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到一個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為全黨立下作風建設的“鐵規矩”。十三載春風化雨,這項以“小切口\"撬動“大變革\"的制度,已成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一面鏡子”,映照出黨自我革命的勇氣與智慧,更折射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作風建設的深層邏輯。
一、凝聚時代智慧,感受中央八項規定的深遠意義
啟新程筑作風根基。黨的十八大之前,一些黨員干部身上滋生了脫離群眾、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嚴重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在此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以中央八項規定為切入點,鍥而不舍推進作風建設。中央八項規定從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等具體事項人手,直擊作風積弊,回應了群眾期盼,彰顯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堅定決心。此次開展學習教育,正是持續深化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動全黨作風持續向好、形成長效機制,也進一步開啟了作風建設的新征程。
嚴律己樹黨之表率。中央八項規定是黨中央向全黨發出的全面從嚴治黨的動員令。黨風問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在過去,公款吃喝、奢侈浪費、鋪張揮霍等不良風氣侵蝕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開展學習教育,就是要著力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有效改善黨風政風,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變化。此次學習教育,黨中央以八項規定為突破口,從中央政治局做起,帶頭遵守規定,為全黨作出了表率。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紛紛響應,嚴格落實規定要求,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也讓群眾看到了黨的決心、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領風尚引社會新潮。中央八項規定的深入貫徹落實,猶如強勁引擎,不僅有力改善了黨風政風,更以強大的示范效應帶動社會風氣實現根本性好轉。其所倡導的勤儉節約、務實高效、廉潔奉公等價值理念,如春風化雨般逐漸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廣泛認同并踐行的主流風尚。在這一精神的引領下,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民眾中日益普及;艱苦奮斗、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在黨員干部隊伍中蔚然成風。這種良好的社會風尚,猶如源頭活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正能量,充分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澎湃熱情,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偉力。
二、準確掌握癥結,淺析當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面臨的問題
思想認識偏差導致紀律松懈。盡管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已如春風化雨般重塑政治生態,但仍有少數黨員干部思想松懈,任由僥幸心理的暗流沖刷黨性堤壩。有的將八項規定視作“季節性風暴”,篤信風頭過后便可重拾舊習,把制度剛性誤解為“彈性窗口期”;有的奉行法不責眾的實用主義,將紀律紅線異化為“可伸縮的橡皮筋”。在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違規發放津補貼的隱性福利、公款吃喝的轉場消費、超標辦公的變相補償等亂象仍時有冒頭。這種對制度權威的消解、對規矩底線的試探,實則是政治定力缺失、黨性修養滑坡的集中體現。
“四風”問題隱形變異挑戰監督。隨著作風建設向縱深推進,“四風”問題逐漸褪去顯性外衣,以更具隱蔽性、迷惑性的形態潛入治理盲區,形成了十分復雜的態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則披上“數字化外衣\"改頭換面,基層調研變為“材料馬拉松”,以留痕臺賬替代實績成效;工作部署異化為“表格競賽”,用層層加碼的統計數據堆砌數字政績。這些問題,讓監督執紀陷人“取證難、定性難、追責難”的三重困境。
制度執行與長效機制待完善。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和實施細則,為落實規定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制度執行不到位、打折扣的現象。部分制度設計存在“先天缺陷”,缺乏可操作性,難以有效落實;有的對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不力,對違規行為處理偏輕偏軟,導致制度的剛性約束力不足。此外,作風建設長效機制還不夠完善,在責任落實、考核評價、激勵約束等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些部門將制度執行情況納入日常檢查,但檢查方式仍停留在“翻臺賬、查票據”的表面功夫,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系統性構建尚存短板。
三、堅持學以致用,以理論武裝為指導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
學深悟透,在理論中收獲真知灼見。要把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內涵和要求。通過集中學習、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原原本本學、融會貫通學,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要將中央八項規定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兩個聯系”,聯系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任務,聯系本部門本單位抓作風建設的具體實踐。要充分利用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發揮好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作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對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行全面深入的自我審視與對照檢查,持續轉作風、樹新風。
謀定后動,在制度中校準前行坐標。破解作風難題,要像防止疾病復發一樣反復抓、常鞏固。要針對作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人分析原因,找準問題根源。要進一步完善作風建設相關制度,細化規定要求,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強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風。要經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隊伍作風狀況,經常分析本地區本部門干群關系狀況,及時掌握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要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為標準,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的評議和監督。通過標本兼治,構建起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長效機制,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知行合一,在擔當中開拓實踐新局。實干是作風建設的“試金石”,廣大黨員干部須立足崗位,強本領、勇作為,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淬煉“硬核”能力。要增強進取意識和創新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投入工作。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堅持實事求是、真抓實干。要正確認識和行使手中的權力,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在生活方式上要秉持“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勤儉觀,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家風建設上要以身作則,培育良好家風,弘揚新風正氣,以良好家風帶動社風民風。
(作者:中共扶余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