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隆德縣公安局楊河派出所: 建設“15分鐘紅色警務平安圈”
寧夏隆德縣公安局楊河派出所通過整合轄區黨員、志愿者等力量,創建“15分鐘紅色警務平安圈—潤民萬家”黨建品牌,建設“15分鐘紅色警務平安圈”,構建起“快速響應、多元共治”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實現了警務服務與民生需求的精準對接。
依托智慧警務平臺,楊河派出所建立了“3分鐘接警、5分鐘調度、15分鐘響應”的快速反應工作機制。自“15分鐘紅色警務平安圈”運行以來,轄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提升至 95% ,群眾滿意度持續穩定在 98% 以上。此外,派出所通過整合轄區13個村黨支部、6個警務室和13支義警巡邏隊,組建起了一支200余人的黨員治安防控隊伍。
浙江省三門縣公安局珠岙派出所:“靠前一步”讓“出海”企業行穩致遠
為助力“出海”企業高質量發展,浙江省三門縣公安局珠岙派出所踐行“靠前一步、主動作為”理念,幫助“出海”企業打好“預防針”,增強“出海”企業“免疫力”,為本地企業在海外安心經營注入公安力量。
打好企業“預防針”,筑牢第一道防線。為護航企業發展,珠蠶派出所指派防區警長擔任企業警務聯絡員,負責了解企業在海外分廠狀況、運營情況,統計境外中方員工底數、員工回國等情況,分類建檔,非公安類業務由聯絡員通過平臺流轉到相關部門解決。
增強企業“免疫力”,構建動態防護網。為方便海外分廠遇到相關問題及時求助,珠岙派出所企業警務聯絡員建立“珠蠶企業境外突發事件響應機制”,在海外分廠或中方員工遇到問題通過微信可直接同企業警務聯絡員溝通、咨詢。為了中方員工的人身和財產免遭損失,企業警務聯絡員建立“境外企業安全長廊”微信群,開展“反詐微課堂”和遇險時如何自救、找哪些部門求助攻略宣傳,增強員工防詐騙和安全自救意識。
架好警企“連心橋”,當好企業“護航員”。隨著轄區企業越來越多到海外辦分廠,其賬戶資金與國內總部往來頻繁,很容易被反詐系統誤判為可疑交易。為維護企業正常運行,珠岙派出所積極探索建立企業“白名單”機制,匯總企業正常資金往來賬戶,抄送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減少反詐預警系統誤判的可能性。同時,企業警務聯絡員定期與財務人員溝通,了解企業資金流通情況,多維度開展反洗錢等宣傳工作。 (林利軍 陳莉珍)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公安局涌泉派出所: 探索“鄉所聯勤”“村所共建”等新舉措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公安局涌泉派出所通過組建“鄉所聯勤”最小應急單元、推動綜治中心入駐“365調解室”、創新“六融六防”機制、探索“村所共建”新模式等一系列舉措,在應急處理、矛盾化解、便民服務等方面主動作為,全力守護鄉村安寧與百姓幸福。
針對轄區各類突發應急事件,涌泉派出所成立了“涌泉鄉應急處突隊”,以保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突工作。同時,積極推動鄉綜治中心入駐派出所合署辦公,在派出所設立了“365調解室”。通過實行“網格員+村支書”包村、“村級輔警+駐村民警”包片、“鄉政法委員+派出所所長”包鄉的矛盾糾紛摸排化解模式,扎實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工作走深走實。為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派出所還將“365警務室”搬進轄區村,配置一臺綜合窗口一體機,當地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業務。
新疆和靜縣公安局:創新“三金”舉措筑牢矛盾糾紛化解防線
近期,新疆和靜縣公安局聚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難點,創新推出“三金”工作法。所屬派出所以扎實有力的舉措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切實做到解民憂、紓民困、促和諧。
廣集“金點子”,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所屬派出所采取“被動受理+主動發現”“常規排查+專項排查”相結合的工作模式,深入村、社區開展常態化、全覆蓋排查,對日常接報的糾紛類警情,快速響應、規范處置,力爭第一時間現場調解、就地化解。同時,積極聯動村、社區兩委及司法所等部門,對復雜矛盾糾紛開展聯合調處,確保矛盾不激化、事態不升級。
廣撒“金種子”,厚植矛盾化解根基。建立“面對面聽訴求、心貼心解難題”工作機制,采取“流動宣講 + 定點宣傳 + 入戶走訪”模式,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同時結合典型案例,用“土話俗語”將法律條文轉化為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切實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廣用“金鑰匙”,深化回訪化解矛盾。對矛盾糾紛實施“回頭看”動態管理,建立臺賬,通過心理疏導、法律援助、多方會商等措施,構建“一案一策、持續跟進”的閉環式回訪機制,組建村、社區矛盾化解微信群,定期推送圖文解讀、情景短劇等普法作品,同步開通線上法律咨詢通道,即時響應群眾訴求,實現矛盾糾紛“云端化解”。
助,以往一些需要跑派出所、街道兩個地方才能辦的業務,如今也可以“一站式”解決。這是貴州省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水口寺派出所與轄區居委會共同探索的“流動辦公桌”工作模式,引得群眾紛紛稱贊:“這是把派出所搬到家門口了。”
為最大限度地拓寬社情民意的收集渠道,面對面解決群眾訴求,派出所民警與轄區居委會、辦事處商定,利用每周一、三、五的早、中、晚等居民在家時段集中提供服務,使“零距離”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成為現實。 (錢姿璇 龔婷)
山東省臨沂市公安局河東分局劉店子派出所:“鄰家義警”織密平安網
在山東省臨沂市公安局河東分局劉店子派出所轄區,一支由民警、社區群眾、志愿者組成的“鄰家義警”隊伍,正以“接地氣、有溫度”的方式融入基層治理,成為守護轄區平安的“新名片”。從義務維修到代購代送,從應急救助到定期巡訪,“鄰家義警”的服務清單也在不斷延伸。
貴州省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水口寺派出所:“流動辦公桌”進社區
近日,在蟠桃宮社區的“流動辦公桌”接待點,總能聽到居民向派出所民警問及人居環境、電信詐騙、校園安全等問題。在這里,群眾不僅可以咨詢求
“我們搭建的線上智能巡更管理平臺,通過‘數字化巡邏打卡+智能化任務派發’雙輪驅動,實現義警隊伍精準調度。與此同時,充分發揮義警‘本鄉本土’優勢,將防控觸角延伸到自然村的‘最后一米’,真正實現治安要素精準掌控。”劉店子派出所所長蘇同文介紹說。(蔡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