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中小學生 金鑰匙科技競賽選手合影金鑰匙金鋼匙科技競賽團體賽起鑫團體賽服務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 做好高質量科學教育加法
4月26日一27日,由江蘇省教育廳立項,江蘇省科協、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江蘇省科技廳、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主辦,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組委會、江蘇省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承辦的第36屆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在南京舉行。經過市級選拔,來自省內13個設區市的117支代表隊參加團體賽。
第36屆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個人賽于2024年9月啟動,全省共有160萬名中小學生參賽,其中5.63萬名選手進入個人決賽。經過市級選拔后,進入團體賽。此次團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輪。團體初賽的題型為科學素養題和動手題。團體決賽設置有科學家考考你、科學素養題、綜合應用題、演示觀察題4個環節。
金鑰匙科技競賽歷來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
光榮榜
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特等獎
小學組
溧陽市外國語小學蘇州市吳江區思賢實驗小學 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揚州市邗江區實驗學校 南京市高淳區實驗小學 南通市如東縣掘港小學
初中組
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初級中學 淮安市漣水濱河外國語學校宿遷市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 鹽城市建湖縣秀夫初級中學
高中組
江蘇省海門中學 江蘇省清江中學 江蘇省震澤中學
素養,今年賽題依然緊扣時事熱點: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里的斑馬魚和金魚藻 “海水的深度測量”“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人形機器人的靈巧手”等賽題內容,涉及載人航天宇宙天體、量子材料、能源技術、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融合了大咖提問、科普影視、科學熱點等出題方式,充分凸顯了時代性、探究性和實踐性,引導學生在科技競賽中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
今年,組委會還特別設置了“探秘科技與藝術的奇幻融合 一 -元宇宙科學狂想夜”“我們身邊的《山海經》植物一金鑰匙科學之夜等系列活動。青少年不僅能通過操作應用軟件在現場掃出栩栩如生的3D影像,沉浸式感受元宇宙技術與藝術交融的奇妙世界,還能在精彩的報告會中聆聽和閱讀《山海經》,感受一場關于自然、跨越古今的對話,赴一場奇幻之約。活動現場還有一個有趣的環節:參賽選手可以通過手機掃碼,與《科學大眾》雜志中的人物小諾、小璐智能體互動。
經過激烈的角逐,溧陽市外國語小學、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初級中學、江蘇省海門中學等13支代表隊獲得特等獎,史錦、何博涵、藍正可等9名選手獲團體賽“最佳選手”稱號。

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最佳選手
小學組
史錦(南京市高淳區實驗小學)王天宇(徐州市桃園路小學)尤佳駿(漂陽市外國語小學)
初中組
何博涵(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王梓妍(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劉晉麟(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
高中組
藍正可(江蘇省鎮江中學)周熙立(江蘇省海門中學)張子杰(江蘇省清江中學)
最佳選手參賽感言
與時俱進 堅持熱愛

文/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實驗小學史錦
午后的陽光最為熾熱,而我卻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因為我們隊榮獲了第36屆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特等獎。當宣布成績的那一刻,我和隊友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興奮得幾乎要從座位上跳起來!我個人也有幸被評為“最佳選手”,這無疑給了我巨大的激勵。
回顧備賽過程,緊張而充實。課余時間,我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問題,從不浪費在校的每分每秒。當然,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有時面臨學業的壓力,有時會遇到晦澀難懂的知識點,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而是樂觀堅持。這份堅持帶來了回報:我們的課外知識面不斷拓展,對醫療、軍事、人工智能、機器人、自然科學等領域都有所涉獵,這也讓我充滿信心。
初賽時,我們需要用塑料瓶和氣球制作空氣炮。我們做得相當順利,空氣炮性能出色,采用的封接方式也讓它更輕盈、壓縮空氣更多。當一位隊友做出了更優的設計,雖然一開始我并不看好,但是經過測試后發現的確更好,我便毫不猶豫地采用了。充沛的靈感、彼此信任和團結協作,是我們最終獲獎的關鍵。
但我覺得,比獲獎更重要的是堅持熱愛、不斷進步。我衷心祝愿,所有熱愛科技的同學在未來的賽道上大放光彩,獨樹一幟!

恒心筑夢 攜手登峰
文/江蘇省徐州市桃園路小學王天宇
能夠與隊員攜手征戰第36屆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并斬獲團體賽一等獎,同時獲得個人“最佳選手”稱號,我深感無上榮光。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們努力的肯定,還是激勵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回顧備賽時光,忙碌而充實。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廣泛搜集資料,一起研究、探討,一起模擬動手題現場比賽當天,緊張而又期待的心情難以言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團體初賽時動手做空氣炮的經歷。剛開始,我們的操作有些問題,每個人都有些著急。但我們沒有放棄,迅速冷靜下來,以高效的協作機制和清晰的分工安排,有條不紊地快速調整好瓶子和氣球的位置,重新組裝。最終,我們成功完成了實驗目標,將乒乓球精準擊落。
江蘇省漂陽市外國語小學代表隊(從左到右:朱佳亮尤佳駿徐景燦
從初賽普級時的欣喜若狂到決賽時頂住壓力、突破自我,團隊成員始終相互支持、并肩作戰,這種默契與信任成為我們制勝的關鍵。當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我深知這不僅是一段征程的圓滿收官,還是探索科學未知的全新起點。此次競賽如同一把“金鑰匙”,為我們打開了科技創新的大門,激發了我們對科學研究的無限熱忱。未來,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勇攀高峰。
攻克難關 收獲成長
文/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小學尤佳駿
尤佳駿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每當我讀到鄭板橋《竹石》中的這句詩,心中總會涌起一股力量。今年,我和我的團隊有幸站上了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的舞臺,不僅榮獲團體賽特等獎,我個人還獲得了“最佳選手”的殊榮。這份榮譽的背后,是不懈的堅持與付出。
備戰期間,每天下午的研討時光成為我們最珍貴的財富。我們圍坐在一起,翻閱著《科學大眾》等雜志,為一個個問題爭論得面紅耳赤。正是這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鉆研精神,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前行。
初賽的“動手做”環節至今歷歷在目。當時我們信心滿滿地開始制作空氣炮,卻因為忽視了氣球皮的尺寸,導致密封不嚴,實驗一度陷入困境。時間不斷流逝,我的手心沁出了汗水,心中涌起一陣焦躁。“‘千磨萬擊還堅勁’,現在放棄還太早!”隊友徐景燦的這番話如清泉般澆滅了我心中的浮躁。我立即調整狀態,重新規劃方案,終于在最后半小時內完成了一個性能優異的空氣炮。當我們的裝置將最遠的目標精準擊落時,我們抑制不住歡呼起來。
站在決賽的舞臺上,我們依然保持著初賽時的沉著與默契,最終以絕對優勢奪得小學組團體賽第一名!這不僅是一份榮譽,還是對我們堅持精神的最好肯定。
回望這段歷程,我深深體會到:科學探索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保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定力,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毅力,就一定能夠攻克難關,收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