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兒童因好奇心強、動作協調性差等特點,容易發生燒傷意外。小兒燒傷具有與成人不同的特點,了解這些特點并掌握正確的創面處理方法,對于減輕患兒痛苦、促進創面愈合至關重要。
小兒燒傷特點
休克發生早且重小兒全身血容量相對較少,燒傷后大量體液滲出,容易迅速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口渴、尿少、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小兒頭部和四肢在體表面積中所占比例較大,反應能力比成年人差,皮膚層較成人薄,尤其是嬰幼兒,表皮層對熱力的抵抗能力較弱,相同溫度和接觸時間下,燒傷程度往往更嚴重,容易形成深度燒傷,對全身的影響更為顯著,更易發生休克、感染等并發癥;同時,小兒各器官發育尚未成熟,機體應激及各種調節能力均較差,加之單位體表面積血容量較少,燒傷后血容量丟失相對較多,較成年人容易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感染風險高小兒免疫系統發育尚未成熟,燒傷后免疫力進一步下降,容易發生創面感染和全身感染,且感染擴散速度快,病情發展迅速。除了免疫系統不完善外,小兒燒傷創面容易受到糞便、尿液等污染,且患兒不自主活動較多,容易摩擦創面,增加感染機會。感染是小兒燒傷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導致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創面愈合易形成瘢痕小兒基礎代謝率高,燒傷后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能量消耗大,蛋白質分解加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影響創面愈合。小兒組織再生能力較強,淺度燒傷創面愈合較快,一般1\~2周即可愈合,且遺留瘢痕較少;但深度燒傷創面愈合緩慢,小兒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燒傷后的創面在愈合過程中,新生的纖維組織很容易過度生長,進而引發瘢痕增生,小兒生長發育旺盛,瘢痕增生也旺盛,同樣燒傷深度,小兒比成年人更容易發生瘢痕增生,也就是說小兒更容易長疤。這種增生的瘢痕不僅會影響皮膚外觀,而且瘢痕組織會逐漸收縮,導致攣縮現象的發生。攣縮會限制關節的正常活動范圍,比如手部燒傷后發生攣縮,可能會讓其無法正常握拳、伸展手指,影響握筷子、寫字等正常的日常生活,不利于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所以,小兒燒傷后,家長要密切留意瘢痕增生和攣縮的跡象,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心理負擔重小兒燒傷后容易產生恐懼、焦慮、哭鬧等情緒,尤其是年齡較小的患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且由于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可能會出現拒食、睡眠障礙等情況,影響治療和康復。此外,燒傷后創面疼痛、換藥時的刺激以及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都會加重患兒的心理負擔。
小兒燒傷后處理
現場急救處理 現場急救主要包括迅速脫離熱源、冷水沖洗、保護創面等。
迅速脫離熱源:在日常生活中,小兒燒傷后,應立即將患兒轉移至安全區域,脫去燃燒或熱液浸濕的衣物,以減輕衣物上的殘余熱量對機體的繼發損害而加深創面,如果衣物與皮膚粘連,切記不能強行脫去衣物,可用剪刀剪開周圍衣物,保留粘連部分,以免造成新的傷害,脫衣物時盡可能使壞死表皮殘留。
冷水沖洗:對于小面積的燒傷(比如1只手或者1只腳),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自來水或清水沖洗(自來水或清水溫度以 15~20% 為宜),若附近水源有限,也可以用浸過涼水的濕毛巾冷敷。冷水沖洗可以降低局部溫度,減輕熱力損傷,緩解疼痛,減少滲出和水腫。燒傷后沖洗應注意不能用于大面積燒傷的患者,因為大面積冷療可使其中心體溫下降,易引起休克。沖洗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應在0.5\~1小時,沖洗過程中如發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沖洗,及時就醫。在寒冷環境中需注意保暖和防凍,避免直接沖洗患兒的頭部,以免引起感冒或體溫過低。
保護創面:當小兒不幸遭遇燒傷后,為避免燒傷創面污染,家長應采取妥善的保護措施,若手邊有無菌紗布或者無菌棉墊,就用無菌紗布或者無菌棉墊覆蓋,若沒有,也可用干凈床單覆蓋燒傷創面后立即就醫。不要在創面上涂抹有顏色的藥物,如龍膽紫、紅汞等,以免影響對創面深度的判斷或形成外傷性色素沉著,避免使用牙膏、醬油、油膏等民間土方,以免清創困難,加重創面的疼痛,也不利于熱量的散發。若小兒面部、頸部燒傷,注意不要用紗布、棉墊等覆蓋創面,以免去醫院就診途中,覆蓋物堵塞小兒口鼻影響呼吸。
及時就醫:小兒燒傷無論面積大小,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判斷燒傷創面深度并給予專業治療。如果燒傷面積較大、深度較深或伴有其他損傷(如吸入性損傷、骨折等),在送往醫院治療的過程中,需注意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避免休克的發生。
營養支持治療小兒燒傷后,由于高代謝狀態和創面修復需要,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應給予患兒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如牛奶、雞蛋、瘦肉、魚類、蔬菜、水果等。對于不能進食或進食不足的患兒,可通過靜脈營養支持,補充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營養物質,以滿足機體的需要,促進創面愈合。
心理護理小兒燒傷后,心理護理同樣重要。家長應多與患兒溝通,給予關心和安慰,減輕患兒的恐懼和焦慮情緒。可以通過玩玩具、游戲等方式轉移患兒的注意力,緩解其疼痛和不適。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可向其講解燒傷的相關知識和治療過程,增強患兒的信心和配合度。
小兒燒傷具有獨特的特點,創面處理需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采取綜合的治療措施。早期正確的處理可以減輕患兒的痛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治愈率,減少瘢痕形成和功能障礙。同時,家長應加強對兒童的安全教育,避免燒傷意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