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許多船只從這里揚帆起航、追逐夢想!”曾經,習近平總書記在上合青島峰會歡迎宴會上的祝酒辭,道出了青島這座城市的帆船底蘊與開放特質。從北京奧運會“點燃”火種,到國際頂級帆船賽再度落地,在青島,帆船運動正打破“小眾運動”這一標簽,以積極“追風”的姿態,在全球帆船版圖上劃出一道醒目的軌跡。
浮山灣畔,白帆點點。2008年那個激情燃燒、青春飛揚的夏天,在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舉辦了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帆賽,為北京奧運會增添了一抹亮色,成為其成功故事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國代表團所獲的51枚金牌中,就包括殷劍在青島摘得的那枚具有歷史突破意義的女子帆板金牌。

后奧運時代,青島主動作為,持續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并取得豐碩成果一一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國際極限帆船賽、世界杯帆船賽紛至沓來,使青島成為亞洲地區舉辦國際重大帆船賽事最多的城市;郭川、宋坤、劉學、徐京坤等青島籍帆船好手頻頻改寫中國航海史;青島國際帆船周·海洋節、“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等青島自主品牌的帆船賽事和節慶活動聲譽日隆。帆船運動進校園,一批帆船小選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憑借這一系列非凡成就,青島被世界帆聯授予“世界帆船運動發展突出貢獻獎”、“十年御風城市獎”“2022主席發展獎”等多個獎項。
時間的指針劃向2025年5月,青島又迎來了一場備受矚目的國際帆船盛事——2025女子ILCA6級與男子ILCA7級世界帆船錦標賽。
作為國際A類賽事,這兩項比賽不僅代表該級別運動的最高競技水準,也是備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重要一戰。中國隊派出近40名運動員參賽,并吸引了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多名頂尖運動員齊聚碧海藍天之間。比賽不僅是一次海上技術的較量,更是城市文化與體育精神的完美融合。
六天賽事,四天無風,一天微風,一天狂風,構成了一場氣象的馬拉松。這場賽事如同青島四季的縮影:大霧、無風、洋流與烈風,接踵而至,幾乎涵蓋了所有帆船競賽的復雜變量。
5月17日,在最后一天的狂風中,黑色的風墻穿越海面,浪花翻卷,船只接連翻覆。2號標測得的最大風力高達38節。海浪拍面如針刺般潑灑到選手的面龐,宛如真正的“修羅場”。
ILCA6賽場上的女選手們,堪稱“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一次次翻船,一次次將船正起,再次起航,堅持完賽。她們不僅挑戰極限,更在風暴中詮釋了帆船運動的精神。
來自49個國家的237位運動員,在這片水域上經歷了身體與心理的多重挑戰。等待的煎熬、風變的瞬息、規則的調整,以及與自然的對話,成為他們此行最深刻的記憶。
來自荷蘭的23歲小將WillemWiersema摘得桂冠。他說:“今天我真的很開心,雖然昨天第一輪成績不理想,但我決定敞開心扉迎接新的一天,面對新的壓力。青島是一座讓我驚喜的城市,感覺切都很新鮮、很棒。非常開心能成為這次世錦賽的冠軍。”


法國女將LouiseCervera剛剛贏得歐洲杯冠軍,此蕃再度登頂世界錦標賽。她說:“我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發生了,我腦海中只想著做到最好。雖然第一輪表現不好,但我讓自己跑得更快,我對風的方向變化非常敏銳,順風段尤其順暢。這場比賽讓我充滿信心地去準備三年后的洛杉磯奧運會?!?/p>
揚帆逐夢,共赴未來。青島的海風見證了每位選手的拼搏與榮耀,也承載了帆船運動的無限激情。作為全球最高水平的單人艇帆船賽事之一,這場比賽不僅是帆船健兒巔峰對決的視覺盛宴,也成為青島向世界展示海洋文化、城市活力的窗口。
閉幕式上,國際ILCA級別協會向世界帆船聯合會、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山東省體育局、青島市體育局贈送感謝牌。
安德魯斯·波克西代表國際ILCA級別協會致辭,感謝組委會及志愿者們對錦標賽的付出,共同營造出團結友愛、公平競技的友好氛圍,充分展現了耐心、才華、奉獻精神和體育精神。
青島,這座三面環海的城市,以其鮮明的海洋特質、多元的文化特色、包容的城市情懷,連續五年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市”。帆船不僅代表青島體育的躍動脈搏,也象征著這座城市獨有的海洋精神。在帆船之都青島,每一場賽事,都是對“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城市愿景的生動詮釋。
風勁正揚帆,盛夏8月,青島又將迎來第十七屆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暨第二屆青島(國際)海洋體育大會。“帆船之都”青島,以碧海為卷、白帆為筆,繼續書寫著海洋運動與城市發展交融的華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