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型鋼分技術委員會 2025 年 GB/T26079《梁式吊具》等九項標準審定 會之余,利用早晚及返程閑暇之機,有幸對珠海香洲區和珠港澳大橋游走觀摩,深深體會到了濱海城市 的包容、浪漫情懷。謹以拙筆記錄分享下,環境優美、山水相間、陸島相望、氣候宜人 ,全國唯一以 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的花園城市。
位于廣東南部,珠海口西岸,陸地面積 1735.07 平方千米,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 9348 平方千米。下轄香洲區、斗門區、金灣區。常住人口 249.41 萬人(2023 年,土著人不超過 40 萬),城市具有超 強的包容性,漢語普通話交流無障礙。氣候系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夏季風交替,終年氣溫較高。 繁花緊簇,僅公園就有 798 個。
史料有鑒,早在新石器時代時期,境內已有原始部落人群生活。自南宋起至民國時期,大部地區屬 中山縣(香山縣)。1953 年 4 月成立珠海縣,1979 年改為珠海市,1980 年設立經濟特區。早已成為僅 次于深圳的中國第二大口岸城市。珠海市是內地唯一與港澳陸路相連的城市。設有拱北、橫琴、青茂、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珠澳跨境工業區 5 個陸運口岸,九州港、灣仔港輪渡客運、珠海港、斗門港、萬 山港 5 個水運口岸,共 10 個國家一類口岸。
珠海擁有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健康四大主導產業,以及智能家電、裝 備制造、精細化工三大優勢產業。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珠海科技學院、北京 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珠海藝術職業學院(民辦)、珠海格力職業學院、中山大 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珠海科技學院、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珠 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高校林立,多到令人眼花繚亂。
香洲風情,漁女倩影。香洲,珠海的主城區。鳳凰山麓,香爐灣畔,浪漫情侶路蜿蜒其中。港珠澳 大橋擁有日月貝,珠海漁女在深情守望。鐘靈毓秀,人杰地靈。是香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從 大陸走向海洋經濟、從大陸走向海洋文化的一個縮影。
邂逅海濱 浪漫之旅
珠海,融合了現代城市魅力與自然風光的海濱城市,以其獨特的韻味,向世人展現著山與海的浪漫 協奏曲。貫穿珠海南北,系香洲區主干路的濱海觀光大道,蜿蜒曲折,依山傍海,將城市風光與海景完 美融合,被世人俗稱“情侶路”。憑借浪漫的氛圍和迷人的景色,海風輕拂,椰影婆娑,連接愛情、貫 穿海濱的長長海岸線,綠樹成蔭、鮮花盛開,一條天然的綠色通道,走向幸福的彼岸。
情侶路,由拱北粵華花園起,經海港大酒店、九州港、濱海泳場、珠海漁女、香爐灣等景點。珠海 漁女雕像(標志性建筑),位于情侶路中點,手捧珍珠漁女,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希翼。她不 僅是眼中的風景,更是心靈歸宿。濱海泳場沙灘(珠海本地無砂,所有美麗沙灘均采取客土外運法,由 此也增添了人為的浪漫)和藍天白云,享受海風輕拂和陽光沐浴,浪漫與愜意,難以忘懷。燈塔旁的愛 情郵局,更是為旅程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牽手漫步的情侶與拍攝婚禮的夫妻小兩口,更加盡享浪漫的 真諦。行至情侶路末端的香爐灣,欣賞著遠處的海景和夕陽的余暉,靜止的時空與海浪的拍打聲呼應。 城市陽臺寬敞,無論是白天的城市美景,還是夜晚的燈火輝煌,令人感到治愈性的浪漫。浪漫如影隨形, 無盡延伸。漫步于珠海漁女,邂逅愛情郵局,每一刻都洋溢著浪漫之氣息。海風輕撫,如詩如畫。
海上浪漫歌劇院日月貝。“珠生于貝,貝生于海”完美詮釋珠海擁抱海洋文明的歷史文化精神。海 上大劇院設計靈感來源于名畫《維納斯的誕生》,女神維納斯從貝殼里誕生。而日月貝只在珠三角地區 獨存,因此得名。日月貝一大一小兩個貝殼組成,坐落在海貍島上,被海水環繞。白天時半通透效果, 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柔和,與海交相輝映,是珠海最亮的地標建筑之一。
景山上漁夫海鵬與漁女的浪漫故事。在珠海漁女的西南有座叫景山山峰(海拔不足 120 米),頂峰 上屹立的漁夫海鵬雕像。相傳,南海龍王的第七女小玉龍,因好奇而游歷人間,被香爐灣美麗的風光吸 引,不愿返回海底龍宮,便化身了漁女融入了平凡生活。附近海角一小漁村名叫海鵬青年,出海打魚與 龍女一見鐘情,并在景山“許愿石”永結同心。龍王得知女兒私嫁凡人,勃然興浪,水漫漁村。漁女獻 身攜帶的寶珠,施法震住惡浪。愛女抗命,龍王遷怒,憤然奪去海鵬性命。漁女悲痛欲絕,淚珠化作珠海現存的 146 個島嶼(百島之城)。漁女矗立在海上,猶如依偎在丈夫懷中。海鵬屹立山頂,回應愛妻 的期待。相依相偎,永不分離。俯瞰香爐灣,漁夫海鵬與珠海漁女遙遙相望。海風輕語,歲月靜好。落 日歸山海,山海藏深意。游人在山頂飽攬香洲風光后,乘滑道從上而下,刺激興奮的呼喚聲,全盤化作 了對海鵬夫婦的聲聲祝福。
劈波斬浪 觀港珠澳
在浩瀚無垠的伶仃洋上,乘坐豪華游船,不僅是一次游覽,更是場心靈的洗禮,感受到了人類智慧 的偉大與自然的壯麗。自灣仔碼頭乘船緩緩駛離港口,歷時 90 分鐘的往返游程,留下了深深印跡。
一路觀光澳門海景,心情澎湃。隨著講解的提示,期待傳說中的大橋進入視線。隨著距離的拉近, 大橋輪廓漸漸清晰,宛如一條巨龍橫臥在碧波之上,氣勢恢宏,令人震驚。大橋全長 55 公里,是世界 上最美的跨海鋼結構大橋,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北京lt;大興gt;新機場、沙特王國塔、珠港澳大橋、烏 克蘭切爾諾貝利核反應堆、麥加 Abraj Kudai 酒店、倫敦 Crossrail 工程、巴黎 FFR 大體育場)。來自 四川遂寧的孟凡超先生擔任項目總設計師,工程以其龐大規模、超高施工難度和尖端的建設技術聞名于 世。大橋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設計 100 千米/時,全長 55 千米(包括 29.6 千米主橋和 41.6 千米的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段)。總投資 1269 億人民幣,堪稱史上昂貴的跨海大橋。
大橋之所以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是以其卓越的工程成就和創新能力,成功示范性地解決了 許多世界性的難題,創造了令人驚嘆的世界紀錄: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長達 6.7 公里,避免了 影響香港國際機場的航運,深埋在海底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 120 年;世界上最大埋深的公路沉管隧道; 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預制工廠;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世界上最大的八錘聯動液壓振沉系統。半剛性沉管、 鋼圓筒圍護快速成島工藝以及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的突破,彰顯了“中國制造”的強大實力。大橋采 用了橋、島、隧三位一體的建筑形成,大橋的 S 形曲線如同一條蜿蜒盤旋在海上的巨龍,向世界展示了 中國基建實力。
宏偉工程,意義重大。不僅創下全球最長跨海大橋記錄,還能抵御 8 級地震、16 級臺風以及 30 萬 撞擊力,更能抵擋珠江口 300 年一遇的洪潮,安全性無與倫比。同時,充分考慮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通過設置人工魚礁和進行水質監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海洋生態的干擾,保護了珍稀的中華白海豚棲 息地。大橋的通車極大地縮短了港珠澳三地間的車程,從之前的 3 個多小時縮短到 30 分鐘,為粵港澳 大灣區的經濟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
被譽為“海島花園”的珠海,迷人的自然風光,游人們穿行在一邊大海波濤滾滾,一邊是蔥郁繁花 似錦的童話般的畫卷,一半山與一半海的徜徉,沉穩與靈動襯托著浪漫的色彩。伶仃洋的海浪拍打著香 爐灣的礁石,鑒證著 44 年的滄桑巨變,精彩的“春天故事”生動地講述珠海這顆“特區明珠”熠熠生 輝的發展史;當新賽道、新功能和暢通的創新密碼在珠海碰撞交融,這片熱土更加迸發出超強的蓬勃活 力,擁抱產業科技時代浪潮,高瞻遠矚、向新演進、動力十足;湛藍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如龍臥海, 聯通香港、澳門、珠海三地。“大橋的魅力,不僅在于其跨越伶仃洋的雄偉身姿,更在于它所承載的無 限可能。它既是物理空間上的連接,更是經濟、文化、科技等多維度融合的催化劑(陳瑞東/香港中國 旅行社)。”立時代潮頭,風正揚帆,征途如虹。
因參會在珠海的短暫停留,全身心感知到這座城市,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 的文化底蘊以及現代化的城市風貌,給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自然與城市的和諧共生,歷史的沉淀與 現代活動的交融,溫暖的人文情懷,對未來的憧憬與期盼,尤其是心靈的洗禮與放松,讓心靈成長得以 升華,得到了最大的滿足與放松。每次的旅行都是一次新的發現與成長,而珠海這座城市,將會是心中 永遠美麗的記憶。
寫于 2 月 22 日東湖灣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