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焦基層消防救援隊伍在滅火救援、防火檢查與消防宣傳等關鍵環節中的聯動協作機制,系統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聯動機制統一調度、職責邊界清晰協作和宣傳體系統籌認知等3方面改進策略,旨在構建高效協同、職責清晰、資源共享的防消聯勤工作體系,進一步提升基層消防隊伍的快速響應與聯動處置能力。
關鍵詞:防消聯勤;基層消防;協同機制;組織效能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5)06-0130-03
0 引言
基層消防救援隊伍面臨的任務種類不斷增加,聯動協作的需求持續提高,防火職責與滅火職責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使得防消聯勤逐步走向常態化。部分地區在資源整合、力量協同和宣傳聯動等方面已積累了一定實踐經驗,但在具體推進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有必要立足當前工作實際,進一步明晰職責劃分、完善協同機制,推動防消聯勤工作體系向高效順暢方向持續優化。
1 基層消防救援隊伍防消聯勤工作的主要內容
1.1" 滅火救援聯動中的協同響應與力量整合
基層消防救援隊伍在應對初起火災、建筑物火警、交通事故引發燃燒等突發事件中,始終處于任務響應的第一線,而協同響應機制直接關系到處置速度與組織效率。聯勤背景下,多部門參與應急響應成為常態,公安、街道、社區及相關行業單位在接警處置、交通引導、現場封控、群眾疏散等環節均需快速介入,這對力量調配、信息傳遞和任務銜接提出更高要求。在實際操作中,消防救援隊伍承擔主力任務的同時,往往需要協調屬地組織配合完成外圍秩序管控和后勤保障。高效的聯動響應機制不僅依賴統一指揮調度體系的支撐,更要求各參與單位在平時形成緊密協作的工作默契。部分地區已開始探索跨部門應急演練機制,強化不同職能單位之間的協同意識和實操能力,增強快速集結、任務分工與聯合處置的執行力。滅火救援過程中,力量整合不應局限于物理資源的堆疊,更需在作戰編組、專業分工和通信聯絡等方面實現有機融合,從而提升整體作戰單位的反應能力與協同水平,減少現場指揮資源的重復投入和調度壓力。
1.2" 防火檢查聯動中的資源共享與責任協作
在日常防控工作中,防火檢查作為源頭管理的重要組成,承擔著預警隱患、堵塞漏洞的基礎職責,聯勤機制的引入為其賦予更豐富的工作形式和組織支撐。傳統檢查模式以專職消防人員為主,受人員配置和任務安排等因素影響,在檢查范圍、覆蓋密度及信息反饋時效方面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在多部門協同下,社區網格員、物業服務人員、城管執法力量逐步被納入檢查體系,形成常態化的信息通報與事件聯動機制,擴大了工作邊界,提升了響應的靈活性。消防救援隊伍在協同檢查中承擔技術指導、專業培訓、標準制定和隱患處置等主要職責。聯勤機制使檢查任務由原本單一部門執行的方式逐步轉變為多部門橫向協作的模式,檢查部門借助轄區單位力量實現隱患的動態排查和精確處置,各個部門之間建立清晰的職責認定機制并保持信息順暢互通,有效減少檢查工作中存在的推諉扯皮現象并提高隱患處置效率。一些地區建設檢查任務臺賬、實時數據回傳系統和整改督辦平臺,完整記錄檢查任務分解、隱患通報、處置反饋全過程,檢查工作從單兵作戰狀態逐漸向組織化、系統化方向轉變,防控措施進一步貼近實際風險場景。
1.3" 消防宣傳聯動中的宣傳內容統籌與傳播協作
消防宣傳作為提升公眾防范意識與應急能力的重要載體,其作用已從傳統的輔助性手段逐步轉變為基礎性保障環節。聯勤模式下,宣傳工作不再由消防隊伍單獨承擔,而是融入街道、社區、學校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體系之中,形成覆蓋面廣、傳播渠道多、內容更新快的立體化格局。消防部門在宣傳協作機制中負責制定宣傳內容并把控核心信息,街道和社區承擔宣傳平臺建設及對象組織任務,學校與企業按照自身需求定制專門宣傳方式,多個主體根據各自角色形成分工明確的協作模式。宣傳聯動需要各方圍繞共同標準統籌內容口徑,以防信息偏差帶來誤解。各參與單位將宣傳內容接入融媒體平臺、短視頻矩陣與線上培訓系統,以提升傳播效果,實現精準互動式宣傳。消防救援隊伍在此過程中發揮專業支撐和動態指導作用,增強宣傳內容的實用價值與警示意義并促使宣傳內容深入群眾實際行動。一些地區建立宣傳聯席會議機制及任務分工計劃,定期進行活動復盤評估,使得宣傳任務的執行效果在資源互通、責任明確的基礎上實現閉環管理。
2 防消聯勤協同運行中的機制表現與優化空間
2.1" 聯動機制運行碎片化影響任務高效協同
基層防消聯勤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待完善的機制性問題,如機構設置相對分散、工作流程銜接不夠緊密、信息傳遞鏈條不暢等。當前,各部門間的聯動指揮體系尚未形成高效的一體化閉環,可能影響應急響應的協調性與時效性。部分單位在火災現場處置過程中依照各自操作規范獨立推進任務,協同聯動的靈活性與現場指揮的統一性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指揮調度平臺功能尚不完善,實時信息共享存在一定障礙,個別救援資源在任務部署中可能出現重復調度或配置不均的情況,影響整體作戰效率。部分單位在信息采集、數據傳輸和現場判斷上出現明顯斷層,導致救援指令難以及時傳達。各單位在火情研判和現場控制中出現局部信息閉塞問題,使得整體聯動效果大打折扣。現場救援任務中出現資源重復配置和空轉現象,使得救援效能受到嚴重制約[1]。聯動機制整體運行過程中未能形成各部門間協調一致的工作模式,使任務執行中出現碎片化現象。各環節協同作業中指揮銜接不緊密,使火場指揮系統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反應遲鈍。機關協調與現場處置之間缺乏連續性聯系,使整體任務落實出現執行力不足問題。
2.2" 業務邊界模糊造成力量重復或職能空轉
基層防消聯勤工作中,部分參與單位在業務職責劃分上未能形成明確界定,致使消防救援隊伍、社區、街道、城管和物業等單位在火災預防和應急處置過程中出現重復部署與力量閑置現象。部分單位在隱患排查、火情監控和現場處置過程中分工不清,使部分資源在任務執行中重復調動而部分應急力量出現待命狀態。指揮調度過程中,各部門在數據采集和風險預警上存在信息重復錄入與交叉沖突現象,使得整體防控效果未能達到預期目標[2]。火災防控過程中,各參與主體在風險評估、信息反饋和隱患整改等方面未能實現無縫對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防消聯勤整體運作效率。一些參與單位在信息共享和任務銜接上缺乏統一標準,使工作效能受到嚴重影響。
2.3" 宣傳協同機制弱化導致公眾認知不統一
在基層防消聯勤宣傳工作中,部分參與單位在宣傳策劃和信息發布方面未能形成有效聯動,致使消防部門、社區、學校和企業等單位在宣傳內容與傳播方式上各自為政[3]。部分單位所傳遞的火災風險提示和安全預防措施存在口徑不一現象,使社會公眾在接收信息時出現認知分散問題;有些環節在宣傳素材編制和內容審核上未能形成統一標準,使防火安全知識傳遞效果出現偏差。部分單位在信息采集和內容更新上出現斷層現象,使消防安全教育未能及時反映火情動態,有些參與單位在宣傳任務落實過程中缺少有效協同機制,使宣傳活動效果未能在各區域形成整體聯動,有些環節在傳播節奏和受眾覆蓋上存在明顯差異,使公眾在火災防范知識認知上出現分歧。宣傳聯動機制未能構建穩定的信息共享平臺,致使整體宣傳效應大打折扣,部分單位在傳播火災預警和防控知識上存在操作路徑不一,使得公眾對火災防范措施認知出現不統一現象。
3 強化防消聯勤協同效能的策略
3.1" 聯動機制統一調度
防消聯勤體系的高效運行依賴于一套統一的聯動機制,該機制應打破行政分割與職能壁壘,實現各參與力量在任務部署、信息傳遞和實戰響應等環節的高度協調。當前,部分地區存在滅火與防火行動各自為政、資源投入重復和響應路徑割裂的問題,聯動效率較低。構建統一調度機制需以任務制為導向,建立聯合指揮調度平臺,將消防救援與防火監督力量在資源調配、勤務編成、巡查路線和演練安排上進行系統整合[3]。例如,長沙市將城市運行安全隱患排查機制嵌入防消聯動系統,推行“3個三分之一”模式,統一調配人員力量和進行任務分工,實現了職責滲透和功能互補。該類機制的核心在于實現人員、設備和信息3類資源的系統整合,構建一個閉環式任務協同鏈條,從調度源頭實現指揮統一、任務同步和響應閉環,解決機制碎片化所引發的資源錯配與行動脫節問題,提升協同調度在應急與預防并重工作格局下的執行效率與響應時效。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專項檢查等工作為契機開展防消聯勤,緊密圍繞支隊滅火救援指揮部工作指令、剖析火災形勢數據、數智消防平臺預警信號、響應群眾的投訴與舉報4大任務導向,確保防消聯勤任務與整體工作無縫對接,形成閉環管理體系。
3.2" 職責邊界清晰協作
將防火監督與滅火救援各自職能進行細化界定,在職責明確的前提下開展交叉協作。例如,上海市普陀區消防救援支隊實行“黨委統攬、主官主抓、戰訓主推、防火協同”的模式,使用“防火管理調度工作任務單”落實任務指令和執行主體,從制度上固化責任鏈條與流程規范,避免任務部署中的空轉或冗余,形成自上而下的職責閉環體系[4]。長沙市消防救援支隊將防火監督員定位于面向社會單位的安全檢查與風險指導工作,消防員則聚焦于滅火救援訓練及現場響應。在此基礎上,使用聯動機制協調兩類職能人員在演練和應急響應中的配合方式,實現分工明確且任務貫通的運行體系。這種明確化的職能設置有助于構建清晰和高效的任務鏈條,減少指令傳遞的層級誤差,從而提高響應速度并形成高效協作合力。例如,武漢市洪山區消防救援大隊持續優化公安、消防、交通、醫療、電力、燃氣、水務等部門在災害事故處置中的協同聯動機制,加強了數據和視頻的資源共享、會商研判,強化了應急條件下外圍警戒、交通管制、人口查詢、視頻調用、輿情監控等方面的協同配合。
3.3" 宣傳體系統籌認知
防消聯勤的最終落點在于公共安全環境的整體提升,而公眾認知的統一是構建安全共治格局的重要支撐。宣傳工作存在渠道分散、信息重復和受眾精準度不足等問題,導致難以形成持續有效的認知塑造。構建統籌宣傳體系需依托聯勤機制,建立宣傳內容、頻次和評估方式的統一管理標準,提升宣傳的系統性與針對性。例如,天津市津南區消防救援支隊開展消防知識多渠道宣傳,將宣傳對象聚焦于居民區及九小場所,進行實地講解與實操演練,強化群眾對火災隱患識別與處置的能力,推動風險意識由被動接受向主動防控轉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則通過制作行業定制化課件,組織不同職能部門與重點單位負責人集中培訓,輔以知識考核機制建立宣傳閉環,形成從內容供給、教學實施到效果反饋的全流程宣傳閉環。各消防站骨干還將宣傳工作嵌入日常聯勤行動,使消防安全教育在實操中不斷強化,提升了宣傳工作的動態響應能力與覆蓋廣度。宣傳體系的統一能夠提升公眾的安全素養,在不同主體之間形成認知共識,減少因信息差異引發的應對分歧,構建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為主線的多層次安全治理格局,使防消聯勤工作在社會面上形成有序和高效的認知協同效應[5]。
4 結束語
基層消防救援隊伍通過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業務高效協同,優化組織體系明確職責界限,推動防火滅火宣傳機制全面融合,逐步形成職能清晰、協調順暢、資源共享的防消聯勤工作模式,能夠顯著提升部門間協作水平,有效增強聯動響應與任務處置能力,從而提升整體消防安全防控質量,推動防消聯勤工作進入更加高效、協同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孟慶林,靳相燁.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基層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對策和建議[J].湖北應急管理,2025(4):30-33.
[2]修明遠,劉俊康.簡談加強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工作:以新疆阿克蘇地區為例[J].大眾標準化,2025(2):117-119.
[3]蘇國明.全面提升基層消防治理能力筑牢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底板[J].中國減災,2025(1):36-37.
[4]孟婷婷.以智慧城市監督助推九小場所防消聯勤的數字化建設[J].智慧中國,2024(10):75-76.
[5]郭志剛.探討消防救援隊伍的“防消聯勤”工作機制[J].水上安全,2024(1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