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產業集群整體戰略和共性需求,兼顧企業個性化需求,強化解決方案和服務供給,持續探索政府引導、鏈主牽動、鏈群協同、平臺支撐等做法舉措,為產業鏈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提供模塊化、批量式、低成本的場景,以及標準化、規范化、菜單式的服務
樂清是“溫州模式”、“四千”精神的主要發祥地,民營經濟發達、市場主體活躍。截至2023年,全市擁有市場主體超20萬家,工業總產值近3000億元。樂清的電氣產業集群是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也是唯一以縣域為主導的入選產業,更是國內低壓電氣全產業鏈發展最完善的生產制造基地,電氣產業集群產值已超1500億元,產業體系相當完善。其中,以“鏈主制造+零部件社會化協同生產配套”為特色的低壓電氣制造行業占全國市場份額65%以上,電氣產業本地配套化率達到85%以上。
近年來,樂清電氣產業發展集群特征越發明顯。樂清既有正泰、德力西、天正等國內外知名的數實融合程度較高的龍頭企業,也有著上萬家量大面廣的產業鏈配套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大多數存在著數字化改造底子薄、產業鏈信息系統協同不足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產業鏈協同效率和升級步伐,亟待構建基于行業特性、服務集群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新模式。為此,在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的指導和幫助下,樂清市找準產業鏈數字化改造關鍵點,大力實施“鏈式協同數改”,支持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開展全鏈條配套行業數字化轉型,讓頭雁帶動群雁,通過“協同數改”推動集群“產業鏈”迭代升級。
“鏈式協同”,全方位推進產業集群數改工作
政府引導,著力推動“鏈式協同”頂層設計、政策激勵、協調推進等多層次的機制建設。一是做好頂層規劃設計,成立鏈式數改工作推進組,構建形成一套包含政策激勵、合同范本、流程服務、項目驗收等全流程閉環的制度體系。二是做好政策激勵引導,制定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專項政策,支持鏈主企業協同關鍵部件供應商開展協同數改,并打通“財政補助+金融支撐”資金保障渠道。三是做好問題協調解決,實行事前診斷、事中監理、事后驗收的全流程跟蹤服務,及時幫助解決企業數字化改造中的疑難問題。
鏈主牽頭,構建“鏈式協同”綠色供應商體系、技術共享、數據開放等多方位的聯動體系。一是通過訂單牽引,構建數字化改造綠色供應商體系。鏈主企業將供應商協同數改程度納入綠色供應商考評體系,對已開展數字化改造并在響應速度、交付質量提升明顯的供應商加深戰略合作,提高供應配額。二是通過技術共享,聯動開發輕量級協同應用場景。鏈主企業主動開發適用于供應商的輕量級應用系統,保障了鏈主企業與鏈群企業系統互聯互通,減少重復開發成本。三是通過開放系統接口,打通數據壁壘。鏈主企業通過開放數據系統接口,打通智能電氣產業大腦應用系統,實現與供應商訂單、倉庫等數據實時共享,有效保障供應穩定性、提高采購效率。
鏈群協同,打造“鏈式協同”中小企業業務工藝樣本和專項培訓方案。一方面,開展業務專項培訓,引導鏈群企業通過主動改善內部管理模式,開展精益化生產,強化內部人員培訓,從而快速適應鏈式協同業務系統。另一方面,打造分工藝樣本標桿,針對樂清智能斷路器行業涉及注塑、沖壓、線圈、電子組件等10項關鍵零部件配套工藝,在每道工藝中打造1—2家樣本企業。
平臺支撐,推動“鏈式協同”統一數據標準、共性場景開發等高效率的系統服務。一是統一規范產業鏈產品主數據標準。已形成8個產品系列、95個產品類目、830個關鍵零部件的數據特征號,打造產品主數據標準管理平臺。截至2024年10月,已有應用產品主數據試點企業86家。二是開發具有行業特色的云服務平臺。基于云部署成本低、易部署、迭代升級方便、易運維等優勢,智能電氣產業大腦實現2個月內完成101家供應商企業的快速上線。三是開發“平臺+小快輕準”的集成系統。如智電云倉系統集成了訂單管理、倉庫管理、工單管理、計劃排程等功能,提高庫存準確率30%以上、庫存周轉率12%以上。智電碼系統集成了條碼生成、條碼打印、條碼關聯等功能,可節省人力成本約5萬—6萬元/年。
降本增效,產業集群數改成效已初現
生產效率顯著提高。基于智能電氣產業大腦打造的輕量級數改平臺,樂清市實現企業與下游鏈主企業采購協同,通過訂單信息協同實現了生產訂單計劃的跟蹤。從已經驗收的101家企業來看,庫存準確率提升30%以上,供應鏈協同效率提升2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供應鏈協同數改,提高了供應鏈柔性,使得鏈主企業能更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特別是近年來,在低壓電氣所面臨的房地產市場萎縮、海外市場下滑等情況下,樂清電氣產業集群仍能夠保持穩健增長。
運營成本明顯降低。通過鏈主企業上游供應鏈倉庫信息的打通,降低生產周期10%左右,庫存整體成本降低12%以上;通過智電碼的實施,減少業務鏈工作量達半人天(測算平均減少5萬左右的人力成本)。在數字化實施上,通過產業大腦集成方式,為產業大腦用戶生態圈提供行業標桿,實現0到1的建設,可降低60%以上實施建設成本。
數改難題順利破解。在樂清,電氣行業及配套企業數量超過2萬家,中小企業數量占絕大多數。這些企業的數字化改造程度,直接影響整個集群的發展進度。此次,樂清創新“點、線、面”產業鏈協同數改新模式,通過制定標準化、規范化改造流程,打造模塊化、批量式、低成本的“推廣樣板”,構建基于產業鏈共性應用場景需求改造模式,有效解決了試點企業不會改、不敢改、不愿改的問題。全市2023年新增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項目107個,且其打造的“大腦賦能+輕量數改”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新模式,入選浙江省2023年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優秀案例。
未來,樂清將繼續聚焦產業集群整體戰略和共性需求,兼顧企業個性化需求,強化解決方案和服務供給,持續探索政府引導、鏈主牽動、鏈群協同、平臺支撐等做法舉措,為產業鏈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提供模塊化、批量式、低成本的場景,以及標準化、規范化、菜單式的服務,促進產業鏈企業降本、增效、提質、降耗,形成產業鏈鏈主帶鏈群協同數字化改造新模式,為產業集群數字化改造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路徑。
(本文由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經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