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ThispaperofersaniconologicalanalysisoftheThangkaGesar:HorseRacingforKingshipfromtheRebgongregion, withaparticularfocusontheroleofcolor.Byexploringthereligioussymbolsm,culturalpsychologyandaestheticexpion of colors in the Thangka,thisstudy reveals the deper meanings embedded within Tibetan Buddhist art.Thefindings sugest thatcolor notonlyenhances visual impact but alsoserves asakeyvehicleforconveyingethnic identity,religiousbeliefs,and collective memory.TheThangkastandsasbothasacredobjectandavibrantculturalartifact,reflectingthespiritual worldand aesthetic values of the Tibetan people.
KeyWords:Rebgong Thangka;Epic of Gesar;Color Culture; Iconology;Tibetan Buddhism;Visual Expression
1熱貢唐卡概述
2 “賽馬稱王”唐卡的藝術形式解析
1.1熱貢唐卡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熱貢唐卡《格薩爾·賽馬稱王》出自青海省熱貢地區,這里被譽為“藏族畫家之鄉”,是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漫長歲月中,藏傳佛教的傳播與發展成為熱貢唐卡成長的肥沃土壤。
從歷史脈絡追溯,熱貢唐卡的起源與藏族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早期,它作為宗教儀式的重要輔助工具,承載著傳播佛教教義、記錄宗教故事的使命。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藝術形式,成為藏族文化傳承與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熱貢唐卡的題材廣泛,涵蓋了藏傳佛教的眾多神祇、宗教故事、歷史事件以及藏族民間傳說等,《格薩爾》系列唐卡便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唐卡不僅是藝術作品,更是藏族宗教信仰、文化傳承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生動展現著藏族歷史的演進與社會生活的變遷。
1.2熱貢唐卡與宗教信仰的關系
熱貢唐卡與藏傳佛教信仰息息相關,在宗教儀式中占據核心地位。它是信徒修行觀想的重要媒介,通過繪制諸佛菩薩、護法神及宗教故事場景,為信徒提供直觀的信仰視覺形象,輔助其在冥想、祈禱中與神靈溝通,獲取精神慰藉與力量加持。
從創作過程來看,畫師秉持虔誠之心,嚴格遵循宗教儀軌與傳統技法進行繪制。在題材選擇上,多圍繞佛教經典、上師傳記、宗教傳說等展開,確保唐卡內容符合宗教教義闡釋。每一幅唐卡都被視為具有神圣性的宗教藝術品,有力促進了藏傳佛教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維系著藏族人民的宗教情感與精神世界。
2.1整體構圖
此幅作品的構圖(圖1)屬于熱貢唐卡中的風俗畫構圖法(也叫敘事構圖),此圖畫面小,場景具有獨立性,人物不受時空與透視限制,能將故事或情節集于一個畫面,整體基調統一且場面壯觀。畫面設計追求對稱、均衡、有序、圓滿,人物、動物及象征物鋪滿畫面,無大面積空白,不追求強烈的疏密對比與空間感,呈現出原始裝飾繪畫的鮮明特點[1。畫面以格薩爾王騎馬的形象為中心,是整個作品的視覺焦點,其姿態和華麗裝飾突出其核心地位。構圖呈垂直分層:上層為云端中的神祇,包括蓮花寶座上的上師或本尊,象征神圣領域;中層以格薩爾王為主,連接神圣與世俗;下層則展現了世俗世界的復雜場景,包括人物、動物和自然景物。畫面采用色彩與多視角敘事,各層次包含豐富情節,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而復雜的宗教敘事空間。
2.2 畫面元素分析
畫面中心人物騎著駿馬,身著華麗服飾,姿態威武。其周圍環繞著眾多天神、護法神和人物形象。上方云端的蓮花寶座和光環內的形象,可能是佛教或密宗中的上師或本尊,表現了中心人物與至高力量的聯系。下方人物、動物與自然場景則展現了豐富的世俗世界,與神圣空間形成對比。背景中可以看到形態各異的云彩和飛翔的鳥類,云彩的運用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和空間感,飛鳥則可能象征著自由或吉祥。
2.3線條表現
線條在唐卡中宛如靈動的生命之脈,不同的線表現不同的內容和形式,長線條繪制人物的衣服、屋舍、山巒等,短線條則用來繪制人物頭飾、配飾等[2]。在此幅唐卡中,格薩爾王面部線條的處理尤為精妙,生動地展現出格薩爾王堅毅的神情,讓觀者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其內心的果敢與堅定。馬的線條剛勁有力,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力量,肌肉線條與奔騰姿態完美結合,使駿馬仿佛具有了生命,即將破畫而出,奔騰于觀者眼前。在人物服飾的描繪上,細密且排列規整的線條精心勾勒出每一處花紋與裝飾,無論是珠寶的璀璨光芒還是精致細膩的紋理,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出藏族繪畫藝術在線條運用上的高超技藝。
2.4 色彩運用
熱貢唐卡的色調十分豐富,在藏族獨特的文化語境中,每一種色彩都傳達著特定的象征意義。畫面的背景底色選用明快的藍色,為整個畫面營造出一種宏大而神秘的氛圍。藍色在藏族文化中,常常與天空、宇宙相聯系,代表著純凈、高遠和神圣,它不僅奠定了畫面的基調,還引導著觀者的思緒向深邃的宇宙空間延伸。
格薩爾王的服飾色彩搭配蘊含著深刻的象征意義。橙紅色在藏族文化中象征著力量與權威,在唐卡中,這一色彩的運用凸顯了格薩爾王的王者之尊。金色閃耀著神圣的光輝,體現出格薩爾王的尊貴與超凡脫俗,它賦予了格薩爾王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氣質。白色則蘊含著純潔與吉祥之意,使其形象更加高潔、神圣。白色在藏族文化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顏色,常被用于表示純凈、美好和祝福,它為格薩爾王的形象增添了一份神圣的光環。
周圍人物的服飾色彩豐富多樣,綠色、粉色、黃色等相互交織。這些色彩相互搭配,共同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視覺畫卷,不僅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更深入地傳達了唐卡背后深厚的文化與宗教內涵。每一種色彩都像是一個獨特的符號,它們相互呼應、相互補充,講述著藏族的歷史、文化和信仰故事。
此外,熱貢唐卡中的色彩運用還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息息相關[3]。熱貢地區擁有壯麗的自然風光,湛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原、的雪山等,這些自然色彩都是唐卡創作的靈感來源。畫師們將這些自然色彩融入唐卡中,使唐卡不僅具有藝術美感,更體現出藏族人民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
3熱貢唐卡《格薩爾·賽馬稱王》的圖像敘事與地域差異探究
3.1人物形象解讀
3.1.1 格薩爾王
畫面中心騎在馬上的格薩爾王,是藏族人民心中無可爭議的英雄和保護神。他身披戰甲,騎在駿馬上的形象,是其英勇無畏和強大力量的直觀象征。其堅定的姿態,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對王位志在必得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3.1.2 女性形象
格薩爾王左下方的女性形象可能具有多重象征意義。她們或許是格薩爾王的眷屬,也可能象征著吉祥、智慧、慈悲等諸多美好品質的女神。她們在畫面中的位置和姿態表明她們處于從屬地位,但卻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3.1.3 神靈形象
位于格薩爾王右上方云端的神靈形象,在藏族宗教信仰體系中屬于天界眾神。他們高高在上,凌駕于凡人的空間位置,清晰地顯示出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他們的出現象征著格薩爾王的王權乃神之授意,是上天注定的王者,其統治具有神圣的權威性,受到神靈的庇佑和認可。
3.1.4 其他人物
那些分布于畫面各處、手持樂器或法器的人物,他們或是以歡快的樂聲慶祝賽馬的盛況,或是以莊重的法事確保稱王儀式的順利,生動地體現出藏族文化中世俗與宗教的緊密聯系。
3.2故事背景與情節呈現
“賽馬稱王”是《格薩爾王傳》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關鍵情節。在史詩的設定中,嶺國舉行盛大的賽馬大會,獲勝者將被尊為嶺國的國王。格薩爾王本是白梵天王之子,下凡投胎至嶺國,當時名為覺如[4]。在賽馬大會前夕,覺如遭受諸多輕視與排擠,但他憑借自身卓越的勇氣、非凡的智慧以及神賜的力量,在賽馬過程中一騎絕塵,成功贏得王位,從此被尊稱為格薩爾王。這幅唐卡精準地捕捉到了覺如在賽馬中奪冠稱王的歷史性瞬間,通過其英雄形象以及周圍人物豐富多樣的姿態,生動地展現了賽馬現場緊張激烈的氛圍、神圣莊嚴的儀式感以及眾人對這一時刻的期待與敬畏之情。
3.3熱貢格薩爾唐卡與其他地區格薩爾唐卡的對比
在唐卡藝術中,不同地區展現出明顯的構圖與色彩差異 (圖2)。
在構圖上,青海熱貢地區唐卡元素繁多且布局緊密,以核心人物為中心,人物形象豐富,圖案精美華麗且左右對稱、幾乎無留白,顯得莊重繁麗;西藏昌都地區的唐卡構圖簡潔,圍繞核心情節挑選人物與場景,借人物比例、位置及景物遮擋塑造空間層次,讓畫面主次分明;四川康巴地區的唐卡側重動態表現,人物姿態富有張力,線條靈動,其獨特的分割組合將故事分區繪制后拼接,趣味性強,便于展現復雜故事。
在色彩運用上,青海熱貢地區的唐卡以紅、黃暖色調凸顯力量與神圣,與冷色調對比鮮明,營造出鮮艷奪目、富有活力的視覺效果;西藏昌都地區的唐卡色彩濃郁深沉、色調偏暗,契合宗教神秘氛圍;四川康巴地區的唐卡色彩明快鮮艷、純度較高,具有獨特地域象征意義,如白色象征雪山的神圣,整體營造出活潑歡快和地方文化氛圍。這些差異體現了不同地區唐卡藝術的獨特魅力與文化內涵。


4“賽馬稱王”唐卡文化內涵的多維剖析
4.1 宗教文化內涵
在藏傳佛教的宗教文化體系中,格薩爾王被視作神之化身[5]。唐卡中其騎馬形象,鮮明地凸顯了他降魔弘法的神圣使命。周圍眾神構建起嚴密神圣秩序,助力其完成偉業。而唐卡本身在宗教儀式中承擔著供奉修行的重要功能,信徒們通過凝視唐卡中的格薩爾王形象以及諸神祇,尋求心靈的慰藉、力量的加持以及對宗教教義的更深領悟[6]
4.2 社會文化意義
格薩爾王作為藏族民族英雄,“賽馬稱王”反映了藏族對英雄與王權的理解。賽馬充滿挑戰與競爭,格薩爾王借此展現勇敢、智慧等品質,契合理想王者形象。同時,唐卡中人物形象豐富多元,涵蓋了各個階層的象征,從側面反映出藏族社會的結構層次與價值觀念。不同階層的人物在賽馬稱王這一事件中各自扮演著不同角色,共同為這一偉大時刻貢獻力量,體現了藏族人民的團結與凝聚力。
4.3 與時代文化背景的關聯
這幅唐卡的創作與當時特定文化環境緊密交織,其與《格薩爾王傳》在內容題材、歷史語境與文化傳承方面緊密關聯。唐卡以《格薩爾王傳》中“賽馬稱王”這一核心情節為視覺化載體,通過熱貢唐卡特有的垂直分層構圖,強化了史詩中“神授王權”的宗教邏輯,將史詩中“賽馬奪魁”瞬間定格為永恒的視覺符號,形成“口傳史詩”與“圖像敘事”的互文關系。《格薩爾王傳》反映了古代藏族從部落聯盟向早期王國過渡的關鍵歷史節點,唐卡藝術在此歷史語境中扮演了“視覺化史詩”的角色,通過服飾色彩強化王權的宗教合法性,以密集的人物布局與世俗場景對史詩中“多元部落共同擁戴王者”的社會結構進行圖像轉譯。在藏傳佛教文化傳播的歷史進程中,《格薩爾王傳》與熱貢唐卡形成了“文本一圖像”的共生傳承模式,史詩以語言維系精神內核,唐卡以圖像強化視覺記憶,共同推動著格薩爾文化的延續與重構。
5色彩文化視角下的唐卡分析
5.1宗教象征中的色彩解碼
在藏傳佛教中,色彩不僅具有裝飾意義,更是宗教語言的一部分。例如,藍色象征廣闊天空與宇宙意識,對應空性與智慧;紅色代表火焰與生命力,象征護法神的力量與憤怒相;白色寓意純潔與慈悲,多見于觀音菩薩或吉祥天母形象;黃色則和大地與佛智有關,常用于描繪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綠色傳遞和平與平衡,與阿彌陀佛或藥師佛相關。這些色彩構成了藏傳佛教視覺符號系統,使唐卡不僅成為宗教供奉品,也成為一種視覺化的經文。
5.2 色彩與情感表達
熱貢唐卡中的高純度、對比強烈的色彩搭配,增強了視覺沖擊力,也強化了觀者的情感體驗。例如,格薩爾王身披橙紅戰袍,象征其英勇與王權尊貴;背景使用深藍色調,增強神秘莊嚴氛圍,使觀者產生敬畏與崇敬感。色彩的心理作用使唐卡成為激發內心力量與情感共鳴的媒介。
5.3色彩與繪制技法的結合
唐卡繪制需使用礦物顏料,顏色持久且鮮明,這種工藝特性強化了色彩的象征功能。例如,采用金粉繪制佛像或王者飾品,不僅增添了華麗感,更寓意神圣不可侵犯[。畫師通過對色彩濃淡、層次與光影的控制,營造神圣、寧靜或莊嚴的氛圍,使整幅作品既視覺精致又充滿精神性。
6結語
通過圖像學與色彩文化的雙重視角解讀熱貢唐卡《格薩爾·賽馬稱王》,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其多維度的文化價值。色彩作為一種視覺語言,貫穿于唐卡的構圖與敘事中,是情感傳達、宗教象征與地域文化融合的關鍵媒介。未來的研究可進一步結合跨學科方法,探索唐卡色彩體系的演變軌跡與傳播路徑,以豐富我國少數民族視覺文化研究成果。
7參考文獻
[1]康·格桑益希.噶瑪噶孜畫派唐卡藝術的特征與文化審美[].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8(1):59-66.
[2]王博涵.青海熱貢唐卡藝術的特征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5.
[3]夏紅梅.民族地區非遺熱貢唐卡保護傳承合作治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21.
[4]阿卓瑪才讓.華銳藏區《嶺·格薩爾王傳》典型特征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6
[5]加央平措.關帝信仰在藏傳佛教文化圈演化成格薩爾崇拜的文化現象解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
[6]澤汪卓瑪.《格薩爾》圖像發展流變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23.
[7]黃貞.熱貢唐卡藝術初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