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仿寫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活動,通過模仿優秀的文章,學生能夠提高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然而,以往的語文仿寫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主體性和參與積極性的激發。本文旨在探索基于任務群的初中語文仿寫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進一步提高其仿寫能力。
關鍵詞:任務群" 初中語文" 仿寫教學
語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仿寫作為一種常見的寫作訓練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模仿優秀的文章,提高其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然而,以往的仿寫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在仿寫過程中缺乏主動參與和實踐的興趣。[1]本文就基于任務群的初中語文仿寫教學策略展開敘述,即將學生分組,給每個小組布置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任務。這種教學策略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提高學生的仿寫能力和寫作水平。
一、基于任務群的初中語文仿寫教學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主體性
以往的語文教學往往是教師主導的,重點講解知識點,學生則被動地接受。而基于任務群的教學模式則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學生通過完成各種仿寫任務,主動地參與其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群的設置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2]
(二)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語言能力是學生進行文字表達和溝通的基礎。通過完成各種仿寫任務,學生將不斷接觸到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和材料,拓寬了他們的語言視野,豐富了他們的詞匯量。仿寫任務也要求學生對原文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從中學習到優秀的句式、段落結構和語言表達方式。這種反復的模仿和鍛煉,能夠使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和表達能力,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二、基于任務群的初中語文仿寫教學策略
(一)明確學習任務群設計理念,轉變仿寫教學思維
“學習任務群”作為新課標提出的新概念,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并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設計,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言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初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習任務群設計理念的了解,并利用新的教學理念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習任務群特征的理解,并對學習任務群的設計理念進行學習與掌握,這樣才能夠在學習任務群視域下開展仿寫教學工作。學習任務群的三大特征是情境性、實踐性以及綜合性,在具體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習任務群強調以任務為導向,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需求,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引導學生主動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索,借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選擇恰當的寫作重點,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在新課程標準下,發展性學習任務群是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的重點。例如,在教學小說文本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小說人物語言或敘述語言作為依托,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這樣能夠引導學生對語言素材進行積累,對小說中的語言現象進行學習與觀察,在語言實踐中尋找語言規律,并使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記錄,實現讀寫結合。以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中《藤野先生》《美麗的顏色》等都是傳記體裁,初中語文教師在對這幾篇課文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對傳記的特征進行分析,對其寫法進行總結,并讓學生仿寫一篇人物傳記,可以從句子仿寫、段落仿寫到篇章仿寫等入手,之后逐步提升任務難度,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對文中人物的形象形成全方位的了解,借此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與鑒賞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創設生活化的寫作情境,激發學生讀寫學習興趣
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群來說,讀寫結合教學中需要創設的情境也存在著一定差異。例如,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蘇州園林》這篇文章,了解蘇州園林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引導學生思考蘇州園林的獨特之處。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如蘇州園林的布局、特征等,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并搜集各種觀點和意見。最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以寫作的方式表達對園林的看法。學生可以仿寫一篇文章,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知識,談談自己參觀過的園林。通過創設生活化的寫作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了解蘇州園林的布局情況,還可以通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深他們對蘇州園林的認識。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任務群的初中語文仿寫教學是一種有助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策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任務群、選擇適合的任務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他們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發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春紅.任務群支持下的初中語文讀寫教學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3(33):91-93.
[2]寧格吉.創設“讀寫任務群”優化初中語文讀寫教學[J].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23(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