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毛主席誕辰 131 周年之際,我們永遠緬懷并懷念他,既懷念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亦銘記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作者題記
毛澤東同志故居已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紅色圣地,一百多年前,他懷著理想走出韶山;一百多年后,我們帶著敬仰走進韶山。
引 言
2009 年文化部部長蔡武為知名畫家宋守友作品題字“中華魚王”,他創作《武昌魚》《魚翔淺底》作品,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為毛澤東紀念堂收藏。宋守友唐山籍,曾為毛澤東警衛員,從事毛澤東故居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他畫魚,只需一筆,魚身即成,然后加上眼、鱗、鰭,一條鮮活的魚就躍然于紙上,特別是魚眼睛,分層處理墨色,凸凹逼真,極為傳神。為此,宋守友贏得“一筆魚”當代“魚王”的美譽。
宋守友與我同齡先后當兵入伍,經歷過毛澤東時代,亦師亦友。懷著濃濃家鄉情,七年前應邀,來唐山參加文化交流聯誼活動。難得機遇,我請他創作一幅以魚為題材《六順平安》圖,他愉快地答應。
交流中他講述走進毛澤東故居的生動故事,觸動了我的心靈。瞻仰毛澤東韶山故居,成了心馳神往的地方。
毛澤東思想是我們的黨魂、國魂、軍魂、民族魂,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人民的幸福生活。偉人毛澤東雖然已離開我們 48 年多,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的精神和影響如同星辰般永恒,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更在人民心中樹立了不朽的豐碑,人們用自己的方式紀念毛澤東。10 月24 日,我應湖南文友相約,進行文化交流采風,滿懷敬仰、崇拜和追尋之情,走進偉人毛澤東故居-- 韶山。
生、成長之地,締造新中國而蜚聲中外。韶山國家 5A 級景區,核心景區包括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廣場、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同志遺物館等。
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毛澤東同志故居,位于湘潭市韶山鄉韶山村上屋場。這里青山環抱,翠竹婆娑,周圍山脈屬衡山余脈,主峰為韶峰。故居坐南朝北,屬土木結構,的“凹”字建筑,系典型韶山民居。三面環山,一面是水,泥磚墻,小青瓦。東邊 13 間半瓦房為毛澤東家,西邊 5 間茅草房為鄰居家,堂屋居中,為兩家共用。大門匾額上“毛澤東同志故居”七字為鄧小平同志手跡。毛澤東故居是一套非常普通的兩家合用的湖南民居,室內基本保持原貌,并保留部分原物。天井、雜屋、廚房、毛澤東父母的臥室及毛澤東的臥室……清晰可見。
瞻仰毛澤東故居,屋里擺放著當年用過的方桌、板凳。廚房里有灶臺、臥室里有木床、擺放雨具和農具的地方有蓑衣、耕犁等。牛欄、谷庫、柴屋、豬舍、石磨和水車……都在無言地訴說著。
1893 年 12 月 26 日毛澤東于此誕生并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直至 1910 年秋天,毛澤東胸懷救國救民大志,第一次外出求學,考入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離村時寫出這樣的詩句留給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1921 年至 1927 年三次回韶山。
1921 年春,毛澤東回鄉教育親人干革命。1925 年,毛澤東攜妻兒回鄉開展農民運動,點燃農民運動的烈火。毛澤東在臥室上面的小閣樓,主持召開秘密會議,建立了中共最早的農村支部之一的韶山黨支部。1927 年 1 月,毛澤東到湖南考察農民運動,再次回到韶山,在一家人用餐的橫屋里,毛澤東召集有經驗的農民和農運骨干開調查會,了解韶山農民運動情況,后來寫出重要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指導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此后,毛澤東多次回到韶山,教育親人們投身革命。
解放后,毛澤東曾于 1959 年和 1966 年兩次回鄉。1959 年 6 月 25 日懷著對家鄉,對鄉親們深厚的感情,早已成為新中國領袖的毛澤東回到韶山,此時已闊別了 32 個年頭。在家鄉,毛澤東宴請鄉親,特別邀請自己的親戚和親屬,烈士家屬、老地下黨員、老農民協會會員和老赤衛隊員。兩天時間里,他接見了 3000 多群眾,占韶山沖當時總人口的一大半。
韶山養育了毛澤東,韶山還養育了一大批革命志士,他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拋頭顱,灑熱血,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毛澤東先后有 6 位親人為國捐軀,自韶山建立黨支部起,前后有 40 多位革命志士英勇犧牲。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對故居進行修繕,1951 年 2 月 6 日對外開放.1961 年國務院公布毛澤東故居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走進韶山毛澤東故居,眼前游客從四面八方趕來,人流涌動。排長隊約兩個小時等候參觀,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沒有喧鬧聲,有的是唏噓感慨,拍照留念,更是對韶山及一個時代的追憶、緬懷、沉思。
……來韶山,被一種精神所感動?!盀橛袪奚鄩阎荆医腥赵聯Q新天”這就是韶山精神,感動著每一位慕名前來的人們,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偉人故里,人民瞻仰!自開放以來,毛澤東同志故居累計接待國內外參觀者逾億人次,毛澤東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毛澤東廣場原名為毛澤東同志銅像廣場,是經中共中央批準,興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 100 周年的重點獻禮工程。毛澤東銅像改擴建工程于 2008 年 12 月 20 日竣工,毛澤東銅像廣場改擴建后更名為“毛澤東廣場”,為國內唯一以偉人的名字命名的廣場,位于韶山景區的中心,周圍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護。廣場改擴建后,分為瞻仰區、紀念區、集會區、休閑區四個空間,毛澤東廣場面積增加近 26 倍,總面積 10.28 萬平方米。瞻仰大道長 183 米,象征毛澤東身高 1.83 米,大道寬 12.26 米,寓意毛澤東的生日 12 月 26 日。以毛澤東銅像為廣場聚焦點,銅像背靠韶峰,面向故居,與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大門建筑平行。
毛澤東銅像身軀高大,體態穩健。依據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的形象設計的,坐西南,朝東北,手執文稿,身著中山裝,微露笑容,神采奕奕。銅像重 3.7 噸,銅像高 6 米,紅色花崗巖基座高 4.1 米,底座上鐫刻著江澤民題寫的“毛澤東同志”5 個貼金大字。毛澤東銅像通高 10.1 米,象征著 10 月 1 日國慶,更象征著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
毛澤東銅像,成為人們每天打卡瞻仰毛澤東的第一站,人流如潮。
廣場安放的一塊塊巨石上刻著毛澤東所做著名詩詞,廣場入口處那塊形似雄雞的景觀石,上面刻著中國書法協會原主席沈鵬先生所書“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幾個大字,這塊景觀石,常年人氣爆滿,身影出現在一張張照片里,留存在游客的記憶中。
來自海內外的游客,手捧鮮花,懷著崇敬的心情,緩緩移步到毛澤東銅像前,表達對偉人的深切緬懷與敬仰之情。我與文友,在銅像前靜默肅立,敬獻花籃,深深三鞠躬,并環繞銅像一周,行注目禮,仿佛又聽到那一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是韶山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主體,是全國唯一一家系統展示毛澤東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范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館名由鄧小平題寫。紀念館總占地面積 285 畝,包括生平展區、專題專區、舊址群等部分。現館藏文物、文獻、資料 6.3 萬件,其中毛澤東晚年生活遺物 6400余件,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它科學、準確、、生動地反映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歷史地位、豐功偉績和崇高的人格風范。
在講解員的引領下,我聆聽講解員講述珍貴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革命文物等背后的故事。一件件實物,一張張歷史圖片,生動展現偉人革命、戰斗、奉獻、光輝、廉潔的一生。重溫毛澤東同志的生平事跡和偉大貢獻,深刻感受到一代偉人奮發圖強、立志為國的遠大抱負和將畢生精力奉獻給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的偉大精神。
毛澤東紀念館自開放以來,接待國內外觀眾已超過 3 億人次,其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著名人士500 余位,外國國家領導人和政黨領袖逾 300 位,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館視察。
走進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宛如走進那烽火歲月,對革命先烈的崇敬油然而起。這里記載著毛澤東波瀾壯闊的一生,也記載毛澤東艱苦樸素的一生。紀念館陳列每一件珍貴文物,其背后都有著感人的故事和不朽的精神。給我記憶最深的《一件睡衣》故事,細節動人:20 世紀 50 年代初,北京東郊民巷雷蒙服裝店王子清師傅為毛澤東制作了一件睡衣,毛澤東一穿就是二十年。工作人員多次請求更換,他不肯,說:“我們國家還很窮,發的布票很少,你不也穿著補丁衣服嗎?我看還是節省點好,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補嘛”。1971 年沒法再補了,毛澤東只得同意它光榮“退役”。這時,睡衣上已經打上了“73 個補丁”!還有一個動人細節,在這里,你還可以看到毛澤東會見英國首相艾德禮時穿的補丁褲,看到毛澤東為了節儉與便利而使用的“襯衫假領子”。這就是一個黨的領袖,國家元首的節儉與自律。
沐浴書香,汲取讀書精神。參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選購一本《毛澤東回韶山》留作紀念。學習偉人毛澤東“學思結合,勤于動筆,知行合一,惜時勤學”的讀書之法,既讀有字之書,也要讀無字之書,更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我被毛澤東從未放下書本的良好習慣所震撼,深刻理解偉人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新知的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簡介:謝吉恒,筆名川石,記者與作家。系中國散文學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冶金作協會員、世界漢語作家協會河北省分會主席、中國 CCTV 央視官網榮譽院士、世界漢語作協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院榮譽院士。寫作人生,扎根鋼企,深入生活,講鋼鐵人故事,出版《汗水智慧鑄豐碑》《燕趙兒女走進人民大會堂》《難以磨滅的記憶》《走進紅松的故鄉》《絲路采風隨筆》《新時代風采》《永遠跟黨走》《作家文化交流散記》等 15 部作品 600 余萬字。作品入駐國家圖書館及 30 余個省、市、自治區和清華、北大、北京師大、復旦、同濟、浙大、廈門大學等 20 余所著名高等院校圖書館。其代表作《作家文化交流散記》中的“汴繡藝術再現‘空中救人的奇跡’”“博鰲美景花絮”被諾貝爾文學研究院推薦給國際諾貝爾總部。散文作品“老君山之約”和“白云山賞太行菊傳奇”,分別入選2021 年度“文化盛世.群英匯聚杯”文化藝術作品展和《世界文化名人大辭典》。曾 10 余次參加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征文作品頒獎授獎儀式,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及合影留念。2024 年被祖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海峽兩岸四地網絡(新華資訊網、澳門網、臺灣文化網、香港文化網)評為最具知名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