在挑選原料時卻格外細致,他選用優質的咖啡豆和新鮮的牛奶,只為呈現出最純正的咖啡口感。桂桂則憑借著對美食的敏銳感知,將嶗山茶、桂花等當地特色食材融入咖啡,創造出一系列獨具風味的飲品,如倍受歡迎的桂花拿鐵等。
這些特色飲品不僅口感絕佳,還承載著嶗山的風土人情,讓客人在品嘗的過程中,更深入地領略到當地的文化魅力。
“以前總焦慮咖啡好不好喝,現在除了品質更關注客人能不能‘放空’。”桂桂指了指杏樹下的躺椅和剛栽種的郁金香。除了美味的飲品,桂咖啡的環境也充滿了溫馨與愜意。
茶園內布置著各種有趣的裝飾,小花籃、小風鈴隨風擺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仿佛在演奏著一曲自然的樂章。
為了給客人提供更好的拍照體驗,桂桂和李哥還精心設計了多個拍照點,每一處都巧妙地融合了山海、茶園的元素。當櫻花、海棠盛開的季節,這里成了花的海洋,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打卡。穿著漢服的姑娘們穿梭在茶園間,留下一張張美麗的照片,為桂咖啡增添了一抹別樣的風情。

茶香咖啡暖,且聽山海吟
桂咖啡不僅是一家咖啡店,更是桂桂和李哥生活的寄托。在這里,他們收獲了事業的成功,也實現了生活方式的轉變。如今,在自家的茶園咖啡店里,她既能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又能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美好。李哥也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耐心和創造力,與桂桂攜手打造出這個舒心的茶園咖啡。而桂桂最得意的,是兒子可以擁有在自然中長大的童年:“他將來或許會走得很遠,但無論多遠都一定會記得茶園里的風和茶香。”
傍晚,桂桂和李哥肩并肩坐在木臺上。夕陽將海面染成泛金的紅色,遠處棧道的輪廓漸隱于暮色。這里沒有低消與限時,只有山海相伴、茶咖相融的簡單哲學。正如桂桂在小紅書上寫的:“若你累了,來嶗山看看海。一杯咖啡的時間,足夠把煩惱交給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