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潤齡" 蘇州市名中醫,高級中醫專家,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專家;曾在蘇州市中醫醫院內科、血液科、調養科坐診,連任多屆江蘇省中醫學會仲景學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受聘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揚州大學兼職教授,曾擔任蘇州市中醫藥研究所副所長、蘇州中醫藥博物館副館長。

每到三伏天,各個中醫院和中醫診所都會迎來就診高峰。許多人會去貼三伏貼,目的是驅除體內寒氣,治療一些冬季的疾病。然而,三伏貼并非人人適用,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病情來判斷是否適合貼敷,盲目跟風不僅達不到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體的健康和疾病都與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息息相關。
冬季天氣寒冷,人體的陽氣會向內收斂,氣血運行也會相對緩慢,這就導致一些虛寒性質的疾病容易發作或加重。這些疾病在冬季往往會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
到了夏季,特別是三伏天,這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時期,人體內的陽氣也隨之達到高峰。這個時候,人體的皮膚毛孔張開,氣血運行也十分通暢,藥物更容易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寫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意思是在春夏季節要順應陽氣的生發,滋養陽氣;在秋冬季節要順應陽氣的收斂,滋養陰氣。三伏貼正是利用夏季陽氣旺盛的特點,在三伏天進行貼敷治療,借助自然的陽氣,來驅散體內的寒氣,達到溫通經絡、散寒祛濕、扶助正氣、強健體質的作用,從而治療或緩解冬季容易發作的疾病,這就是所謂的“冬病夏治”。
三伏貼主要針對的是體內有寒邪和體質虛弱(氣虛和陽虛)的人群。普通人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對自己的判斷可能不夠準確,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
體內有寒邪者:經常怕冷,有四肢不溫、腹痛伴腹瀉、關節疼痛等癥狀,癥狀遇寒時加重。
體質虛弱者:經常感到疲勞、氣短,容易出汗;平時特別怕冷,手腳總是冰涼,容易腹瀉,即使在夏季也不敢吹空調。
在改善體質的基礎上,三伏貼能夠專門調理陽虛證與寒證,并且緩解由此衍生的各類不適。
(1)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通常與人體陽氣不足、衛外不固有關。三伏貼中的藥物多為辛溫散寒、溫通經絡之品,能夠溫煦肺臟、驅散寒邪,從而減輕咳嗽、氣喘、鼻塞、流涕等癥狀。
(2)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腹瀉等,多由脾胃虛弱、虛寒內生所致。三伏貼以溫熱的藥性調理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增強運化能力。
(3)關節疼痛類疾病: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等,多因風、寒、濕邪侵襲關節,導致氣血痹阻,經絡不通。三伏貼可以散寒止痛、通利關節,作用于疼痛關節周圍的穴位,驅散關節內的寒濕之邪,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疼痛和腫脹。
(4)婦科病癥:痛經、月經不調、宮寒等困擾著許多女性,中醫認為這些病癥多與寒邪入侵、氣血不暢有關。三伏貼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能夠溫暖子宮、散寒止痛,調節女性的內分泌功能。
大家應該將自己的健康狀況如實地告知醫生,詳細地說明自己的疾病史,這有助于醫生判斷治療的側重點。同時,大家也要告訴醫生自己是否有過敏史,這有助于醫生調整藥物配方或選擇合適的貼敷方式。此外,大家要告知醫生正在用藥的情況,以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影響療效或引發不良反應。
在貼敷的過程中,大家要盡量確保貼敷部位的皮膚清潔干燥。因此,在貼敷前,大家應該仔細清潔該區域的皮膚,去除污垢和油脂,以促進藥物更好地吸收。貼敷期間,大家應該穿著寬松、柔軟且透氣的衣物,材質以棉質為佳。這樣既能避免衣物摩擦貼敷部位,又能保持皮膚透氣,減少不適。貼敷結束后,取下藥物時,動作需輕柔,以防拉扯損傷皮膚。藥物取下后,大家可以用溫水清洗貼敷區域,清除殘留藥物。
貼敷期間或結束后,皮膚可能會出現一些反應,如輕微的發紅、發熱、瘙癢等,這些屬于正常現象,一般會在短時間內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處理。然而,如果皮膚上出現了水皰,處理方式需視水皰大小而定。對于較小的水皰,大家應保持局部清潔干燥,讓其自然吸收,并且避免搔抓以防感染。若水皰較大,或已經破裂、有液體滲出,大家應及時就醫。此外,若出現大面積皮疹、劇烈瘙癢等情況,大家也需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的脾胃功能相對較弱,中醫主張此時清淡飲食。因此,在整個三伏貼治療期間,大家應保持清淡飲食,減少攝入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同時也要謹慎食用海鮮、羊肉等可能引發過敏或導致舊病復發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腸道,影響藥物吸收,并且可能加重體內的濕氣與寒氣,這與三伏貼的治療目的相悖。相對地,大家需要多補充水分以促進新陳代謝。除了多飲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也是不錯的選擇。
貼敷期間即治療時間,藥物會促使人體各項功能進行“修復”。在貼敷前,大家要保證充足的休息,讓身體處于良好的狀態迎接治療。貼敷期間,大家不要劇烈運動,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大量出汗導致藥物移位或脫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過度消耗體力,從而影響藥物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貼敷時間的長短應遵循醫囑。通常情況下,成年人的貼敷時間為每次2—6小時;兒童的貼敷時間一般較短,為每次0.5—2小時。不過,具體的貼敷時長會根據個人體質、所用藥方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調整。
建議大家選擇每伏的第1天進行貼敷,當然,每伏中的任何一天都可以進行,2025年三伏貼時間見下表。常規的貼敷頻率是每10天貼敷1次。三伏貼至少貼敷3次,具體的貼敷次數可根據個人體質和醫囑進行調整。

(編輯" " 池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