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25)15-0029-03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Wushu Training on Physical Function
WANG Liang GeelyUniversity ofChina,Chengdu,SichuanProvince,6414oo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Wushu training belongs to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nd mental exercise,which iscomposedof basic skills,techniques and routines,internal qigong and practical taining.Through this kindoftraining,itcannot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form,such as strengthening muscle strength and endurance,improving physical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ability,but it can also playa positive effect 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such as improving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regulating endocrine system,optimizing nervous system and soon. In adition,traditional Wushu trainingcan also strengthen willpower and self-control,improve stressresistance and anti-pressure abilityand improveemotionalregulationandmentalhealth.Itcanbeseenthattraditional Wushu training iseffectivein comprehensively enhanc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words] Traditional Wushu training; Physical func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在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背景下,人們愈發關注身心健康問題。傳統武術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身心鍛煉方式,其訓練方法與思路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興趣。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傳統武術訓練對身體機能的影響,探究其對促進身體形態、生理機能以及心理機能發展的正面效應。通過深入研究,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傳統武術訓練所蘊含的價值,使其成為增進現代人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
1傳統武術訓練的基本要素
1.1基本功訓練
傳統武術基本功訓練在任何一個武術體系中都不可或缺,涉及身體姿勢調整、動作規范、力量運用、柔韌性與協調性訓練等方面。基本功訓練以站樁、馬步、拳腳升降、擺動、舒展等系列練習為主,旨在通過整體塑造身體來增強肌肉記憶性和動作流暢性。站樁能訓練身體穩定性及內力累積,馬步則強調腿力與耐力,有助于促進下肢穩定性和爆發力。基本功訓練對武術學員的基礎素質要求較高,只有通過反復訓練,才能為掌握較高水平的技法、套路等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基本功訓練不僅是身體上的練習,更是一個內外兼修、身心合一的過程。
1.2 招式與套路訓練
招式及套路訓練是傳統武術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手法和形式要求。招式是武術技法中最基本的單位,通常包括具體的技術、步伐以及發力方式等。通過不斷修煉和運用招式,有助于武者在實踐中準確、高效地運用力量和技術。套路是將多個招式組合在一起,形成連貫的動作,既是武術技法的展現,也是武術藝術的體現。套路訓練要求受訓者深刻理解每一個動作的細節、節奏、力量控制,以及與對手的互動等方面。通過不斷練習套路,既能促進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又能增強心肺功能和耐力。套路的設計通常蘊含著豐富的哲學和戰術思想,武者通過套路練習可以快速找到作戰時的最佳應對方法,促進戰略和戰術的運用。
1.3 內功與氣功訓練
內功與氣功訓練在傳統武術中占據重要地位,注重內在能量的訓練和調整。與外部力量訓練不同,內功強調通過調整呼吸、體態及心理狀態來調動人體氣血流動,加強內部能量儲備。氣功訓練以呼吸調節為中心,以氣為運轉媒介,一般采用緩慢深長的呼吸方式,配合集中注意力和人體協調動作,以促進氣血流通和人體自我修復。內功訓練既能提高人體抗疲勞能力,又能增強免疫力,有利于人體各主要系統的健康運行。此外,內功和氣功訓練還有助于培養武者的意志力、集中力,促進其身心控制能力。在傳統武術體系中,內功和氣功練習常與外功練習相輔相成。
1.4 實戰訓練
實戰訓練是檢驗武術功力的最直接方式,通過模擬實戰環境,使武者能夠在真實對抗中錘煉自己的技戰術能力。實戰訓練要求學員在緊張復雜的環境中快速作出反應,同時保持冷靜的思維。通過實戰訓練,武者能夠將平時練習的技法、招式和套路融入實際對抗中,檢驗其在真實情況下的有效性。實戰訓練不僅是體力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質的較量。在這一過程中,武者能夠鍛煉自己的反應速度、決策能力、耐力和靈活應變能力。通過不斷地實戰訓練,武者能夠增強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和實際戰斗的綜合素質,從而提升整體戰斗力。
2傳統武術訓練對身體機能的影響分析
2.1 對身體形態的影響
2.1.1身體協調性與平衡能力的提升
傳統武術訓練在提高身體協調性和平衡能力方面效果顯著。無論是基本功中的馬步站樁,還是套路中的步伐變換,均要求武者在動作過程中保持身體平衡與協調。經過不斷訓練,受訓者能夠逐步掌握重心分配與控制,從而促進整體平衡能力的提升[1]。在進行馬步、單腿站立或快速運動時,受訓者既要掌控下肢用力,又要協調上肢運動,使整個運動過程平穩順暢。這種訓練有助于提高受訓者的身體靈活性,使其能夠快速適應并穩定應對復雜的運動環境。此外,在傳統武術訓練中,很多動作涉及急停、轉身、起跳等,這極大地促進了受訓者動作的協調性,使其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能迅速調整與適應,以避免失去平衡。
2.1.2 肌肉力量與耐力的增強
傳統武術訓練通過反復高強度練習,可顯著提高肌肉力量與耐力。在武術訓練過程中,無論是基本功訓練還是套路訓練,都會涉及大量肌肉力量的運用,其中腿部及核心肌群的運用尤為關鍵。馬步、踢腿和下盤運動能夠鍛煉下肢肌肉,提高大腿、臀部和小腿肌肉的耐力;上肢的拳打、推掌和劈砍運動則以上肢力量訓練為主。長時間堅持訓練,不僅能夠促進肌肉力量與耐力的增強,還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柔韌性與靈活性。另外,武術耐力訓練有助于提高肌肉適應長時間鍛煉的能力,增強其在大強度鍛煉時的耐疲勞能力,從而使武者能在大強度實戰訓練中維持長時間的有效發揮。
2.2 對生理機能的影響
2.2.1心肺功能的改善
傳統武術訓練可顯著改善心肺功能。傳統武術融合一系列有氧與無氧訓練,能有效增強心臟泵血能力及肺部氣體交換效率[2]。尤其在套路訓練及實戰訓練中,動作速度快且重復多變,可有效鍛煉心肺系統的耐力及恢復能力。由于武術訓練具有高強度特性,學員在訓練期間會經歷短暫的高強度爆發,隨后進入相對緩慢的恢復期,這種間歇性訓練方法可極大提高心肺功能,使受訓者在鍛煉期間能更好地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進而促進整體耐力表現。此外,武術訓練中的呼吸調節(如內功、氣功等修養)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統的健康狀況,增強肺活量和肺部的自我修復能力。
2.2.2 內分泌系統的調節
傳統武術訓練在調節內分泌系統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內分泌系統分泌多種激素以調節人體生理過程,武術訓練,尤其是高強度訓練與內功練習,可促進內分泌系統的平衡與穩定。通過長期鍛煉,人體可釋放一定量的生長激素和睪酮,有助于促進肌肉生長與恢復,加快脂肪代謝,同時提高骨骼密度和增強免疫力。內功訓練時采用的深呼吸、冥想、調氣等手段,可有效調整體內激素水平,減輕壓力,提高自我調節能力。長期堅持武術訓練可有效預防某些因內分泌失調而導致的體重增加、免疫力降低等身體問題。
2.2.3 神經系統的優化
傳統武術訓練在優化神經系統方面效果顯著。學員通過持續練習可增進神經傳導效率,提升神經肌肉協調性,進而提高動作的反應速度與精確度。武術訓練中的反應訓練(如實戰對抗時的閃避、反擊等)能有效鍛煉神經系統的應激能力,使學員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夠迅速作出反應[3]。武術的步法與動作轉換需要大腦持續下達指令以控制人體,這些指令需經神經系統快速傳遞到肌肉,因此傳統武術訓練有利于促進大腦與神經系統敏捷性、準確性和效率的提高。此外,內功訓練時的冥想和呼吸控制還能有效減輕神經系統的緊張情緒,促進心理集中力及心理調節能力,使神經系統整體功能達到最佳狀態。這一優化不僅體現在提升運動反應速度上,還對提高注意力集中度、增強記憶力等認知功能有積極作用。
2.3 對心理機能的影響
2.3.1意志力與自控能力的增強
傳統武術訓練不僅塑造身體素質,還對心理素質產生了深刻影響,尤其在意志力與自控能力方面。武術訓練要求受訓者在高強度體力挑戰下保持專注力和毅力。無論是長期站樁還是反復練習技法,均需高度自我約束與頑強意志。在此環境中,受訓者的意志力逐步得到鍛煉與升華。特別是挑戰極限時,受訓者能沖破生理上的疲憊與心理上的焦慮,堅持到底。除此之外,武術課程中的精神修煉,如冥想和氣功等,進一步增強了學員在心理層面的自我調整能力,使其在訓練過程中能夠保持持續穩定的精神狀態。這種強大的自我控制和堅定的意志不僅適用于武術訓練,還可應用于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幫助學員應對工作、學業或個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4]
2.3.2 應激能力與抗壓能力的提升
在傳統武術訓練中,受訓者往往要面臨生理上的限制與心理上的考驗,尤其是大強度實戰訓練與模擬對抗,武者會承受較大的應激壓力。經過不斷磨煉,武者能夠學會在壓力環境下沉著應對、快速決策。實戰訓練的對抗性質要求受訓者快速反應,避免在壓力下誤判,從而無形中增強了受訓者的應激與抗壓能力。尤其是當遇到復雜且充滿變數的局面時,武者可以利用訓練經驗來穩定心態、理性迎接挑戰。這種壓力應對能力不僅有助于武者在訓練中取得優異成績,而且對其日常生活壓力管理和情緒調節也有積極作用。長期堅持這種高壓訓練還能提高個體對焦慮與壓力源的耐受性,從而更從容地面對挫折。
2.3.3 情緒調節與心理健康
傳統武術訓練在情緒調節和心理健康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大強度訓練與實戰中,受訓者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沉著、理智。武術的冥想、呼吸訓練和內功修煉有助于受訓者通過調整呼吸與集中意識來達到放松身心、緩解焦慮的目的[5]。隨著訓練的不斷深入,受訓者能更好地調整日常生活中的情緒,降低負面情緒(如生氣、焦慮、緊張等)波動帶來的沖擊。冥想、氣功之類的練習有助于放松大腦、減輕心理壓力,從而促進心理健康。長期堅持武術訓練,尤其是內功和氣功練習,能使受訓者在緊張、兩難的情境下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波動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另外,武術訓練所蘊含的精神文化與哲學內涵還能增強受訓者的內在自信與自我認知,使其以更加積極向上的態度迎接人生的種種挑戰。
3結語
總之,傳統武術訓練不僅是身體上的鍛煉,更是文化的傳承與精神的培養。通過系統學習與練習,可使個體體會武術對身體的綜合益處。無論是在身體形態的完善、生理機能的提高,還是在心理機能的強化方面,傳統武術訓練均展現出其特有的價值。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追求的不斷提高,傳統武術訓練這一綜合身心鍛煉方式值得進一步普及與弘揚。經過持續研究與實踐,能夠更好地發掘其可能帶來的效益,為增進人類身心健康作出較大貢獻。
參考文獻
[1]LIZ,ZHAOJ.ANewTypeofNanomaterial TraditionalMartialArtsTrainingBodyProtectorwithBuffering Effect[J].Journalofnanomaterials,2022,2022(Pt.3):6279646-1-6279646-11.
[2]霍小亮.傳統武術訓練方法及實踐效果分析[J].拳擊與格斗,2021(7):86-87.
[3]劉帥.淺析運動訓練原則在中國競技武術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4):99-101.
[4]陳翠平.動態穩定核心力量訓練對旋子技術動作質量影響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21.
[5]易鵬,張凌霜.可持續發展視域下傳統武術項目套路訓練及競賽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