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鐵錘砸碎爭議水泥墩,一個排水孔劃定清晰地界一一在,民警用“硬核調解”為尹家兄弟解開延續數年的心結。
這場充滿鄉土智慧的調解,折射出安徽省靈璧縣公安局婁莊派出所創新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針對轄區面積廣、人口多的治理壓力,該所構建“風險聯判、糾紛聯調、隱患聯治、平安聯創”四聯機制,配套“組織流程規范化、隊伍調解專業化、跟蹤問效制度化”三化體系,走出了一條基層多元共治的新路徑。
風險聯判:三級預警織密“防控網”
“多虧了警察同志的及時介人,讓我買到了放心的農機設備,秋季生產總算有了保障!”種糧大戶韓大爺握著民警的手連連道謝。這起涉農糾紛的妥善化解,正是靈璧公安創新風險防控機制的生動實踐。
2024年8月,婁莊派出所通過網格動態感知機制,捕捉到某二手農機買賣合同糾紛線索后,立即啟動三級預警響應。依托“黨委統籌研判、部門協同處置”的工作機制,聯合司法所成立調解專班,通過背對背溝通、面對面調解等方式,精準把握矛盾焦點。調解團隊圍繞農機質量鑒定、違約責任認定等關鍵環節,從《民法典》合同篇相關條款到農機具技術標準,逐項進行釋法說理,最終促成商戶主動擔責并補償農戶損失。
創新構建“黨委統籌研判、部門協同處置、網格動態感知”三級預警體系,靈璧縣公安局立足縣域治理特點,該機制通過整合公安、司法、人社等“七站八所”職能,聚焦勞資糾紛、土地爭議等12類高頻矛盾,宣傳“日評議”梳理苗頭隱患、“周調度”聯動閉環處置,實現了“預防在先、發現在早、化解在小”的工作目標。
糾紛聯調:四層攻堅擰緊“責任鏈”
“水泥墩砸開的不只是地界,更是多年的心結。”婁莊鎮婁北村尹家兩兄弟為了明確地界,各自在門前交界處澆筑了一道水泥墩,本以為這樣就能“井水不犯河水”,誰料天有不測風云,雨季一來,水泥墩儼然成了水壩,阻斷了水流,兩家門前積水嚴重…原本為了分清界線的水泥墩,結果卻導致了新問題。兩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從最初的語言爭執到后來差點就要上演“全武行”。村委多次調解未果。婁莊派出所升級啟動“書記領銜”機制,聯動事權部門現場辦公,做通了雙方的工作,搶錘砸掉爭議水泥墩,以排水孔為界確權。
工作中,婁莊派出所積極推動構建“民警主導調解、鄉賢助力疏導、部門組團攻堅、書記領銜破題”四層化解梯隊,實現矛盾梯次清零。對一般糾紛要求民警現場“查清事實、理清關系”;復雜矛盾引人老黨員、鄉賢“人熟地熟”優勢;疑難積案由鎮黨委包村干部召集多部門“聯合會診”;高風險矛盾則由鎮黨委書記掛帥組建專班靶向化解。
隱患聯治:雙軌機制筑牢“平安基”
“現在矛盾不出村就能解決,鄉親們心氣順了,村里發展也更順暢了。”婁莊鎮司房村民警在田間地頭進行矛盾糾紛調解村干部評價。2024年10月,婁莊派出所民警在司房村走訪時發現兩戶村民因耕地“地界”劃分上存在糾紛,鄰里關系十分緊張,村委會多次調解無果。民警通過向村干部了解,初步掌握兩家糾紛的基本情況后,聯合村干部從鄰里關系入手,情、理、法交融對雙方耐心勸說,慢慢化解了他們的積怨。最終,兩方都同意對有爭議的土地進行重新劃分。隨后,在村干部和村民的見證下,民警充當“測量員”,對土地進行現場測量,明確劃分了地界,雙方均認可民警的處理結果并握手言和。
2024年,該所通過“四聯三化”機制調解成功率達 86.2% ;涉土地、鄰里糾紛警情同比下降 21% ,未發生“民轉刑”案件。為破解矛盾反復反彈問題,該所建立“跟蹤回訪 + 結果運用”長效機制。通過定期召開民警輔警會議復盤典型案例、表彰先進、整改不足,推動調解流程從“經驗化”向“規范化”升級。同時,將矛盾化解成效納入績效考核,對推諉塞責者通報問責,確保“平安聯創”目標落地。
平安聯創:“1 +3+x3 形成治理“新格局”
由鎮綜治中心牽頭,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為核心,吸納自然資源所、市場監管所等組建聯調專班,形成“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治理格局。根據矛盾糾紛類型吸納自然資源所、農村工作站、市場監督管理所、村委會等部門人員共同參與的特色聯處聯調專班,既有矛盾化解的行家里手,也有專業的法律人才,既有談判精英,也有情感專家,可以充分從人情、法理角度,形成立體化全方位闡述與詮釋,做到專業、有理、合法、公平而游刃有余,便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也易于為群眾所接受,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實現調處效能最大化。
2024年以來,該所通過‘ 1+3+X; ”聯調機制化解重大疑難矛盾糾紛10起,化解其他重大矛盾糾紛6起,引導進行訴訟程序4起,重復報警率下降 55% ,矛盾糾紛類引起的投訴信訪量持續保持較低水平,真正實現了治理重心下沉和警務效能提升的有機結合,社會綜合治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三化”提效:專業賦能鍛造“尖刀班”
“過去調解靠‘磨嘴皮’,現在憑的是專業本領。”婁莊派出所所長張廣想向前來學習交流的同行們一邊展示著標準化調解臺賬每起糾紛標注風險等級、處置流程和回訪記錄,案例整改情況一目了然。
婁莊派出所的實踐是靈璧縣公安局落實“派出所主防”理念轉變的一個縮影。2024年,靈璧縣公安局聚焦基層治理專業化需求,以“組織流程規范化”明確矛盾分級處置標準,以“隊伍調解專業化”開展法律知識、溝通技巧培訓,以“跟蹤問效制度化”落實“一案一回訪”,推動調解質效持續提升。制定《矛盾糾紛分級處置規范》,2024年以來,開展法律知識、心理疏導等專題培訓12場,推動調解隊伍從“經驗型”向“專業型”升級。
從“單兵突進”到“體系作戰”,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創安”,婁莊派出所的“四聯三化”機制在情、理、法之間找到了基層治理的“最優解”。創新機制既破除了陳年積怨的“物理阻隔”,更疏通了民心相通的“情感渠道”,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寫下鮮活的皖北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