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的力量愈發凸顯。一個強大的品牌不僅能夠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利潤,更能夠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和信譽,增強消費者的忠誠度和信任度。
中國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并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制造業方面,一批批傳統制造業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和裝備升級,正一步步地向智能高端制造業邁步前進,同時,消費新場景的出現,也促使著它們為適應而不斷進行創新與變革。
從地方企業走向全球品牌
當前,數字技術、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傳統制造業積極地與這些新興技術擁抱,實現深度融合。同時,許多制造業企業也不再滿足于僅作為產品生產者的單一身份,而是致力于構建一個包含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乃至售后服務的品牌全生命周期生態鏈,甚至在生產流程、生產技術上進行了大規模的革新,以此推動著企業制造生產朝“新制造”方向轉變,加速智能制造的發展步伐,從而為品牌的升級迭代以及國際化市場的拓展奠定基礎。
海爾作為我國家電制造行業的領軍企業,其知名度早已擴至海外。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海爾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且多年蟬聯榜首。這得益于海爾的技術創新與傳統制造模式的深度變革。
海爾建成了覆蓋冰箱、洗衣機、空調、智慧樓宇、熱水器等多個產業的互聯工廠,通過產業鏈全流程、全要素實時并聯,實現了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升級,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品質,還可以快速滿足用戶個性化定制的最佳體驗。
此外,海爾位于山東青島的“智慧工廠”從今年開始,便用人工智能去驅動生產制造,平均每十分鐘就能下線10臺智能冰箱。據海爾工作人員介紹,AI 的識別使檢測精度提高了10倍左右,由之前的0.1毫米提升至現在的0.01毫米,生產效率提升了40%左右。
除了智慧工廠,海爾智家AI智造生產線融合數字孿生、AI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及智慧物流調度等前沿技術,打造出完全無人化、全智能的生產線。該生產線擁有自主進化的“智慧大腦”,可實現云端到終端的全鏈路調度與協同,還能通過具身智能算法實現人機交互及柔性復雜場景操作。此外,AI智造推動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家電向“智能體”進化,提升了用戶體驗。
作為國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海爾正以AI技術重構生產全鏈條,為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鮮活樣本。
與海爾并駕齊驅的國內家電行業領軍企業還有美的集團(以下簡稱“美的”)。這些年,美的一直積極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以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美的在荊州的冰箱制造工廠內,大規模引入柔性自動化、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采用混線生產模式,一條生產線可同時生產多款批量產品,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與此同時,今年,美的還將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美羅”投入到工業應用中,這一舉動標志著國產服務型機器人邁入智能制造核心領域,或推動工業4.0進入“人機共融”新階段。
在產品設計與差異化競爭方面,美的將智能技術與節能技術實現協同創新。
智能技術上,美的空調采取“硬件與軟件”協同創新策略。軟件層面,接入Deep Seek等通用大模型,并與美的空調垂直大模型對接,讓人機交互更加智能,賦予空調深度理解與推理能力,通過語音交互即可實現操作;同時推出“一鍵托管”功能,讓空調主動調節室內空氣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和新鮮度,用戶無需操心。硬件層面,借助毫米波、紅外技術等,精準判斷人的位置和溫度波動,實現智能調控。
節能技術上,美的主要聚焦于實現壓縮機的寬頻化運營和AI大數據節能,以提升產品的節能性能。這場由智能技術驅動的“新制造”,正在推動品牌價值的提升。
海爾與美的從最初的地方企業發展成為如今享譽全球的世界名牌,憑借的是對新型制造模式的積極探索與深入實踐,不僅成功實現了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和品牌價值的顯著提升,更為中國制造業的整體進步樹立了榜樣范例,把中國品牌從地方帶向了國際舞臺,把生產單純的“制造”階段過渡到創新驅動的“創造”時代。
從國產草根傲立行業技術前沿
2025年上海車展期間,奇瑞汽車集團(以下簡稱“奇瑞”)攜旗下五大品牌及國際合作品牌共同參展,展示了53款重點車型和呈現了其“海陸空”全方位技術矩陣,包括鯤鵬超能電混技術、飛行汽車、水陸兩棲車等創新成果,以及奇瑞最新的技術突破與持續進化的產品布局。
在陸地動力方面,奇瑞發布的鯤鵬天擎發動機以48%的熱效率刷新了全球紀錄,展現了奇瑞在發動機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在天空領域方面,奇瑞推出的三體復合翼飛行汽車實現了陸地與空中模式的無縫切換,為未來城市交通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而在水域探索上,捷途縱橫G900水陸兩棲車能夠在1.5米深的水域中連續運行40分鐘,進一步證明了奇瑞在多領域技術融合上的實力。此外,奇瑞還展示了30000rpm超高速電機、大圓柱電池系統、氫燃料電池等前沿技術成果。
奇瑞自成立以來,便一直秉持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1999年,奇瑞成功下線首臺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標志著其在核心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如今,奇瑞已構建起覆蓋全球的八大研發中心體系,累計申請專利超過29000件,位居行業前列。
在生產制造方面,奇瑞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將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融入生產全流程,實現了智能制造的全面升級。并且通過智能化系統管理,其生產線能夠高效地進行計劃下發、顯示編輯、數據采集監控、設備運行狀態監控以及實時查詢,確保了生產過程的透明化和高效化。在智能化技術的支持下,奇瑞智造一工廠已實現平均每分鐘下線一輛車的生產效率。
如今,奇瑞的產品已出口至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它作為中國最早開拓海外市場之一的汽車品牌,已經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量榜首。截至目前,奇瑞的全球汽車用戶數量已超過1630萬。
同為國產民營汽車品牌優秀代表之一的還有吉利。2025上海車展上,吉利首發了全新科技硬核SUV原型車——銀河戰艦。該車作為全球首款可實現“全場景、全地形、全能量”主動切換的AI智能體,標志著吉利在智能汽車技術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據了解,目前,吉利已經將AI應用于架構、動力、底盤、座艙、輔助駕駛等智能汽車全域,同時還將AI深入到產品研發、生產、售后服務等全價值鏈環節中,實現了全場景的AI智能體驗。
除了在汽車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外,吉利的生產鏈條智能化程度同樣令人矚目。吉利錢塘公司是集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于一體,是吉利最先進的整車制造工廠之一。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車間完全按照歐洲標準建設,自動化率高達100%,生產效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0秒一臺車。


此外,吉利還積極擁抱新興技術,如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不斷提升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水平。
奇瑞與吉利,憑借其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和技術上的突破性進展,引領著全球汽車行業的技術潮流,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從低質廉價升級至高端技術首創
在制造業的電子信息產品領域中,手機的發展對整個制造業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過去,國產手機常常被貼上質量低劣和廉價的標簽。如今,中國手機制造業一直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精密化方向發展,并且近幾年國內手機品牌紛紛出海,在歐洲、東南亞、南亞等地區開疆拓土,與三星、蘋果競爭。
OPPO是我國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制造商和移動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OPPO自成立以來,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在智能制造方面,致力于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通過研發和制造的深度融合來不斷提升產品的易制造性、可制造性和可靠性,使得良品率大幅提升。
OPPO Find N系列手機,作為一款折疊式智能手機,其獨特的鉸鏈設計和屏幕折痕控制技術,使得產品的批量生產遇上了難題。而OPPO通過引入尖端自動化設備與數字化技術,使得折疊屏手機能夠高效生產且精確控制。
在2025年2月,OPPO隆重推出了全球最薄的折疊屏旗艦手機——Find N5系列。該系列手機在折疊狀態下,機身厚度僅為8.93毫米,這一成就標志著折疊屏手機正式邁入了8毫米的新時代。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得益于OPPO創新研發的3D打印鈦合金鉸鏈技術,它不僅實現了鉸鏈的極致輕薄,還顯著提升了手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截至目前,OPPO在全球范圍內已建立了多個智能制造中心,這些中心遍布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埃及等海外地區。為了確保全球各工廠在工藝參數和管控要求上的一致性,OPPO在生產流程中引入了AOI(Auto Optical Inspection)光學檢測系統,對關鍵工藝的外觀標準進行了量化和固化。此外,OPPO還探索了VR技術的應用,通過遠程設備進行指導校準,突破了交通和地域的限制,確保了各工廠能夠達到統一的標準化要求。
創新驅動發展是OPPO當前乃至未來堅定不移的發展路徑,憑借這一戰略,OPPO未來將有望引領工業4.0時代的發展潮流。
當前,品牌建設正引領著中國制造向高質量發展、新制造轉型。這不僅提升了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還為品牌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智能化、個性化的生產方式,企業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品牌忠誠度和市場份額。同時,還能促進了企業的創新發展,為品牌賦予了更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新制造作為推動制造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正逐步成為鑄就品牌新勢力的關鍵。未來,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和綠色制造的深入發展,中國制造業將繼續以新制造為引擎,書寫全球品牌競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