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考語文對科普類文本的考查力度逐漸加大。解答這類題目,既要仔細閱讀材料,又要利用排除法、對比法進行分析,從而精準提取關鍵信息。本文擬通過對這類題型的分析,為大家提供有效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一、高考科普類文本的考查特點
(一)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語文卷真題的背景及考查內容
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語文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的三則材料分別選自《對稱與物理》《由雪引發的科學實驗》《冰的形態發生:雪晶中的物理學》。這三則材料以自然現象為切入點,探討雪花的形態多樣性及其形成過程,主要考查我們的閱讀理解與信息篩選能力。雪花因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而呈現不同形態,題目從這些表象出發,結合科學原理,引導我們提煉出核心信息,并加深對自然現象的理解。這類文本的考查重點在于對復雜現象的簡化歸納,要求我們抓住科普內容的關鍵信息,形成清晰的認知結構。
(二)從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語文卷真題看實用類科普文本的分值占比與考查重點
近幾年高考科普類文本閱讀的分值占比都不低,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語文卷實用類文本閱讀題共設3道小題,分值為12分,約占總分的 8% 。這類題目要求我們具備較強的信息處理和邏輯推理能力。題目著重考查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包括細節理解、信息整合和邏輯判斷等。此外,這類題還經常結合科學探究過程,考查我們對實驗結論的理解和科學研究方法的運用,引導我們從科學角度理解自然現象。
二、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科普類文本閱讀真題客觀題的解讀及其分析
(一)特殊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語文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真題第1道選擇題要求我們從下面四張圖中選出最符合材料三內容的一張(見下頁圖1)。題目考查我們對雪花形態形成機制的理解,特別是溫度變化對雪花形狀的影響。材料三指出,不同溫度下,雪花的形狀會發生變化,因此,我們需要準確篩選信息,判斷作者在討論雪花形態時的中心觀點,注意選項圖與內容一一對照的關系,從而排除錯誤選項。

(二)內容概括類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解答此類選擇題時,需要重點分析材料中的細節。題目中的干擾項往往通過強調某些變化的必然性來混淆視聽。以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語文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真題第2道選擇題為例,雪花形狀的變化具有偶然性,并非所有因素都會決定性地影響其形狀。因此,我們要結合材料,仔細區分偶然性與必然性,不要被模棱兩可不符合事實的選項所誤導。
三、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科普類文本閱讀真題主觀題的解讀及其分析
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語文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真題第3道小題要求我們思考開普勒關于雪花的思考對科學研究有什么意義?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材料一中提到,開普勒出于對幾何、對稱等相關知識的興趣,寫了一本小書專門來研究雪花為何是六瓣的,盡管他當時所掌握的知識是不足以解釋其成因的。這表明,開普勒的研究為后人提供了一個探索自然現象的方向,他的思考為后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材料二提到,開普勒通過觀察雪花的幾何形態,提出了雪花為何呈現六角形的問題。他認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僅通過物質屬性解釋,而應該從某種機制中尋找,并猜想這可能與冰“球”的有序堆積有關。這一推測雖然并非基于實驗數據,但它反映了科學探索的重要方法,即大膽假設和推理。開普勒的猜想引導了后人對自然現象背后機制的深入思考。
此外,開普勒的思考也突出了科學研究的幾個關鍵要素。首先,興趣是科學發現的重要驅動力,他對對稱和幾何的興趣使他提出了新的問題。其次,他對雪花的敏銳觀察展現了科學研究對自然現象的敏感度,科學家應善于捕捉細微的自然現象,并進行深人分析。最后,開普勒的猜測展示了科學探索中大膽假設的必要性。雖然當時他無法通過具體實驗驗證,但這一思維模式為后人提供了啟發。
由此可見,開普勒關于雪花形狀的思考,不僅為后續的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也揭示了科學發現的核心原則,即興趣驅動、敏銳觀察、大膽假設、深入思考。這些原則為當代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而這些思考便是我們得分的關鍵。
高考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真題強調科學性和邏輯性。解題時應關注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通過排除法和邏輯推理提高準確率。這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信息篩選能力,更能合理解釋自然現象,為我們在高考閱讀理解部分獲得高分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