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它為大腦、心臟、肌肉等各個器官和組織的正常運轉提供動力,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能量來源。一旦血糖水平過低,就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問題,低血糖昏迷便是其中最為嚴重的情況之一,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對患者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昏迷就像一顆隱藏在人體暗處的定時炸彈,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諸多嚴重危害,尤其是對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
神經系統損害大腦是人體最為精密且對能量需求極高的器官,葡萄糖是大腦維持正常功能的主要“燃料”。當發生低血糖時,大腦就像是失去了汽油的汽車,無法正常運轉。低血糖發生初期,由于大腦能量供應不足,會導致腦功能障礙,患者出現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等癥狀,反應變得遲緩。如果低血糖狀態持續得不到糾正,隨著腦細胞因缺乏能量而受損,情況會進一步惡化,患者可能會出現躁動、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癥狀,嚴重時還會發生驚厥,身體不受控制地抽搐,這是大腦在極度缺乏能量時發出的強烈抗議。如果出現低血糖昏迷且癥狀持續超過6小時,腦細胞將受到嚴重的、不可逆的損害,可能導致癡呆,患者的記憶力、認知能力大幅下降,甚至連最親近的人都難以辨認。
心血管系統危害當血糖過低時,身體會啟動一系列應激反應,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大量腎上腺素等激素。這些激素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可能進一步誘發心律失常,心臟跳動的節奏變得紊亂,時而過快,時而過慢,甚至出現早搏等異常情況,患者會感到心慌、心悸。嚴重的心律失常可能會導致心搏驟停,危及生命。同時,低血糖還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因為在低血糖狀態下,心臟的供血、供氧需求與實際供應之間的矛盾加劇,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缺氧,引發劇烈的胸痛,讓人痛苦不堪。
低血糖昏迷的急救
低血糖昏迷發生時,迅速識別并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低血糖昏迷急救措施。
快速識別低血糖癥狀低血糖昏迷通常有一些前驅癥狀,如出汗、顫抖、心悸、緊張、焦慮、饑餓、軟弱無力、面色蒼白、心率加快、四肢冰涼等。這些癥狀進一步發展,患者可能出現神志不清、躁動不安,乃至昏迷。一旦發現患者出現這些癥狀后逐漸失去意識,應高度懷疑低血糖昏迷,并迅速
采取行動。
緊急補充葡萄糖一旦懷疑患者低血糖昏迷,應立即給予含糖飲料或糖果,以快速提升血糖水平。葡萄糖片或葡萄糖水可被機體迅速吸收,緩解低血糖癥狀,可作為首選方案。如果患者已經昏迷,切勿強行喂食,以免導致室息。此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在等待救援的同時,考慮靜脈推注葡萄糖溶液。
保持呼吸道通暢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可能出現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嘔吐,導致呼吸道阻塞。因此,在急救過程中,要確保患者側臥或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誤吸。必要時可以清除口腔內的分泌物或嘔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持續監測血糖在急救過程中和急救后,應持續監測患者的血糖水平。這有助于評估急救措施的有效性,并指導下一步的治療。如果血糖仍然偏低,應繼續給予葡萄糖補充。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生命體征等,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密切觀察病情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的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呼吸、心跳、脈搏等。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無論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在急救后是否恢復意識,都應盡快送往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如靜脈輸注葡萄糖溶液、進行必要的檢查以排除其他潛在疾病、監測血糖和生命體征等。
預防策略
預防低血糖昏迷的發生,關鍵在于了解低血糖的原因、識別高危人群,并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了解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使用不當、飲食不規律或攝入不足、運動量過大而未及時調整飲食和藥物、酗酒等。此外,一些內分泌疾病(如胰島細胞瘤)、肝腎功能不全、嚴重感染等也可能導致低血糖。
識別高危人群低血糖昏迷的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肝腎功能不全、內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上述人群應更加關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定期進行血糖監測,并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飲食和藥物治療方案。同時,應學會識別低血糖的癥狀,以便在低血糖發生時能夠迅速采取措施。
合理飲食合理飲食是預防低血糖昏迷的關鍵。患者應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每日按時進餐,避免長時間不進食或暴飲暴食。在飲食選擇上,應適當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飯、面條、面包等,以確保血糖的穩定。同時,要注意營養均衡,適量攝入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可以適當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如全麥面包、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穩定血糖。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制訂個性化的飲食計劃,并嚴格控制飲食中的糖分攝入。
適當運動適當運動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但是,運動過量或不當也可能導致低血糖。因此,在進行運動前,患者應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血糖水平,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能量,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如果運動后出現低血糖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并采取急救措施。
合理用藥藥物治療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但藥物的不當使用也可能導致低血糖。因此,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時,應嚴格遵醫囑用藥,并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以評估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同時,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如使用胰島素時,要警惕低血糖的發生。在用藥過程中,要密切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藥物劑量。如果血糖水平出現異常波動或低血糖癥狀頻繁發生,應及時咨詢醫生并調整藥物治療方案。同時,要注意避免同時使用可能增加低血糖風險的藥物(如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
隨身攜帶含糖食物有低血糖風險的人群應隨身攜帶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餅干、果汁等,以便在出現低血糖癥狀時及時食用,緩解癥狀。同時,還應攜帶一張急救卡片,注明自己的姓名、年齡、疾病史、聯系方式以及急救措施等,以便在發生低血糖昏迷時,周圍的人能夠及時給予幫助。
特殊人群預防孕婦、兒童糖尿病患者以及長途旅行或戶外活動者屬于特殊人群,應特別注意低血糖昏迷的發生。
孕婦:孕婦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變化和胎兒對營養的需求增加,容易出現血糖波動。因此,孕婦應定期進行血糖監測,并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飲食和藥物治療方案。同時,孕婦應學會識別低血糖的癥狀,以便在低血糖發生時能夠迅速采取措施。孕婦還應避免長時間空腹或暴飲暴食,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和適當的運動量。
兒童糖尿病患者:兒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齡較小,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家長或監護人的密切關注和照顧。家長應教會孩子識別低血糖的癥狀,并讓他們了解急救措施和預防策略。同時,家長應定期監測孩子的血糖水平,并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飲食和藥物治療方案。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孩子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避免過量攝入糖分和進行劇烈運動。
長途旅行或戶外活動者:在進行長途旅行或戶外活動時,由于飲食和作息的不規律,容易出現低血糖。因此,在進行這些活動前,患者應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血糖水平,準備足夠的食品和急救用品。在活動中,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能量,避免長時間空腹或過度勞累。如果出現低血糖癥狀,應立即采取措施并尋求幫助。
低血糖昏迷是一種嚴重的臨床狀況,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構成威脅。通過了解低血糖的危害、原因及識別高危人群,并采取針對性的急救措施和預防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低血糖昏迷的發生風險。在日常生活中,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血糖水平,及時就醫并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