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山市休寧縣龍田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新模式,打造“一村一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黨建品牌,推進源頭矛盾糾紛防范化解,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的目標。龍田鄉有效整合資源,將古樓坦村“解憂茶館”融合打造為“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并以茶為媒,拓展“三杯茶工作法”,努力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維護家庭和諧,促進皖浙省際邊界地區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和氣白茶:搭建暖心陣地,筑牢調解“前哨站”
婚調室以“淡雅清香、安康吉祥”的白茶為喻,著力構建有溫度的服務空間。室內設有簡約風格的圖書角,便于家庭成員學習和掌握各類知識。另設置心理咨詢臺、談心一角等功能服務區,并提供“點餐式”“送餐式”等調處服務。吸納村婦聯主席、女性網格員、巾幗志愿者等為義務調解員,同時組成“三茶”巾幗志愿服務隊,開展宣傳黨的政策8次、民情座談4次,收集解決群眾反映的婚姻家庭問題6件,通過“零距離”聽取問題隱患家庭最真實的聲音,解決家庭最關心的問題,使“婚調室”成為“家事”調和的娘家,成為知民意、訪民情、訴黨恩的有效陣地。
平安綠茶:創新調解機制,化解矛盾“潤無聲”
借綠茶“性寒醒神、降火清熱”之意,打造“茶館里的調解室”特色機制。茶館是村民群眾聊天、休閑、娛樂的場所,是收集安全穩定信息的“情報站”,也是婚姻家庭等矛盾糾紛問題處置的“解憂館”。針對居民“礙于面子不愿進村委”的心理,調解員主動將調解現場搬到茶館,一起坐下來喝杯和氣茶,雙方有事好商量,有話慢慢說,把事情放在桌面上,這一喝一聊一笑間,矛盾糾紛化于無形。茶館今年開展走訪活動15次,走訪120余戶,源頭化解婚姻家庭等矛盾糾紛5件。以“婚調室”平臺,古樓坦村定期組織義務調解員、網格員、“三茶”志愿者等力量,開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為各類家庭提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服務,有效解決了夫妻、婆媳、妯娌之間的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古樓坦村連續3年未發生一起到鄉及以上單位反映的事項,切實做到了預防在前、調解優先、就地解決。
幸福紅茶:融合多元服務,培育文明“新風尚”
以紅茶溫潤包容、暖胃暖心為核,拓展調解室“治家+育人”雙重功能。配備灶臺、餐具等用品,為村民群眾辦理紅白喜事等免費提供便利場所,引導村民群眾在婚喪嫁娶中自覺摒棄大操大辦、攀比炫富、鋪張浪費等不良風俗,推進移風易俗,讓鄉村文明“活”起來。今年以來,聯合鄉文化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綜治中心等部門在茶館內開展送戲下鄉、藝術宣講、有獎競答、普法宣講等活動12次,進一步豐富村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實現家庭和美與鄉村文明同頻共振。
從“一杯茶”的調解智慧到“三杯茶”的治理體系,龍田鄉古樓坦村“解憂茶館”婚調室以茶為橋,用茶香氤氳的“柔性治理”,書寫著皖浙省際邊界地區家庭和美、社會和諧的幸福畫卷。
來源:黃山市休寧縣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