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起跑線
女兒糯糯四歲半的時候,米醬帶她去參觀了家門口的公立學校,也去看了當地最好的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相比,私立學校生源經過篩選,孩子都是來自重視教育的家庭。這家私立學校有國際化的英語教育,還養了6匹馬,有廣闊的馬場給孩子們上馬術課,等等,一番對比,米醬和糯糯都更喜歡私立學校。
于是她們決定參加“小學受驗\"考試。在日本,考大學叫“大學受驗”,考中學叫“中學受驗”,“小學受驗”簡稱“小受”,即幼兒園升小學的考試。米醬是中國人,19歲去美國留學,遇到現在的日本先生,二人結婚后回到先生的老家日本關西。
私立學校說明會那天,米醬穿戴整齊早早出發。她發現所有到訪家長都不約而同地穿著紺藍色的套裝和黑色皮鞋。而她穿了一身淺米色西服套裝,在紺藍色人群里格外打眼。從那之后,米醬才知道,參加“小受”,家長穿紺藍色套裝是常識。于是她帶女兒去商場的受驗服專柜置辦了價格不菲的套裝。這些衣服款式略有差異,但都是清一色的紺藍。女孩的衣服是露白色衣領的連衣裙、短外套;男孩是白色Polo衫、紺色背心短褲。白色襪子、黑色皮鞋是標準配置。
除了服飾體面,周邊配套也很講究。孩子的書本文具都要放進專用的布包里;手帕紙巾要放進小口袋布包別在腰上;進人學校要更換專用的室內鞋,并配置室內鞋包;如果下雨,還有專門放傘的傘包。媽媽要求穿透明的肉色絲襪、黑色中跟皮鞋,沒有裝飾物。
米醬把在美國穿的衣服都收了起來,一改風格,著裝整齊地拎著黑色手包潛入“日本藍\"的“小受\"大軍之中。
“盆栽”
每個學??疾煲c不同,但大體分為“筆試”“行為觀察”“體育”“手工\"和“家庭面試\"幾個方面。參加\"小受\"要報“小受”私塾也是共識,因為考試要考的東西大部分是家長教不了的。米醬和先生在網上挑選了一家升學率不錯的私塾。
糯糯的好朋友小果也在準備“小受”。一開始米醬只是想:不管考上與否,去學點東西也蠻好,兩個孩子還可以做個伴兒。
不過第一次上課的情形讓米醬有點意外。同班的孩子大多已補習半年,孩子們出奇地安靜、整齊,母親們全程陪同。“媽媽們都紋絲不動,盯著孩子做作業,目光如刀?!?/p>
每周兩小時的授課時長,家長都要著裝正式,坐在孩子旁邊一起上課。家長和孩子的行為舉止都在老師的考察中?!拔液孟褡约荷狭艘淮稳毡拘W?!泵揍u每次進教室前都要深呼一口氣。
通過簡單的入塾測試,把孩子的天賦、技能、長處、短板用數據表格梳理出來。需要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私塾都會給家長專業的意見。有些孩子在兩歲時就開始上私塾備考。
米醬覺得陪讀這個環節非常煎熬?!拔辶鶜q正是在外面瘋跑的年紀,一屋子孩童卻要坐在座位上不能亂動。”上課時3個老師在旁邊一邊觀察一邊記筆記,并表揚行為規范的孩子。孩子們在這樣的氣氛中,不斷下意識地自我調整。老師不斷地提醒家長和孩子,疏忽大意是最大的敵人,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姿勢言行。糯糯是乖巧文靜的女孩,無論是行為觀察還是手工課,她都不在話下。倒是同班活潑好動的男孩子,上完課后,媽媽和孩子都是滿臉疲憊。
“他們非常在意問候語,見面有沒有大聲說‘你好’‘早上好’,吃飯的時候有沒有說‘我開動了’,吃完有沒有說‘謝謝款待’,給小伙伴添麻煩了有沒有說‘抱歉’,這是禮儀打分的關鍵。要所有人穿著一樣、行動一樣,但又不能都一樣,要有關懷,對周圍有覺知,或是有一定領導力,不然無法從一堆孩子里脫穎而出。”
時間長了,米醬可以一眼分辨出一個孩子有沒有被訓練過?!靶∈堋钡暮⒆舆h遠看去,頭發整整齊齊,穿著深藍色制服,站得端正,坐得筆直,走路、吃飯從容端莊,不會哈腰駝背叉腰追逐,站在人群里像小巧精致的盆栽——老師們心中有尺,給天然的孩童們塑造形狀。
米醬覺得過多的禮儀規矩束縛了孩子的天性,她對女兒說:“即使老師不滿意你的表現,你也沒有問題,這個東西沒有對錯?!倍南壬谌毡就辽灵L,覺得幼兒的規矩教育非常重要。一家人出門旅行,米醬會讓孩子自由探索,但她的先生總是在孩子還沒開始探索前,就告訴孩子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摸,不能給別人添麻煩。
在日本生活時間長了,米醬體會到,既然在日本生活,孩子們還是要學會這里的規矩。保守封閉、墨守成規,不就是這些年她看到的日本深處嗎?
戰場
毛豆住在東京,有兩個兒子。她想讓哥哥挑戰的是東京最難考的小學——16年一貫制的超難關名校。這樣不僅能享有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可以一步到位“提前上岸”,從小學直通大學,不受中考、高考升學之苦。孩子未來不用為了考試刷題,可以做喜歡的事。
東京需要通過“小受\"考試人學的私立及國立小學共六七十所。毛豆家的“夢?!笔菓c應義塾幼小學,可以從小學一路直通慶應大學。
“二三十個孩子里選一個,成功概率很小,但如果搏一把進去了就一步到位了。\"毛豆20年前赴日留學,在東京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她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就應該被塑造,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管是收拾整理還是寒暄禮儀,都應該得體”。
毛豆讓孩子在幼兒園年中的時候開始上“小受”私塾。“要上私塾,但是又不能太早上私塾,不然孩子眼里就沒光了。”名校喜歡的孩子既要有聰明的腦袋、成熟的做派,又要有孩童的眼眸。
最開始上私塾時一周一節課,隨著考試臨近,課程逐漸增加到一周兩節甚至三節。在日本,一節“小受”的費用相當于普通興趣班的一個月,簡單算下來,一年至少需要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0萬元)。在人均年收人45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3萬元)的日本,“小受”是富裕家庭的選擇。
面試
面試也是“小受”考試的重頭戲,學校會問孩子一些簡單問題以考察家庭背景。
糯糯面試的時候有點緊張,老師問她:“你早上吃了什么???”
糯糯回答:“烤魚和味增湯?!?/p>
私塾老師說,這種問題考察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養育孩子的態度、飲食是不是敷衍、家庭關系是不是緊張。比較優秀的答案是要用語言把早餐這一家庭場景描繪出來,讓人覺得有畫面感,又覺得家庭很溫馨。
老師問:“你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呢?”
糯糯回答:“洗手。”
而糯糯的朋友小果,她的答案就讓老師眼前一亮:“我一到家就先親一口媽媽?!?/p>
小果的媽媽坐在一旁驚呆了,但還是管理好了表情。小果回家從來沒有親過媽媽,但是她聰穎地知道老師想聽什么樣的答案。
老師也會問孩子:“平時最愛玩什么呢?誰陪你玩?”
“不要教他怎么說。如果你想讓孩子怎么回答,平時就那樣去做。\"毛豆在教育孩子上用心頗多,“我不想讓他說回家就是玩游戲機,所以我給他買了益智游戲牌,常常陪他一起玩成語接龍什么的。他說想成為宇航員,我就陪他去科技館、天文館。面試的時候如果被問到,他自然有很多想分享的。”
學校希望家長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如果入學了,長達十幾年的合作里,學校希望家長是配合度高的。
家長面試表現也至關重要,私塾有給家長開模擬面試課。進門面試時,爸爸在前,孩子在中,媽媽在后。媽媽要拿所有的包包、文件,都進門后,雙手輕輕關門。全家站在老師面前,自我介紹和寒暄后落座。面試問題圍繞孩子的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理念展開。
考試當天,是全家整裝待發“上戰場”的日子。衣服、文件前一天整理好并確認多次。米醬幾乎一夜無眠,擔心自己給女兒拖后腿。
離學校還有幾百米的路上,對家庭的考察就已經開始,沿路都有老師問候打招呼、拿著平板電腦錄像。
申請書的填寫也是對家長的考驗,私塾也會幫著改。
“比自己高考還緊張。”由于沒有在背景材料中介紹國際婚姻背景,即使日語已經很流利,米醬在緊張的情況下依舊沒有辦法如母語般自如表達。是多說多表達,讓學校盡量了解自己,還是少說少出錯?米醬選擇了后者。
毛豆的申請書也填寫得小心翼翼。有的學校不僅從文字內容上審核家庭,還會從各種小細節上進行考量,比如報名表要用有光澤的A4紙打印,用筆顏色、各種文字格式要按要求做到位。
結局
放榜那幾天,米醬時不時查看自家郵箱。直到收到一封小而薄的學校來信,她打開信封,上面寫著小小的字:不合格。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米醬還是沒有忍住哭了出來:一家人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她給一起備考的小果家發消息:我們落選了,你們呢?
過了幾個小時,她看到小果媽媽發過來幾個字:我們竟然考上了。
雖然是小朋友的一場不大不小的考試,大人卻也要經歷多種考驗:日復一日的努力,陪伴孩子瑣碎日常的恒久耐心,求而不得的內耗,以及同伴之間的競爭比較。如此,喜怒哀樂地過完一關又一關。小果的私塾是米醬介紹的,兩個女孩還是那么好的朋友,這個結果著實讓米醬失落了許久。還好收到了第二所志愿校的錄取通知書,米醬很快調整心態,告訴自己和孩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毛豆的孩子只沖一貫制最難關校,最后沒有被錄取。她分析原因,覺得可能是孩子候場時站姿不夠規范。她積攢經驗,決定過兩年再讓弟弟試試。
學校開學日,米醬穿上了婆婆40年前的藍色套裝裙,帶著糯糯在櫻花樹下拍了入學合影,兩個人都笑得很開心。“如果說在這個過程中有什么收獲,我覺得是孩子知道了什么叫為了一個目標全力以赴。”她說。
(摘自微信公眾號“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