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在轟炸伊朗核設施得手后,特朗普發帖稱:“雖然現在說‘政權更替’這個詞不太政治正確,但如果現政權沒法讓伊朗再次偉大,那為什么不能有政權更替?”他特意在帖中加上了“MIGA”(讓伊朗再次偉大)的字樣。
這種言論當時被解讀為特朗普對伊朗政權更替的支持,這與末代王儲禮薩·巴列維恢復君主制的想法不謀而合。在特朗普6月23日突然宣布以色列與伊朗達成“全面停火”協議之前,禮薩·巴列維被曝秘密聯系伊朗軍方高層,伺機回國掌權。
如果再往前看,特朗普、禮薩·巴列維這些言行,是在內塔尼亞胡策劃以色列“獅子崛起”行動的背景下進行的,顯示出三方在伊朗政權更替問題上的某種默契。
早在以軍大規模偷襲伊朗的次日(6月14日),內塔尼亞胡就在伊朗環球電視臺波斯語頻道發表講話,煽動伊朗民眾反對現政權,并強調歷史上波斯帝國對于猶太人的寬容、現代以色列對伊朗人民的友好。后來他又在采訪中明確表示,以軍行動“很可能導致伊朗政權更迭”,并稱伊朗政府“非常脆弱”,80%的伊朗人都希望將神職人員趕下臺。
梳理這些人的從政軌跡,能發現他們早有勾連。尤其是特朗普女婿庫什納家族兩代地產商與內塔尼亞胡政治王朝的結合,催生了商業化的戰爭邏輯。所以,“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古訓,放在美國總統發行個人加密貨幣、接受他國贈送豪華客機的現時,絲毫不覺得違和。
內塔尼亞胡家族堪稱以色列的“肯尼迪家族”,祖父內森與父親本齊恩,均為猶太復國主義先驅,長期在美國為以色列建國奔走。
1949年,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昵稱“畢比”)出生于特拉維夫,排行老二,哥哥喬納森年長三歲,弟弟伊多年幼。三兄弟幼年隨父移居美國費城,但家庭始終灌輸“以色列才是祖國”的信念。少年時期的內塔尼亞胡,對美國“嬉皮士運動”的頹靡風氣深感厭惡,與哥哥討論時斷言“美國沒救了”,二人約定回國效力。1964年,喬納森率先返以加入傘兵旅;3年后,剛成年的內塔尼亞胡追隨兄長入伍,開啟軍旅傳奇。
喬納森·內塔尼亞胡在軍中展現出卓越領導力,從基層士兵晉升至特種部隊中校,被老兵譽為“用命換功勛的拼命三郎”。1976年,法航航班遭劫持至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94名猶太人質被恐怖分子與烏干達總統阿明的軍隊圍困。喬納森率隊奔襲3800公里外的機場。他偽裝成阿明衛隊駕車沖入候機樓,用希伯來語高喊“臥倒!”瞬間擊斃劫機者,救出人質。但在掩護隊友撤退時,他被指揮塔射來的機槍子彈擊中,成為行動中唯一陣亡者,年僅30歲。以色列將行動更名為“喬納森行動”,他的銅像矗立街頭,事跡載入教科書。
哥哥犧牲時,內塔尼亞胡正在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任職,手握麻省理工學院建筑學學士、管理學碩士,計劃攻讀哈佛政治學博士學位。噩耗令他棄商返國,重披戎裝。此前的軍旅中,他屢立戰功:1968年卡邁勒戰役中帶隊絕境突圍;1972年參與比利時航班反劫機行動,肩部中彈(后被證實是友軍誤傷)。
喬納森之死重塑了內塔尼亞胡的人生軌跡。投身政壇后,他屢次以兄長事跡凝聚民意,塑造“以血還血”的強硬形象。1996年他首次當選總理,累計執政逾17年,成為以色列任期最長的領導人。
每逢政治危機,他慣用“擴大沖突”策略轉移矛盾:2023年哈馬斯襲擊后,他無視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在加沙發動毀滅性軍事行動;2024年更跨境轟炸伊朗使館、清除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將中東推向全面戰爭邊緣。
喬納森犧牲近50年后,其“恩德培精神”仍被內塔尼亞胡奉為執政圭臬,卻已異化為地緣賭注。哥哥以生命拯救百余人質,弟弟借特朗普—庫什納同盟將16萬棟加沙建筑夷平,更合謀“蔚藍海岸”計劃抹去加沙人存在。當家族英雄主義淪為商業化的戰爭邏輯,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在AI視頻中裸身躺于加沙海灘的畫面,恰與喬納森墓碑上“為同胞獻身”的銘文形成刺眼反諷。
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庫什納家族的紐帶,始于1970年代。青年內塔尼亞胡赴美求學時,曾寄宿在庫什納家族位于新澤西的宅邸。賈里德·庫什納甚至將自己的臥室讓予這位未來的以色列總理,自己搬至客房;后來,其父查爾斯·庫什納曾捐款200萬美元支持內塔尼亞胡競選—這段經歷奠定兩代人持續半個世紀的政治同盟。
2017年特朗普執政后,女婿庫什納被任命為中東事務特使,成為美以戰略核心操盤手。當年12月,特朗普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內塔尼亞胡稱之為“千年歷史的正義伸張”,庫什納在幕后推動福音派勢力支持該決策;2019年特朗普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內塔尼亞胡立即在占領區建立“特朗普村”致謝;庫什納同步推進《亞伯拉罕協議》,促成阿聯酋、巴林等國與以建交,構建親以阿拉伯聯盟。
2025年特朗普再度執政后,同盟進一步深化。2月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內塔尼亞胡時宣稱加沙“不是人住的地方”,巴勒斯坦人“不該回去”,暗示驅逐計劃。數月后,特朗普拋出“蔚藍海岸”計劃—將加沙巴勒斯坦人驅離后改造成豪華度假區,庫什納參與設計AI宣傳視頻。內塔尼亞胡則順勢將特朗普的“地產狂熱”轉化為戰略工具。當伊朗的報復性導彈將特拉維夫的大廈削去半邊時,內塔尼亞胡私下稱其為“零成本拆遷隊”,等待與特朗普—庫什納家族共同開發廢墟。
特朗普—庫什納—內塔尼亞胡同盟的本質,是血緣政治與地緣賭博的融合。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邁克爾·庫里拉則成為這一同盟的軍事執行者。
這位59歲的陸軍上將被以色列官員稱為“最大保護傘”,其對以國防的熱情“甚至超過以軍將領”。庫里拉20多歲起數十次訪以,與多任以軍總長私交深厚。2024年10月伊朗導彈襲以時,他“熟知每一枚導彈型號及攔截點位置”,被以媒形容為“半夜突擊測驗都能勝過以軍軍官”。
三人的戰略協作在2025年達到頂峰。庫里拉原定同年7月退役,特朗普則提名他留任中央司令部司令,形成“家族—政治—軍事”鐵三角。為促成美以聯合打擊伊朗,庫里拉提前布局:3月以打擊胡塞武裝為名,將駐韓“愛國者”系統秘密轉運以色列;6月,調集三支航母戰斗群逼近中東。
此時,內塔尼亞胡游說特朗普政府,將“鈾濃縮歸零”設為伊核談判前提,僵局中以方順勢提出“美軍參戰才能逼伊朗讓步”。6月21日,庫里拉指揮B-2轟炸機向福爾多核設施投下12枚13.6噸鉆地彈,潛艇發射幾十枚“戰斧”導彈打擊納坦茲與伊斯法罕的核設施—這場以媒歡呼的“歷史性功績”,終使內塔尼亞胡30年來“拉美國下場”的夙愿得償。
行動前,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通話確認:“我們在所有問題上立場一致?!币u擊后,特朗普宣稱此役是“輝煌的軍事勝利”,與內塔尼亞胡“像團隊一樣合作”。內塔尼亞胡盛贊此役“改變歷史”,庫什納則在《亞伯拉罕協議》框架下爭取海灣國家低調支持。然而,這場“致命合作”將4萬中東美軍拖入了伊朗的復仇瞄準鏡—當政治人脈淪為地緣冒險的賭注,中東和平將隨著美以領導人的變換而波折不斷。
禮薩·巴列維是伊朗末代國王的長子,1960年生于德黑蘭王宮,由法國女教師教導,與普通民眾幾乎隔絕。童年時他曾溜出夏季宮殿混入市集,這段短暫自由成為他少有的“童年民間體驗”。13歲時他取得飛行員資格,展露對軍事技術的熱衷。1975年他赴美留學,先后于威廉姆斯學院及得州空軍基地接受訓練,為未來執掌伊朗軍隊做準備。
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19歲的禮薩隨家族倉皇流亡。其父輾轉摩洛哥、巴哈馬、墨西哥,最終被埃及收留,1980年因淋巴癌逝于開羅。臨終前,老國王悲嘆“像死老鼠被美國丟棄”,這句話成為禮薩迷信西方政治的永恒警鐘。流亡初期,家族成員接連遭遇精神危機:妹妹萊拉因抑郁癥于2001年服藥自殺,弟弟阿里2011年舉槍自盡,唯禮薩肩負復國使命,于1981年在缺席情況下被保皇派加冕為“禮薩二世沙阿”。
26歲時,禮薩與伊朗裔富商之女亞斯明結婚,定居弗吉尼亞,育有一女努爾。他淡化王室財富標簽,以網球、烹飪和達拉斯牛仔隊球迷身份融入美國生活,同時組建“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試圖凝聚海外反對派。其政治主張矛盾交織:一面呼吁伊朗建立世俗民主,否認父親統治時期的腐敗與薩瓦克秘密警察暴行;另一面又堅稱君主立憲是“伊朗傳統與現代性最佳結合”,回避1971年耗資1億美元的波斯帝國慶典引發的民怨。
自2016年11月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之音波斯語頻道逐漸變得極度親特朗普,對禮薩·巴列維進行了大量正面報道。2017年,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對伊制裁,伊朗國內經濟惡化引發連串抗議。禮薩抓住機遇,以“非暴力變革”為旗號整合反對派。
2022年伊朗“頭巾運動”后,他聯合女權領袖瑪西·阿琳內嘉德、諾獎得主阿巴迪,組建“民族團結陣線”,并獲內塔尼亞胡青睞。2023年4月,禮薩攜妻子高調訪以,在哭墻前追溯“居魯士大帝解放猶太人”的波斯—猶太友誼,與內塔尼亞胡共議“終結神權后的合作藍圖”。以色列情報部部長加姆利爾全程陪同。參觀海水淡化廠時,禮薩感嘆:“若不發生革命,伊朗本可媲美韓國?!贝诵斜灰曌鲝捅龠\動彩排。
去年10月伊朗導彈襲擊以色列后,禮薩與內塔尼亞胡的同盟深化。雙方在紐約密談,禮薩承諾“推翻哈梅內伊后擔任臨時領導人”,內塔尼亞胡則暗示提供軍事支持。禮薩曾公開表示,希望以色列和伊朗能像他父親統治時期那樣成為“戰略伙伴”,并向以色列公民傳達這一信息。
時下,禮薩多次呼吁伊朗人民起義推翻現政權,并同步接觸伊朗軍方反建制派,呼吁士兵“拒絕為神權流血”。他還聲稱一旦現政權被推翻,他將牽頭組織過渡政府,暫時領導民主進程,并表示有明確的路線圖來應對伊斯蘭共和國倒臺后的各種情況。其行動獲特朗普“讓伊朗再次偉大(MIGA)”輿論呼應。
然而復辟之路荊棘密布。伊朗民眾對巴列維王朝的記憶,混雜著“白色革命”的土地改革成果與王室貪腐丑聞—國王舅舅壟斷石油貿易,王后母親承包德黑蘭大學食堂哄抬菜價,最終引爆知識分子怒火。禮薩流亡46年,國內根基薄弱,其溫和路線遭激進反對派詬??;而特朗普的“MIGA”口號遭白宮官員緊急澄清,凸顯西方陣營內部分歧。
更殘酷的是,中東棋盤上他僅是棋子:內塔尼亞胡借其分化伊朗政權,特朗普將其作為“強硬形象”的道具,而禮薩期待的“波斯復興”,在以伊達成?;鹉鹾笤俣缺皇唛w。這位65歲的末代王儲,仍在家族悲劇與地緣博弈中踐行父親遺訓:“孔雀寶座非金鑄,乃民心所凝?!比幻裥囊阉?,復辟夢終化為烏有。
責任編輯李少威 ls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