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Itexploredandsummarzedtheresearchstatusofnursingmanagementmodelsintheconstructionofnatinalreginalmedical centers.Itpointedoutthatdomesticresearchonnationalegionalmedicalcentershadprimarilyfocusedonhospitalmanagementodels, talentcultivationfiancialmanagement,andparty-uildingmanagement,withelativelyfewerstudiesonursingmanagementodels. Futureresearchcouldfurtherstrengthenthestudyandpracticalexplorationofnursingmanagementmodelsinnationalregionalmedical centerstodevelopanursingmanagementmodelsystemtatonsistetswithChinasatioalcoitiosadpromoteshqualityevelopet of nursing services.
Keywordsnational regional medical center;nursing management; review
摘要總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現狀,指出國內對于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研究以醫院管理模式、人才培養、財務管理、黨建管理等方面研究較多,對于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較少,未來研究可進一步加強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護理管理模式體系,推動護理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護理管理;綜述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13.024
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十四五”時期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著力解決相對落后地區群眾異地就醫和看病難問題做出的重大決策[1]。為調整醫療資源結構與布局,促進我國醫療技術水平與國際并行,提高我國整體醫療服務水平,2017年1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旨在發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引領作用,著力解決當前醫療資源總量與水平在各區域分配不均的問題,推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醫療服務能力同質化進程[2]。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設置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健康中國”行動要求的重要載體[3]。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4]。但目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沒有固定模式[5,護理管理方面也沒有可以借鑒的模式和經驗。2023年7月,我院作為第5批國家衛健委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批復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護理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直接影響到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當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申報任務已基本結束,下一階段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將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建設重心將轉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同質化發展、精細化管理[7]。面對不同區域和不同發展模式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如何通過模式創新與高效的運營管理實現區域同質化成為當前關注的主要矛盾[8-12]。研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的護理管理模式,不僅有助于推動護理服務質量的同質化,還能促進醫療與護理的協同工作,提高整體醫療服務的水平。現通過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護理管理模式進行研究,積極探索護理管理新模式,以期為我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構建更加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1 研究現狀
1. 1 國外研究現狀
1.1.1 區域醫療中心研究現狀
國外雖然沒有明確的“區域醫療中心”概念,但其醫療資源的均衡分布和高效利用無疑與我國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目標相契合,與我國類似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稱為區域醫療機構規劃或整合醫療服務模式。如美國全面整合、協同發展的凱撒醫療集團模式,注重從預防、治療到康復的全程醫療服務和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了多個方面的整合。通過明確分級診療、精細化服務與運營、完善信息共享系統、建立質量監控體系,凱撒模式有效遏制了美國醫療費用的高速增長,成為過去十幾年美國醫療系統中服務質量好且能自負盈虧的一種整合體系[13]。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最大的特點是通過3個層級的分級診療實現了不同層級醫療資源和服務的整合,以提供系統、連續、全方位的服務[13]。NHS通過合理的醫療資源布局和高效的醫療服務提供,確保了英國公民能夠獲得及時、優質的醫療服務。新加坡公司化、市場化的醫療集團模式,通過組建\"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和\"國立健保服務集團\"兩大醫療集團,較好地整合了東西部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在確保醫療服務提供體系等級結構的基礎上,促進了專科醫療服務之間能夠進行更好的分工并建立有效的轉診制度,在同一醫療集團內,醫院為了節省費用,主動下轉病人,醫院之間的利益平衡得到了較好的保障[13]。法國在整合醫療資源方面有著較早的實踐,1990年實施了區域醫療機構規劃,旨在對區域內的醫療資源進行合理優化配置,包括提高國家對醫療衛生的投人,以提高醫療健康服務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對營業困難的醫院進行整合或關閉,對不同區域醫療衛生資源的數量及標準進行嚴格要求等。加拿大在醫療資源均衡方面也有著積極的努力,建立了完善的醫療合作網絡,一些大型醫療機構會與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或醫院建立合作關系,提供技術支援、遠程會診等服務。政府也會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醫療資源的均衡布局和醫療服務的提升,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質量。日本依靠完善區域衛生規劃來強化醫療機構的功能和分工,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從而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根據人口數量、地理環境、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設定了層級明確、功能協調的三級醫療圈,以促進醫療資源的適宜配置,并依托區域醫療中心來強化醫療機構的功能和分工,實現了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1.1.2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現狀
在國外,與我國類似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稱為醫療聯合體(medicalconsortiums)或醫療垂直整合模式(medicalvertical integrationmodel)。對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集中在護理一體化模式或綜合護理模式,在歐洲和全球范圍內,綜合護理在縮短住院時間、提高病人滿意度、提高感知護理質量和使獲得服務成為可能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4-15]。例如,在葡萄牙,政府實施了垂直整合項目,將不同地區所有護理服務整合到一個系統中,以提高病人護理質量和系統效率[16]。英國采取了多種方法進行護理整合,并設法通過更具響應性的服務改善了服務體驗,并降低了病人每年的就醫成本[17-20]。在美國,盡管其私人醫療體系占主導地位,但仍有許多嘗試以各種形式實現醫療一體化。在對美國垂直整合和護理質量的系統回顧中,10項研究中有6項研究結果顯示,垂直整合與更高的護理質量有關[21],垂直整合與弱勢低收人病人獲得手術護理的機會增加有關[22]。在西班牙,有研究整合了1所醫院和7所初級保健提供者,結果顯示,與通常的心臟病護理相比,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和心房顫動相關的護理質量提高[23]。護理一體化正在成為世界各地衛生部門改革的工具,以提高系統效率和有效性、人□健康結局、護理的連續性以及獲得初級和二級衛生保健范圍[14.17,24-26]。世界范圍內,各國正致力于以多種形式加強護理服務的整合。這些整合涵蓋了從衛生與社會護理組織之間的全面整合,到分散服務提供網絡中較小規模的協作與整合等多個層面[17]。
1.2 國內研究現狀
1.2.1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研究現狀
在我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最早于2017年1月提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具體見表1)。我省有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分別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山西醫院(山西白求恩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山西省腫瘤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山西醫院(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太原醫院(太原市中心醫院)。我國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研究集中在醫院管理模式、人才培養、財務管理、黨建管理,對于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較少。1)在醫院管理模式方面:付曉彤等2在2023年提出了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為例的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探索;邵子杰等[28在2024年進行了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高質量建設的發展研究;葉昌雄等[29在2023年進行了南方醫院贛州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相關問題探討;朱明君等2在2023年進行了云南省阜外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探索;張啟發等31在2024年提出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協作醫院同質化發展實踐探索;鄭麗等[31在2024年進行了基于協同理論的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高質量發展模式研究。2)在人才培養方面:張倩等5在2023年提出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高層次引進人才工作現狀及人才高地建設策略;陳莉莉等[32在2024年提出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為例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人才隊伍發展的探索;高紅軍等[3在2024年進行了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為例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背景下的檢驗醫學人才培養路徑探討。3)在財務管理方面:薛青山[33在2024年進行了關于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財務管理優化探討;白維等34在2023年進行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新格局下醫院財務管理優化探索;王朝霞等[35在2024年進行了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A醫院為例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醫院財務價值鏈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馬云[36在2024年進行了新形勢下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財務管理及核算實踐探討。4)在黨建管理方面:劉先勝[在2024年提出了以高質量黨建賦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發展;金琦等[38]在2023年進行了基于SWOT分析法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黨建共建路徑探析。
在我省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山西醫院(山西白求恩醫院)的郭玉麗等[39在2021年提出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下護理同質化管理實踐與探索;楊曉靜[40]在2024年提出了完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監督機制評價體系;劉先勝在2024年提出了以高質量黨建賦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發展;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山西省腫瘤醫院)的高紅軍等3在2024年進行了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為例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背景下的檢驗醫學人才培養路徑探討。
表1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名單
Table 1Listof 125national regionalmedical centers
1.2.2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現狀
在我國,關于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層出不窮,近幾年提出的新的護理管理模式有:劉育婷等[41]于2024年提出了基于4R危機管理理論的護理管理模式對手術室護士應急能力及風險意識的影響;焦玲娣等422024年提出了“3S2E\"護理管理模式在腦卒中吞咽障礙病人中的應用;吳秀婷等[432025年提出了基于磁性理念的護理管理模式在手術室管理及服務中的應用效果。而關于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僅郭玉麗等[39在2021年提出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下護理同質化管理實踐與探索。
綜上所述,國內外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實踐方面存在差異。國外在醫療資源優化配置和護理管理一體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我國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護理管理模式方面仍有待加強。
2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護理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背景下,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在國內外雖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與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護理管理模式研究深度與廣度不足
盡管國外在護理一體化或綜合護理模式方面已有較多研究與實踐,但在我國,針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護理管理模式研究仍顯不足。現有研究多集中于醫院管理的宏觀層面,而對于護理管理模式的深入探討相對較少,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的研究。
2.2護理管理模式缺乏可借鑒的成熟模式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在我國仍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固定的建設模式和經驗可供借鑒。特別是在護理管理方面,各中心在探索過程中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難以形成統一、高效的護理管理模式,這導致各中心在護理管理實踐中可能存在盲目性,影響了護理服務的同質化進程。
2.3護理同質化管理實踐不足
盡管有研究者如郭玉麗等[39在2021年提出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下護理同質化管理實踐與探索,但在實際操作中,護理同質化管理的實施仍面臨挑戰。不同醫院、不同科室之間的護理標準、流程和質量控制可能存在差異,導致病人護理體驗的不一致性。
3對策建議
3.1加強組織領導與政策支持
應成立由建設醫院和托管醫院共同組成的醫院管理委員會,護理部主任納人醫院管理委員會,負責統籌
協調全院護理管理工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
3.2加強護理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設立護理管理人才引進和培養專項基金,堅持送出去和請進來,實施“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為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配備經驗豐富的導師,進行一對一指導和幫助,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
3.3加強護理同質化管理實踐
根據托管醫院和建設醫院實際情況,通過“平移” + “因地制宜”,制定同質化的護理標準和流程,確保不同科室護理服務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時,建立護理人員考核機制,將護理質量納人考核范圍,激勵護理人員提升護理服務水平。
4小結
綜上所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護理管理模式研究仍面臨諸多挑戰與問題。通過深化護理管理模式研究、探索適合本土的護理管理模式、強化護理同質化管理以及加強組織領導與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解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護理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護理管理模式體系,推動護理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繁龍,郭群英,祁繼康,等.兒童專科醫院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院,2023,27(12):39-42.
[2]朱明君,涂佳軍,謝佳鑫,等.云南省阜外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23,43(6):90-92.
[3]高紅軍,徐丹菲,赫明揚,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背景下的檢驗醫學人才培養路徑探討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為例[J].中國衛生人才,2024(10):32-35.
[4]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的通知[EB/OL].(2017-01-22)[2025-04-22].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1702/b32824adcb3a4d35a4f3f0ee5c6dc3c4.shtml.
[5]張倩,高曉琳,韓世范,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高層次引進人才工作現狀及人才高地建設策略[J].護理研究,2023,37(24):4487-4491.
[6]王旭陽,韓奕,趙靜雪,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關鍵問題清單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24,44(6):34-38.
[7]趙銳,付強.均衡發展視角下我國構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價值內涵和推進路徑[J].中國醫院管理,2023,43(1O):1-4.
[8]馬良,羅睿,丁雯,等.資源整合視角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現狀和思考[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22,38(7):477-481.
[9]王丹,耿鋮.“十四五\"時期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思考[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23,43(4):263-267.
[10]吳曉君,余波,沈亮紅,等.基于SWOT分析的區域醫療中心發展戰略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7,37(8):72-73.
[11]趙靜雪,李杰,王笑頻.建設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醫院管理,2022,42(5):91-93
[12]張雯,王洪巨,邵建祥.健康中國戰略視域下構建區域醫療中心的路徑研究[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8,29(10):1095-1097.
[13]葉江暉,妄當,開洪,守.楚合型達療服分俁式時國際比牧及其后示[J].管理評論,2019,31(6):199-212.
[14]LILJASAEM,BRATTSTROMF,BURSTROMB,etal.Impact of integrated care on patient-related outcomes among olderpeople: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Care,2019,19(3):6.
[15] BAXTER S,JOHNSON M,CHAMBERS D,et al.The effcts ofintegrated care:a systematic review of UK and internationalevidence[J].BMC Health ServicesResearch,2018,18(1):350.
[16] GOIANA-DA-SILVA F,SA J,CABRAL M,et al. ThePortuguese NHS 2O24 reform: transformation through verticalintegration[J].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2024,12:1389057.
[17]ALONSO JM,ANDREWSR.Does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healthand social care organizations work? Evidence from Scotland[J].Social Scienceamp;Medicine,2022,307:115188.
[18]BUSSE R,STAHL J.Integrated care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inGermany,the Netherlands,and England[J].HealthAffairs,2014,33(9):1549-1558.
[19]NHS England.Case study:how people's lived experience isimproving health and care servicesin the North East and NorthCumbria[EB/OL].[2025-02-11]. https://www.england. nhs.uk/long-read/case-study-how-peoples-lived-experience-is-improving-health-and-care-services-in-the-north-east-and-north-cumbria/.
[20]HILDEBRANDT H,HERMANN C,KNITTEL R,et al.Gesundes Kinzigtal integrated care:improving population health byashared health gain approach and a shared savings contra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Olo,10:e046.
[21]MACHTARM,MAURERKA,JONESDJ,et al.A systematicreviewof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quality of care,efficiency,andpatient-centered outcomes[J].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2019,44(2):159-173.
[22]HADDAD D N,RESNICKMJ,NIKPAYS S.Does verticalintegration improve access tosurgical care for medicaidbeneficiar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20,230(1):130-135.
[23] COMENDEIRO-MAALOEM,RIDAO-LOPEZM,GORGEMANS S,et al.A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renowned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for health care provision inSpain between 2003 and 2015[J].Health Policy,2019,123(4):412-418.
[24] NEIVA E R,ABBAD G,CONCEICAO M I G,et al. How isintegration defined and measured,and what factors drive success inBrazil?An integrative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Care,2023,23(4):9.
[25]MOLOI H,DANIELS K,BROOKE-SUMNER C,et al.Healthcare workers'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primaryhealthcare integration:a scoping review of qualitative evidence[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Reviews,2023,7(7):CD013603.
[26]KODNER D L,SPREEUWENBERG C.Integrated care:meaning,logic,applications,and implications:a discussion paper[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O2,2:e12.
[27]付曉彤,王顯,黃友良,等.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探索: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為例[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23,30(11):7-10.
[28]邵子杰,宋涓涓,謝鑫,等.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高質量建設的發展研究[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24,19(5):117-123.
[29]葉昌雄,袁源佩,宋小英.南方醫院贛州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相關問題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23,34(6):741-743.
[30]張啟發,王國輝,馮超,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協作醫院同質化發展實踐探索[J].現代醫院,2024,24(2):168-171.
[31]鄭麗,湯艷雨,王可可,等.基于協同理論的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高質量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24,44(10):26-29.
[32]陳莉莉,鄭健敏.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人才隊伍發展的探索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為例[J].中國衛生人才,2024(11):20-24.
[33]薛青山.關于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財務管理優化探討[J].中國農業會計,2024(12):110-112.
[34]白維,羅睿.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新格局下醫院財務管理優化探索[J].中國衛生經濟,2023,42(6):80-83.
[35]王朝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醫院財務價值鏈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A醫院為例[J].實務探討,2024(7):153-155.
[36]馬云.新形勢下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財務管理及核算實踐探討[J].財經界,2024(3):105-107.
[37]劉先勝.以高質量黨建賦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發展[J].中國衛生,2024(7):83-84.
[38]金琦,趙衛華,周妍,等.基于SWOT分析法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黨建共建路徑探析[J].南丁格爾,2023,27(9):78-81.
[39]郭玉麗,李婉玲,張曉紅,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下護理同質化管理實踐與探索[J].護理研究,2021,35(20):3736-3738.
[40]楊曉靜.完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監督機制評價體系[J].中國衛生,2024(3):19.
[41]劉育婷,高密密,沈金光.基于4R危機管理理論的護理管理模式對手術室護士應急能力及風險意識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4,9(2):171-174;194.
[42]焦玲娣,耿留蘭,張璇,等.“3S2E\"護理管理模式在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4,30(1):139-142.
[43]吳秀婷,孫蓓,楊艷.等.基于磁性理念的護理管理模式在手術室管理及服務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5,10(1):163-166.l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