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堅定實施先進制造業強市“4151”計劃,通過標桿引領、全域推廣,持續推進數字化綠色化“雙化”協同提升制造業的“先進性”
近年來,紹興堅持新型工業化導向,堅定實施先進制造業強市“4151”計劃,持續推進數字化綠色化“雙化”協同提升制造業的“先進性”。2024年6月,紹興成功入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國家試點。
梯度培育,打造標桿企業“串點”
紹興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關注設備不聯通、排單不經濟、成本管控難等問題,鼓勵和支持企業對制造單元、生產線、車間逐步輕量級數字化改造,按照“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示范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梯度升級路徑循序漸進提升數字化水平;突出能耗排放精益管控和安全運行需要,鼓勵和支持企業(園區)從設備、工藝、產品、管理等環節入手向設計生態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向發展,特別是用好數字化工具支撐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目前,累計已建成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66家、未來工廠5家、5G全連接工廠3家,國家智能工廠3家、5G工廠9家,入選工信部實數融合典型案例、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等20余項;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綠色工廠22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6家、綠色供應鏈企業3家、綠色產品42只。
重點突破,推動產業協同“成線”
紹興深化推廣“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范式,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試點建設細分行業產業大腦,整合行業數據,集成算法模型,數據驅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針對紡織印染、精細化工等重點行業和園區綠色低碳循環改造的迫切需要,率先開展“雙化”協同改造。
紹興已牽頭建設織造印染、電機、軸承、襪業、智能廚電等5個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并在歷次綜合評價中穩居全省前2。其中,織造印染大腦已集成136個工業App,覆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營服務等環節,服務企業4000多家,入駐工程師7.6萬余名,鏈接關鍵設備1.5萬臺/套;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低9.7%,單位產品鮮水取水量降低10.3%,企業綜合成本下降15.8%,節約成本8000多萬元。
全域推廣,加快數綠筑底“擴面”
紹興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結合國家試點建設,出臺《紹興市工信領域推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紹興市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等文件,突出“人工智能+”技術路徑、設備能效提升效果導向,分行業分級分類加快設備更新數字化改造。持續鞏固印染、化工跨域集聚“兩替代、兩處理”(即先進生產設備替代傳統落后裝備,蒸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等傳統能源;實現印染污水集中預處理、污泥集中焚燒處理)成效,強化“畝均論英雄”導向,突出技術手段、機制創新,推廣經驗做法,推進全域治理、常態化治理。企業層面,到目前,全市智能化改造已從傳統行業擴大到全行業,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1.0版提前一年基本全覆蓋。
下一步,紹興將以扎實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國家試點為契機,突出重點產業集群產業鏈,全面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產業“壯群強鏈”提速,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行業范式”“紹興樣板”。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經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