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大主題報道是黨報做好新聞輿論工作、踐行媒體職責使命的重要載體,是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的必答題。本文以黃山日報社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例,剖析其宣傳報道舉措、取得的成效以及對主流媒體重大主題報道工作的啟示。黃山日報社通過扎實做好“規定動作”、創新開展“自選動作”以及強化融合傳播等方式,充分發揮了黨媒的輿論引導作用,為加快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黃山篇章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關鍵詞】重大主題報道;輿論引導;精心策劃;融合傳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黃山日報社認真學習好、領會好全會精神,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組織實施,充分發揮全媒體矩陣優勢,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地開展宣傳報道,精心打造了一大批生動鮮活、刷屏“出圈”的新聞作品,充分發揮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主力軍、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為加快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黃山篇章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據統計,自2024年6月以來,黃山日報累計刊發消息、言論、理論文章、特稿、攝影作品等各類報道1100余篇(幅),新媒體平臺推送文字報道、圖片新聞、短視頻等融媒體作品2900余條。一些稿件被學習強國、新華網、人民網等轉發推薦,引發廣泛關注。
一、做實 “規定動作”,奏響全面深化改革最強音
如何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傳好、貫徹好,使其在黃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黃山日報充分發揮黨媒的輿論引導能力,精心策劃,扎實做好“規定動作”,與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對標對表,讓全會精神直達基層一線。
(一)及時轉載新華社重要稿件
2024年6月下旬起,新華社持續近一個月每天至少播發1篇重磅稿件,奏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強音,拉開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預熱宣傳報道的序幕。黃山日報在重要版面的顯著位置轉發新華社稿件和人民日報相關評論文章。2024年7月19日,黃山日報在頭版刊發新華社播發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京舉行》消息、人民日報社論等,版面濃墨重彩、大氣莊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后,黃山日報第一時間轉發新華社對全會精神的闡釋解讀,及時準確地梳理公報內容,確保內容權威、形式豐富。
(二)開設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專題專欄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后,黃山日報社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力以赴、勇擔使命,切實抓緊抓實抓好。及時開設“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書記談”等欄目,組織采編力量深入采訪各部門、各行業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情況。通過蹲點式采訪、人物訪談等形式,生動展示黃山市在大黃山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具體行動和成果。稿件在黃山日報的重要版面和新媒體平臺的重要位置刊發,保持熱度不減、高潮不斷,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地落實,“飛入尋常百姓家”。
(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黃山日報社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持續報道全會的召開在全市引起的熱烈反響,以及全市上下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新舉措、新實踐。緊扣精神內涵,突出黃山特色,在大黃山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文旅融合、綠色生態等方面發力,重點報道黃山市災后恢復重建、高質量發展、融入長三角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和經驗。2024年夏天,黃山市連續遭遇強降雨。面對災情,黃山市干部群眾眾志成城,投入到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中。黃山日報聚焦搶險救災、災后重建等中心工作,打好宣傳報道“主動仗”,用實干實績檢驗學習成果,彰顯媒體擔當作為。據統計,累計刊發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稿件800余篇。其中,客戶端發稿400余篇;抖音號瀏覽量10萬+作品4條,100萬+作品2條。
(四)嚴格把關,筑牢安全底線
按照“防為主、防為上、查隱患、除隱患”的要求,認真落實新聞采編管理相關規定,嚴格執行“三審三?!敝贫?,把好采寫關、編輯關、校對關、審核關、出版關。健全制度,強化問責,確保導向正確、內容安全。
二、創新“自選動作”,展現黃山特色亮點
在不折不扣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黃山日報創新開展“自選動作”,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欄專題,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類報道,與全省其他主流媒體形成合力,努力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轉化為加快建設大黃山的實際成效。這既是一次真槍實彈的練兵機會,也是黃山日報融合發展、轉型發展的一次突圍機遇。
(一)精心做好宣傳報道策劃
按照省委宣傳部、市委宣傳部相關要求,制定宣傳報道方案,圍繞會前預熱、會議召開、學習貫徹三個階段,統籌開展宣傳報道,為全市上下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加快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匯聚發展力量。通過召開采編會、策劃會,精心策劃選題,責任到人,篇目到天,把握報道節奏,銜接好各個環節,統籌協調,新聞宣傳長流水、不斷線,確保學習貫徹熱潮持續升溫,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二)領悟全會精神,突出黃山特色
開設“高質量建設大黃山”“大景區·花滿城 打造最干凈城市升級版”“全面深化改革書記談”“大黃山的 N 個小美好”“改革在身邊”等欄目,推出一批有溫度、有情懷、有品質的新聞精品,多方位展示黃山市取得的發展成就。2024年8月1日,黃山日報以通欄形式刊發特稿《文旅融合涌新潮 氣象萬千大黃山》,傳遞出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黃山市“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鮮明信號。重點推出《看黃山鄉村的 N 種“打開方式”》《向“新”向“智”,黃山在開放創新中堅定前行》《黃山破題“低山游”》《從農夫山泉到遠景科技——黃山逐“綠”向“新” 鑄就蓬勃發展底色》等深度報道10余篇,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以及全會《決定》提出的重大改革舉措,全景式展現黃山進一步推進改革的生動實踐。
(三)精心組織評論、理論文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后,黃山日報迅速推出評論文章《推動全會精神在黃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進一步推動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黃山日報推出了系列評論《文旅融合 再踏層峰》《改善民生 枝葉關情》《向綠而行 向新發展》,以鮮明的觀點和有力的論證,引導社會輿論,激發干部群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到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行動中。同時,邀請專家學者撰寫解讀文章,結合黃山實際情況,圍繞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等,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
(四)將主要版面留給基層
黃山日報刊發了大量來自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學校課堂等基層一線的新聞報道,以翔實的數據、鮮活的案例、生動的話語,贏得了讀者的認可和肯定,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三、加強融合傳播,合力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痹谌襟w時代,人們喜歡參與到信息傳播中,相互分享交流。黃山日報積極適應信息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趨勢和規律,充分發揮融合報道優勢,精心策劃推出一批多角度、全方位的融媒報道,實現線上線下互動。
(一)信息傳播求快求準
黃山日報新媒體平臺以滾動輪播的方式,及時轉發新華社稿件,推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京舉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一圖讀懂》等報道,第一時間將全會盛況傳遞給黃山廣大干群,深入解讀全會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及時推送《高舉改革旗幟 譜寫時代新篇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我市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通過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及時報道了黃山市廣大干部群眾的振奮心情和自豪感,掀起了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同時,黃山日報微信公眾號、客戶端、微博、黃山在線網站及時制作專題專欄,在網絡上營造出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學習宣傳求深求透
黃山日報新媒體平臺連續推送《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從三中全會公報讀懂新一輪改革戰略重點》等H5、海報、漫畫、短視頻融媒體作品,持續產生刷屏效果。這些融媒產品表達通俗、形式靈活、視角豐富,深受用戶喜愛。與此同時,新媒體平臺與報紙加強聯動,推出系列評論《文旅融合 再踏層峰》等,實現同頻共振,學習宣傳求深求透,引導全市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為推動黃山高質量發展匯聚澎湃動力。
(三)貫徹落實求實求細
黃山日報新媒體平臺在顯著位置開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專題專欄,先后開設“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改革在身邊”“高質量建設大黃山”等欄目,相繼推出《向綠而行 向新發展》《路雖遠,行則至!黃山以“領跑”姿態向前沖》《兵分五路上黃山》等報道,創新表達形式,用群眾語言和故事化表達講好黃山故事,傳播黃山好聲音,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黃山落地生根。
四、重大主題報道既要有高度也要接地氣
重大主題報道既要有高度,也要接地氣,更要加強融合傳播,實現同頻共振。圍繞重大主題報道進行策劃時,必須與時俱進,如果過于依賴過往經驗、新瓶裝舊酒,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各自為戰,必然出現傳播合力不足、融媒體平臺宣傳報道碎片化、大流量“拳頭產品”“爆款產品”匱乏等現象。在深入推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過程中,黃山日報充分發揮全媒體矩陣優勢,在加強宣傳策劃、突出地方特色和加強融合傳播等方面持續發力,生動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黃山故事,引領全市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大寫意”轉化為“工筆畫”施工圖。
(一)聚焦重大主題,加強宣傳策劃
面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這樣的重大主題宣傳,主流媒體必須主動改革創新,推出能充分體現主流媒體核心競爭力的報道,全面占領新媒體傳播陣地。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始終把講政治、顧大局放在首位。重大主題宣傳通常傳播內容多、動態變化快、持續時間長,在進行策劃時,首先要將重大主題進行具體問題分解,做到點面結合。其次要注重長期策劃、持續宣傳,加強議題設置,做好系列專題報道,既形成宣傳報道的熱點輪換,也為用戶切換不同視角。既要不折不扣做好“規定動作”,更要出新出彩做好“自選動作”。再次,隨著宣傳報道持續深入推進,應根據出現的新變化、新特點、新要求,及時調整完善報道方案,增設新的專題專欄。
(二)圍繞主題主線,突出地方特色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欄專題。精心設計選題,加強謀劃策劃,辦好“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改革在身邊”等欄目,突出黃山特色亮點,通過欄目報道集束發力,營造濃厚的學習宣傳貫徹氛圍。文風上突出“實”,以扎實的工作、平實的文風、務實的作風,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感染力和傳播力;內容上突出“新”,充分宣傳黃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新舉措、新成效,展現新變化,體現新作風,樹立新形象。主流媒體擁有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聽指揮能戰斗的采編隊伍,這是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力量。在重大主題宣傳中,要充分發揮這支隊伍特別能吃苦、能戰斗的優勢,采用蹲點、調研、沉浸采訪等方式,將鏡頭、筆端對準基層一線和廣大群眾。
(三)加強融合傳播,實現同頻共振
故事講得再好,如果沒有精準傳播給受眾,往往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在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不能再用老套路老辦法,要不斷創新傳播方式,加強融合傳播,實行靶向傳播,將信息精準傳遞給受眾。首先是“融平臺”。目前,黃山日報社已構建了“報網端微屏”全媒體矩陣,加強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互聯互動,有效將“兩張皮”融成“一盤棋”,不斷擴大主流輿論宣傳陣地。其次是“融內容”。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等傳播方式和手段,發揮融媒體聚合效應,打造直播、短視頻、海報等融媒體作品。再次是“融技術”。黃山日報社高度重視媒體融合中技術創新的作用,大力引進技術人才,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起了技術中心、媒體資源數據庫等,打破多平臺界限,再造組織架構和生產流程,加快推動報社融合發展、轉型發展。
五、結語
做好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是黨報發揮“喉舌”作用、彰顯媒體擔當的重要載體,是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重要抓手。融媒體時代,重大主題報道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部署、高質量落實,樹立全媒體傳播理念,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探索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以高質量的創新報道贏得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先機,不斷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
(作者單位:黃山日報社)
責編:項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