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許多城市長得很像,兩座城市即使相隔很遠,但它們的樣子都很相似:有一樣的高樓,一樣的大橋,一樣的快餐店和火鍋店…
但山城重慶卻是個“叛逆者”。它好像一座人間童話工廠,不停地生產新奇的城市生活樂趣。
你瞧!重慶近兩年開發了好幾條“都市觀光·漫游重慶”BUS漫游路線,將“趣”寫在了CityWalk的新線路上。
《童趣》好似頑童,一夜之間出現在悅來濱江路北段站。“你們看看我的腰,夠柔韌吧!”圓潤的身體、俏皮的黃色,一個巨型小孩雙手、雙腳撐地,似在翻筋斗又似在搞怪,顯得趣味十足。

博覽中心北站的《等待的風景》更像一位外來者,“商場里估計都沒我穿的號”。高跟鞋、運動鞋、皮鞋車站的立柱也趕起了時髦。形形色色的站姿和鞋子,講述不同身份的故事和生活態度。

是哪位巨人在霧氣濃重的清晨路過山城?在博覽中心南站留下的巨大《行囊》是重慶講述的又一個魔幻故事。紅色的書包格外醒目,“登機牌”頂棚仿佛是一床都市魔毯,載著漫游者前往下一個故事。


博覽中心廣場站這個命名為《新世界》的站臺,竟是個Wi-Fi“信號”。站在這么大的Wi-Fi“信號”下,人們多了一份安全感,人與世界必能永不‘斷網”,而漫游者也與山城從此不“斷網”。
這樣的“顯眼包”公交站臺點亮了城市的生命。其實不止國內有這樣充滿樂趣的站臺,國外的站臺也有許多巧思。

巨大的“水果”就這么掉落在日本的街頭。你如果走在路上發現了哈密瓜、西瓜、草莓這樣的“巨型水果”,不妨進去坐一會兒,就算要等的車久久不來,也能確保心情總是美滋滋的。

StationofBeing(存在之站)位于瑞典于默奧大學校園中心,這種新型公交車站專為寒冷地區而設計。設計團隊打造了一個融合燈光和聲音的“智能屋頂”,公交車進站前的20秒,車站就會發出聲響,并且天花板和地面上都會出現光影這些設計使得乘客們在等車時能夠保持輕松的狀態,直到被車站“叫醒”。

位于巴爾的公交站直接取單詞“BUS”的字形,設計團隊利用金屬材料打造出框架,然后將木材固定在上面,每個字母足以容納兩到四個人。人們在等車時,可以選擇不同的姿勢。

英格蘭花朵公交站,確定這里是公交站而不是花房?坐在這里哪還有心思等車?一直捧著手機自拍,根本停不下來。

巴西球場公交站,巴西人對足球的喜愛可以說深入骨髓了,等公交車時也希望能站在球場上。那上下班是不是也會隨身帶著足球呢?
用公交站臺裝點出城市趣味是城市建設者最別致的構思!站臺設計者們用他們的創意讓等待變得更加有趣、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