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同市;低空經濟;低空航空市場開發
中圖分類號:F5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5)11-0155-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5.11.030
Discussion and Strategy Research on Low-Altitude Economy in Datong City
XIE Shengchu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atong,Datong O37o08, China)
Abstract:[Purposes] This study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low-altitude economy in Datong,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Datong City to construct a complete economic system.[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field research and dataanalysis,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low-altitude economy in Datong City is systematically studied,aiming to reveal its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Findings] It is found that the low-altitud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atong is faced with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policy support,lack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imperfect industrial chain.[Conclusions] To thisend,itis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leading institutions,strengthen the support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increase the publicityand promotion efforts,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ow-altitude economic industrial chain,promote the progress of relevant technologies,and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ing industries.
Keywords: Datong city; low-altitud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he low-altitude aviation market
0 引言
體系的初步建立,為低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低空經濟市場前景極其廣闊,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對低空資源的利用和低空飛行保障
近年來,大同市積極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依托良好的空域條件,整合資源,規劃建設了大同市通航產業園,形成了低空經濟全產業鏈。通航產業園現已入駐多家企業,如大同輕飛、長鷹蜜蜂等,初步形成了集群發展態勢。此外,大同市還通過舉辦各類航空運動賽事,開展低空旅游、短途運輸、應急救援等多元化業務,不斷豐富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推動產業生態的完善。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同市低空經濟的發展對策,通過深人分析當前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提出針對性的建議與措施,以期為大同市構建一套完整的經濟體系,為其他城市的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益借鑒與參考。
1相關概念
空域是國家的寶貴資源。自前,我國中、高空空域是飛行活動的主要空間,也是飛行流量集中的地方。而低空空域的飛行流量相對較少,同時空中領域以前在我國屬于軍管空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降低了低空領域的利用率,制約了通用航空的發展[1]。低空領域的國際慣例標準是海拔 3000m 以下的空域,我國目前部分地區開放的是真高1000m 以下的空中領域2。低空經濟是指依托低空空域(通常指垂直高度 1000m 以下,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至 3000m 以內的空域)進行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活動。這種經濟形態涵蓋了從飛行器的研發制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到飛行服務保障等多個產業。
2國內外低空領域發展情況
《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正式發布,標志著我國通用航空產業有了一個基本的發展前提。《意見》提出了我國低空領域開放要按照試點、推廣、深化3個階段逐步向深層次發展,即2011年前在局部地區進行改革試點,2011—2015年底前進行全國推廣試點,2016—2020年進一步深化改革。目前,在長春、廣州飛行管制分區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在沈陽、廣州飛行管制區進行深化試點;在推廣階段,北京、蘭州、濟南、南京、成都等5個飛行管制區分類劃設低空空域[3]。
國外通用航空發達國家如美國、巴西等,其低空領域發展已經成熟。以美國為例,美國在無人機和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突破,吸引了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的投資;空中出租車項目也在美國取得了重要進展,多家企業正在積極推動商業化運營,每年提供超過126.5萬個工作崗位,年產值超過1500億美元。歐洲則通過“地平線\"計劃等科研項目,支持了多個城市空中交通相關項目和企業的發展。各國政府通過直接資助,設立專項資金等方式,鼓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3大同市發展低空經濟的優勢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氣候條件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大同市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號召,通過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資源整合,成功打造了通航產業園,吸引了多家知名通航企業入駐,如大同輕飛、長鷹蜜蜂等,形成了集研發、制造、運營、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這些企業不僅為大同市帶來了先進的通航技術和管理經驗,還促進了當地就業和經濟增長,利用這些優勢可以逐步促進大同市一系列相關產業發展,帶動大同市經濟發展。
3.1 航空運動人才支撐條件充足
大同市航空運動學校有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翔宇航空集團大同學校、大同航空運動學校。大同市以3所航空運動學校為基礎,結合大同旅游資源,為開發低空經濟市場提供了極大助力。學校專注于培養各類航空專業人才,包括飛行員、飛行教員、航空管理人員等,通過系統的理論教學、模擬機訓練和實際飛行操作,確保學生掌握扎實的航空知識和技能。這些專業人才畢業后,不僅可以直接投身于大同市低空經濟領域,如通航運營、低空旅游等,還能為大同市航空產業持續注人新鮮血液,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
3.2 氣候和地理條件優越
大同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暫且溫熱多雨,春秋涼爽,溫差較大。飛機在空中運行時,受氣象條件的影響較為顯著,通常情況下,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或夜間,飛機無法執行飛行任務。大同市全年降水量相對較低,晝夜溫差顯著,導致上升氣流的形成時間較早且強度較大,為滑翔飛行提供了理想的飛行環境。一位德國國際級滑翔飛行專家在完成 800km 的長距離滑翔任務后,盛贊大同市為“全球滑翔運動的理想學府”。日本和德國的滑翔運動員亦將大同市譽為“世界一流的航空運動訓練基地”。
4大同市發展低空經濟存在的不足
大同市作為山西省通用航空業發展示范市,依
托良好的空域條件和資源,正在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然而,大同市在發展低空經濟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4.1缺乏政策支持和技術規范
低空經濟作為新興業態,其相關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部分規章標準的內容未適應當前形勢,可能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存在法律空白或模糊地帶,相關的頂層設計不足。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明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以指導各領域的協調發展[4。然而,大同市在低空經濟方面的頂層設計尚不完善,缺乏系統性的規劃和指導,通用航空飛行活動具有很高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現有的空域分類管理不能滿足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需要。對于無人機銷售、運營等的批準和監管尚未明確規定,導致無人機在低空飛行時面臨許多限制;對于飛行安全的保證,一些通用航空公司缺乏相應的資格,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進行有效的飛行活動。
4.2產業鏈發展不完善
低空經濟涉及多個領域和環節,需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以實現協同發展[5。然而,大同市在低空經濟產業鏈方面的建設尚不完善,存在市場主體參與機制不夠、高新技術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盡管無人機、eVTOL等低空飛行器的應用場景正在迅速拓展,但技術成熟度仍是一個關鍵問題。大同市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創新尚顯不足,從研發、制造到運營、服務等環節存在斷裂或薄弱,這可能導致產業協同效應不強,無法形成有效的產業集聚和規模效應,影響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性能和競爭力[]。
4.3機場周邊產業聚集效應不明顯
低空領域是中國必然發展的方向之一,國務院、中央軍委已經明確作出指示,對發展中國低空領域提出相關的管理意見和發展規劃,作出相應的部署,但是大同市目前還缺乏通用航空產業相關配套。盡管大同云岡機場已構建起較為科學合理的航線網絡布局,但機場的配套設施和服務可能尚不完善。例如,航空口岸運控中心音頻系統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升級仍在進行中,這可能影響機場的整體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4.4安全監管和隱私保護不足
隨著低空飛行活動的逐漸增多,安全監管問題也日益凸顯。大同市在低空經濟安全監管方面可能面臨挑戰,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監管機制來確保飛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低空經濟涉及大量的數據收集和傳輸,可能引發隱私保護問題。例如,低空無人機飛行可能涉及拍照、監控等活動,具有未經授權訪問個人隱私信息的風險,無人機通過數據鏈傳輸數據,存在數據被盜竊或偽造風險,特別是敏感信息或商業秘密,飛行控制系統可能被黑客人侵,導致無人機被劫持,對環境和信息安全造成損害威脅。
5大同市發展低空經濟的建議
5.1完善領導機構,健全政策法規支持
要大力發展低空經濟,逐步建立健全相關領導機構,只有組織機構建立才能進一步發展工作;同時,要重視相關設施的更新,逐步提高對低空領域的監控和掌控,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規,加大對低空經濟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稅收優惠、資金補貼等政策支持;依托完善的機場網絡和園區功能,積極引人和培育通用航空運營企業,形成制造、維修、試飛、培訓、融資租賃、應用服務等通用航空配套融合發展模式。
5.2 加強宣傳推廣,培養專業人才
大同市要加大低空經濟產業的宣傳推廣,提高社會公眾對低空經濟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大同市發展低空領域事業并不是零基礎,其可以以大同航空運動學校為突破口,利用大同航空運動學校組織的比賽,宣傳大同適合飛行的訓練場所,借此召集一些航空的愛好者和飛行方面的人才;還可以錄制有關低空領域的電視節目,向全國播放關于飛行方面的一些比賽、航展以及相關的產業等;建立一個低空領域的信息平臺,把一些相關的信息整合在一起,進行信息共享,再結合大同旅游的特色宣傳出去。同時,在大學開設低空領域專業,形成一個低空領域學科培養體系,進而培養無人機技術和低空領域管理方面的人才。
5.3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產業鏈,促進相關技術發展
在低空經濟產業鏈的上游,研發制造占據核心地位。當前,大同市應著重推進無人機、輕型飛機、航空發動機等關鍵項目的研發制造。就無人機而言,需加大對其續航能力、載重性能以及智能化操控系統的研發投入,以滿足農業植保、物流配送、影視拍攝等多元場景需求。對于輕型飛機,要優化其設計,提升飛行安全性與舒適性,在發動機研發上,聚焦提升動力效率,降低能耗與噪聲。
技術支撐是低空經濟產業鏈穩健運行的保障。
飛行器的安全性始終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嚴格把控飛行器的生產質量,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組裝,進行全流程質量監控,確保每一架飛行器都符合安全標準。另一方面,針對可能出現的飛行器突發事件,研發快速響應與處理機制,如應急降落傘系統、故障自動診斷與修復技術等。在通信電子信息平臺技術方面,需構建功能強大的低空導航與信息指揮平臺。同時,研發適配飛機的小型輕便且功能強大的通信裝置,確保飛機在低空飛行時通信穩定高效。在航空材料領域,大力研發輕型柔韌性強的材料,通過優化材料結構與性能,減輕飛機自身重量,增加載重,提升飛行性能。
在產業鏈下游,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在農業、林業領域,積極開展大規模飛播和噴灑作業,利用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與傳感器,進行農業和林木覆蓋情況探測、病蟲害防治以及消防監督等工作,提升作業效率與精準度。航空運輸業應集中發展中短途航空運輸業務,拓展專機、包機服務,滿足商務出行、緊急救援等需求。旅游產業方面,開發旅游景點高空俯視、起降服務以及無人機拍攝項目,為游客提供獨特的旅游體驗,深度挖掘旅游資源價值。體育產業應依托大同航空運動學校,發展飛行體育事業,舉辦各類飛行賽事,開展飛行體驗、飛行培訓等旅游體育項目,吸引體育愛好者與游客,帶動相關消費。
5.4 加強配套產業發展
發展飛機制作和開發飛機相關的一些系統,如安全系統,通信系統等。開發低空領域的相關信息收集系統,與通信系統結合,為飛行人員提供飛行信息、航線情況及安全預警等,包括導航、監控、氣象、地形地貌等信息;還需加強低空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建設更多的低空飛行服務站和維修基地,確保飛行器的日常維護和緊急修理。同時,應推動低空經濟的信息化建設,建立統一的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飛行數據的實時共享和分析,提高飛行安全性和效率。在人才培養方面,應與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合作,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培養低空經濟領域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金旻.杭州市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的對策研究[J].浙江經濟,2024(9):26-27.
[2]葛金田,崔明燾.山東省加快打造低空經濟新高地的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4,32(4):1-8.
[3]趙坤,黎明,顧永濤,等.當前低空經濟發展制約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蘇州、長沙、成都等城市調研的思考[J].中國經貿導刊,2024(9):69-71.
[4]袁宏剛,楊博維,黃琪.廣東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芻論[J].廣東經濟,2024(9):37-40.
[5]張嘉昕,許倩.低空經濟產業鏈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優化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24(8):63-70
[6]王寶義.我國低空經濟的技術經濟范式分析與發展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24,38(9):14-26.
[7]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N].經濟日報,2010-11-15(6).
(欄目編輯:劉靜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