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多部門出臺《關于改革推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圍繞健全青年就業創業服務制度、拓寬青年就業創業渠道空間、搭建青年就業創業載體平臺等7個方面提出26項措施,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Recently,ShandongProvincialDepartmentofHumanResourcesandSocialSecurityandotherdepartmentsjointly issuedtheNoticeonReformingandPromotingYouthEmploymentandEntrepreneurshipproposing26measuresinseven aspects,includingimprovingtheyouthemploymentandentrepreneurshipservicesystembroadeningthechannelsfor youthemploymentandentrepreneurship,andbuildingaplatformforyouthemploymentandentrepreneurship,tofully promote high-qualityfull employmentforcollege graduatesand other youth groups.
營造青年就業創業友好環境
今年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升創業質量的意見》,提出面向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分型分類提供創業支持保障,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就健全創業支持體系做出了全鏈條政策安排,目的是推動完善保障制度,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培育發展更多創業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創業主體,為促進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支持。
《意見》要求,優化創業培訓,提升全過程創業能力;完善創業服務,提供全方位發展助力;夯實創業孵化,拓展全周期培育扶持;組織創業活動,營造全生態創業氛圍。
《意見》明確,要加強政策扶持,強化全鏈條支持保障,優化創業促進就業政策環境。落實重點群體創業稅收優惠和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幫助創業者降低啟動成本、減輕經營負擔。加大創業融資支持,鼓勵降低創業擔保貸款門檻,擴大貼息支持范圍,提高額度上限。做好穩崗擴崗支持,將不裁員、少裁員的創業主體納入金融助企穩崗擴崗專項貸款范圍,提高單戶最高授信額度。
“《關于改革推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聚焦青年就業創業面臨的新形勢、新矛盾、新問題,提出了很多具有針對性、創新性的舉措。”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衣軍強介紹,如針對青年人關心關注的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報考方面,《通知》明確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開展招錄(聘)高校畢業生時,對招錄(聘)對象有畢業時間要求的,應明確到畢業年度;對標明“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崗位,應允許離校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報考,不將簽訂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繳納社保等作為審核條件。
在健全就業創業服務制度和搭建載體平臺方面,《通知》提出,開展青年就業創業實名服務,根據青年服務對象畫像,有針對性推出系列“就業創業服務包”,試行青年職業生涯全周期服務:支持建設就業創業廣設青年樂業驛站,為異地求職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務。
如何更好拓賦能中心,聚合各類資源提供綜合服務;依托“青鳥計劃”等項目,優選一批優質單位設立青年就業實踐基地;定期梳理創業孵化基地(園區)信息,向青年群體發布;展青年就業創業渠道空間?《通知》提出,實施重點產業青年就業專項行動和基層服務項目,推動青年扎根企業一線和城鄉基層就業;建立崗位歸集發布機制,引導青年服務重大戰略和重大項目就業;開展“尋找青年新職業”行動,積極挖掘適合青年人群就業的新職業崗位。此外,還對加大人力資源市場監管、保障青年公平就業權利、健全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機制等提出要求,積極營造青年就業創業友好環境。
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動能
創業是更積極的就業。山東如何優化創業政策環境、提升創業服務水平,構建以創新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生態?近年來,山東立足穩就業大局,堅持創業帶動就業,積極打造集資源統籌、人才集聚、平臺領先、活動賦能、典型引領于一體的創業服務模式,最大程度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動能,為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建立一盤棋創業工作體系。今年以來,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15家省直部門,從省政府層面出臺《山東省“創業齊魯”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聚焦產業、人才、金融、平臺、營商、投資、生態七大領域,針對創業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群體的創業需求,創新實施7項計劃、24條具體措施,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政策扶持。目前,省、市各相關部門明確分工、密切聯動、協作配合,正全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二是堅持分類施策,培育多元化創業參與主體。推動創新創業,激活創業主體是關鍵。聚力打造本地創業者不斷涌現、外來創業者廣泛集聚的創業高地,不斷激發高層次人才、科研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創業活力。在全國率先構建全省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打造以“山東惠才卡”為標志的“惠才山東”服務品牌,為1.1萬余名高層次人才發放“山東惠才卡”,為7.5萬余名高層次人才發放市級人才卡,努力做到“人才有所需、服務有所為”。先后兩次出臺文件,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符合條件的科研人員采取兼職創新、在職創辦企業、離崗創業、參與項目合作等方式開展創新創業。創新打造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優選22家高校作為首批試點,面向大學生提供一站式、專業化就業創業集成服務。
三是堅持要素賦能,提供全方位創業服務保障。資金、平臺和能力是創業過程中的重要要素。山東在省級層面率先出臺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優化“創貸+”服務模式,創新推出“創業提振貸”和專項商業貸款,化解創業者融資難題。不斷推動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等傳統創業載體規范發展,試點建設20家省級創業街區,創新打造多元、開放、可持續的創業生態新領域。制定出臺創業培訓管理辦法和創業培訓師資管理辦法,定期開展創業講師培訓,全省累計開展創業培訓331萬人次,實現創業74萬人。
四是堅持創優環境,構建高質量創業生態系統。創業環境對創業意愿具有顯著的影響。山東著力深化“一網通辦”“一次辦好”“一鏈辦理”改革,推動政策類創業服務事項提質增效,實現辦事流程更優、辦事材料更簡、辦事成本更小,為創業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創新打造服務場景,深入推進“社區微業”行動,依托“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等服務載體,將創業服務下沉至基層。成功舉辦7屆山東省創業大賽,累計吸引3.3萬多個創業團隊(項目)參賽,選拔創業典型1895個,一大批企業通過大賽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培育新興產業、激發市場活力以及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打造陪跑空間、遴選陪跑項目、組建陪跑隊伍、提供陪跑賦能、暢通陪跑渠道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創夢護航”創業陪跑工作機制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建立創業陪跑工作機制,為創業者提供全周期陪伴式服務。近年來,隨著山東創業主體數量持續增長,初創企業存活率不足、成長周期長等問題也逐漸顯現。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服務處工作人員介紹,“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創業者普遍面臨經營管理經驗不足、資源獲取渠道有限、融資困難等現實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方案》創新性提出要組建“專業化”創業陪跑隊伍全程護航。“創業過程涉及資金籌措、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多個環節,不僅需要政策支持,還需要專業指導。”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創業服務處工作人員介紹,“創夢護航”創業陪跑工作機制將同時建立由企業家、投資人等專業人士構成的導師團隊,和由省、市、縣三級人社部門業務骨干組成的服務專員隊伍,協同配合提供“導師指導、專員服務”雙重保障。
為暢通“接力式”創業陪跑渠道,《方案》提出建立“人社統籌、部門接力”協同機制。成長期企業由科技、工信等部門提供技術升級、市場拓展支持,成熟期企業由發改、統計等部門推動升規納統、對接要素資源,探索形成精準高效、無縫銜接服務鏈條。
提供全方位服務
2024年以來,濟南市堅持就業優先導向,把支持創業作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打造集政策扶持、平臺孵化、創業指導、賽事選拔為一體的全鏈條創業服務,充分釋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為全市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濟南市堅持以賽為媒,著力構建“1個主體賽 +N 個專項賽”的創業大賽體系,推動人才創業集聚和產業創新發展。1個主體賽一一濟南連續7年舉辦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累計落地項目498個,集聚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來濟創新創業,成為全市招才引智的關鍵載體和吸納全球創新創業資源的重要窗口。N個專項賽—舉辦第七屆濟南市創業大賽,設置先進制造、現代服務2個主體賽,以及鄉村振興、銀發經濟、綠色經濟和創業導師4個專項賽,為30個獲獎項目提供融資貸款、創業指導、場地安排等跟蹤幫扶;承辦全省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創業賽,大賽參賽項目突破576個,濟南市獲金獎5個、銀獎12個、銅獎22個。
濟南市出臺《關于金融支持人才創業創新的實施意見(試行)》,為創業者提供基金、貸款、擔保、保險等全方位金融支持。當地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將個人最高貸款額度提高至3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貸款額度提高至400萬元,上線“濟擔-創業貸”數字化業務系統,提升政策的可及性、便捷性。通過大數據比對,篩選出6.1萬名潛在的政策享受對象,開展“敲門式”服務送政策上門。2024年以來,濟南市發放創業貸16.43億元、泉崗貸21.57億元,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2285.8萬元,扶持市場主體8786家,帶動就業2.5萬余人。
濟南市實施博士(后)人才創新創業“三項資助兩項補貼”政策—博士后生活和住房補貼、留濟補貼、設站單位資助、開題項自資助、科研項目配套資助,累計發放近3億元。面向留學回國創業人才,給予最高50萬元的創業扶持和最高30萬元的留學費用補貼,累計發放近1億元。
為優化青島市創新創業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創業城市建設,4月10日,青島市創業賦能中心開通“創業服務熱線”,向社會公布上線。
創業服務熱線由創業服務專員隊伍接聽受理,除常規創業就業政策解答、業務經辦指導等服務外,還提供融資、場地等資源對接服務,創業培訓、活動需求信息采集服務,創業導師預約服務等。
“針對一些無法當場解答的公共創業服務其他事項的咨詢,創業服務專員也將準確記錄來電人訴求,匯總和分析創業服務熱點問題,并將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業務部門,予以及時反饋。”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一步整合創業服務資源,以青島市創業賦能中心為載體,組建創業服務專員隊伍,開通創業服務熱線,構建了“一個平臺、一部熱線、一支隊伍”全流程、多層次、全方位創業服務模式,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咨詢、定制化方案、智能化匹配的“一站式、全流程”創業服務。目前,青島市創業賦能中心已服務創業者3.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