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姐,58歲,前幾日外出游玩后,右足小腳趾出現破潰且久不愈合,在家屬的陪同下緊急前往湖南湘潭愛爾仁和醫院就診。
據了解,田大姐患糖尿病已有13年,入院后檢查,空腹血糖為12~13毫摩/升,餐后血糖為17~18毫摩/升,并伴有典型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癥狀:雙下肢麻木、發涼,偶發刺痛,此次因長途行走導致右足小腳趾磨破,形成2厘米×3厘米的皮膚潰瘍。
經診斷,傷口與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直接相關,并且由于高血糖環境抑制傷口修復,破潰處遲遲不愈合。
湘潭愛爾仁和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廖應平、內科主任湯紅光迅速組織了專業的醫療團隊,為田大姐制訂“控制血糖+創面修復+綜合管理”的治療方案,通過多學科協作,幫助患者控制了病情。
廖應平副主任醫師表示,糖尿病足潰瘍是糖尿病嚴重的慢性并發癥之一,患者因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導致足部感覺減退、血液循環障礙,輕微外傷即可引發感染甚至壞疽。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受高血糖的影響,出現了足部傷口難以愈合或不愈合的情況,可能會導致足部反復出現感染,嚴重的甚至需要截肢,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要警惕。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檢查自己的足部,平日做好足部的清潔。另外,泡腳的水溫不宜過高,在清潔足部后,可以涂適量保濕霜,讓足部保持濕潤,因為干燥的足部容易發生脫皮。運動要根據自己足部的情況,安排合適的運動和運動強度。廖應平副主任醫師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在發生后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傷害,嚴重的會導致患者殘疾,所以大家要對糖尿病足多加重視,日常盡量做好預防措施,發現自己足部有問題的時候,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