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彪炳史冊、光耀千秋的東北抗聯精神,是黨領導抗聯將士在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中表現出的精神風貌和思想品格的集中體現,其內涵可高度凝練為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為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助力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本欄目特推出“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解讀”專題,本期為您解讀 一
東北抗聯精神的
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在東北14年艱苦抗戰的崢嶸歲月中,抗聯將士遭遇過艱難險阻、經歷過生死考驗、付出過慘烈犧牲,但他們始終聽黨指揮、矢志不渝,用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對黨忠誠、信仰堅定的錚錚誓言。
聽黨指揮
聽黨指揮,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亦是強軍之魂。從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到三灣改編“支部建在連上”,再到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血與火的斗爭、生與死的考驗,熔鑄成“黨指揮槍”的基本原則和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敢打必勝”的優秀品質。與其他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一樣,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一手締造的,一經誕生便與黨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始終在黨的絕對領導下行動和戰斗,一切行動聽黨指揮是東北抗聯的光榮傳統和基本準則。抗戰時期,在遼寧地區活動的主要是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在抗聯一軍的斗爭史上,有兩次著名的西征,一次是1936年6月第一軍第一師從本溪出發向遼西地區的遠征,一次是1936年11月第一軍第三師從興京(今新賓滿族自治縣)出發向熱河一帶的遠征。兩次西征的目的都是為了取得抗聯部隊與黨中央及紅軍關內抗日先鋒軍的聯系,以直接接受黨中央對東北抗日武裝斗爭的領導,改變抗聯孤軍作戰的局面,擴大和開辟新的游擊區域。盡管抗聯一軍一路拼殺、英勇戰斗,兩次西征最終卻沒有達到根本目的,部隊也遭受了嚴重損失。但是,這兩次西征擴大了抗日影響,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給敵人以重創。兩次西征充分彰顯了抗聯將士迫切要求聽黨指揮、聽黨領導的斗志和決心。
對黨忠誠、聽黨指揮、堅持黨的領導,是東北抗聯精神的核心內涵,是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最深刻的歷史啟示,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方略。當前,在遼寧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人民正為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決勝之戰奮力拼搏。面對多重壓力疊加、多重困難交織、多重挑戰并行的復雜形勢,全省上下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矢志不渝
在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中,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威逼利誘,無論遭到多大的挫折打擊,東北抗聯將士始終堅持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堅貞不屈、矢志不渝,始終相信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始終相信中國人民的力量,始終相信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這是東北抗聯苦戰到底的強大精神動力和重要精神支柱。東北抗聯第三軍軍長、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是東北地區入黨較早的共產黨員之一,他一生革命生涯極其坎坷,曾3次身陷圖圖,分別于1927年入吉林監獄、1930年入沈陽監獄、1938年被蘇聯羈押。1942年2月12日,在與敵戰斗寡不敵眾后重傷被俘。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趙尚志始終對黨忠誠,沒有吐露半點黨的秘密。在敵人的折磨之下,他被俘僅8個小時便壯烈犧牲。此前,在1933年和1940年,趙尚志曾兩次被錯誤地開除黨籍,在其犧牲時仍未恢復。即使身處此種逆境,他對黨忠誠之志始終不渝,也從未喪失抗日的決心和革命必勝的信念。1982年,黨組織作出決定,恢復趙尚志黨籍。
堅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勝的信心,這是東北抗日聯軍最終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們今天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篇章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立根固本,就是要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當前,全省人民勵精圖治、全力投身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滾滾大潮,面對外部環境異常復雜嚴峻、不確定性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和自身風險、轉型陣痛交織疊加的復雜局面,我們要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必勝信念和三年行動決戰決勝的必勝決心,聚焦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打造新時代“六地”,聚力“八大攻堅”,闖風浪、攻難關,團結奮進、砥礪前行、決戰決勝,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篇章。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80年前,東北抗聯將士在黨的領導下,依靠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克服重重困難,與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戰斗14年,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80年后,勤勞勇敢的遼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對黨忠誠、矢志不渝,必將取得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最終勝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遼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