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工具的發展似乎總與“ 巨型化”緊密相連——寬敞的座艙、超長的軸距、磅礴的動力,成為制造商們競相比拼的資本。然而,在科技與創意的角落里,另一群“反其道而行之”的探索者卻力圖創造“袖珍奇跡”:他們用巧思挑戰物理極限,將交通工具濃縮成令人驚嘆的微觀藝術品。想象一下,一輛汽車輕如玩具,單手就能抬起;一架迷你得如同模型卻功能完備的飛機,在花園上空輕盈掠過……這些“世界上最小的交通工具”絕非簡單的噱頭,它們或是工程智慧的結晶,或是特殊任務的解決方案,甚至承載著人類對“極致效率”的浪漫想象。
那么,世界上最小的汽車、火車、坦克和飛機長什么樣?它們又能完成哪些意想不到的任務?
世界上最小的摩托車能有多小?一米?半米?還可以更小!2003年,瑞典發明家湯姆·維伯格制造了一款名為S m a l l t o e的摩托車,重量僅為1.1千克。其前輪直徑居然只有令人瞠目結舌的16毫米,車座距離地面65毫米。S m a l l t o e的最高時速為1.9千米/小時,雖然它能走,但沒有什么實用性。
還有一些更加實用的迷你摩托車,像是Fox Doodle Bug、本田CZ100這樣的車曾在20世紀60~70年代非常流行,適用于日常出行和越野。本田C Z100的原型車Z100是一輛用于游樂園的車,是當時日本多摩科技游樂園本田賽道上的試駕車輛。而如今,電動小型摩托車越來越多,有的具備折疊功能,一般重量不到20千克,其快速充電電池的續航里程可達100千米,很適合短途出行。

你見過鐵路檢修車嗎?看到它時,你可能會感到驚訝,它就像一個玩具小火車跑到了真正的鐵軌上。不過它的作用卻至關重要:幫助工人維修和檢查鐵軌。鐵路檢修車從1893年起就存在了,通常長度不超過3米,為一兩名檢修員提供乘坐空間。檢修車的速度一般不超過64千米/小時,由小型發動機驅動,這些發動機通常也被用于割草機。檢修車也很輕便,為的是當普通列車接近時,工人可以快速將其從軌道上抬走,為此,有的小車上還配備了把手。較大的鐵路檢修車則有封閉式駕駛艙。另外還有一些創新版本,比如多輪設計,用于不平整的鐵軌。第一臺檢修車出現后的100年間出現了數萬輛檢修車。不過到了20世紀80~90年代,鐵路檢修車被帶有特殊車輪、可在鐵軌上行駛的皮卡取代了。

G E N H-4也是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世界上最小的單人直升機。G E N H-4的重量僅有70千克。它的頂部是2 個主旋翼, 下邊連著4 臺發動機,每個發動機的功率為10馬力。G E N H-4沒有封閉的駕駛艙,只有懸吊在發動機下面的一個座位,座位底部還有4個用來著陸的輪子。
飛行員操縱G E N H-4時,需要像操控滑翔傘一樣,轉動旋翼下方的操縱桿來控制方向。它的最高速度理論上可達100千米/小時,最大飛行高度理論上可達3千米。位于飛行員背后的油箱容量為1 9升,直升機加滿油能飛7 9千米。G E N H-4之所以有4臺發動機,是為了保證在一臺發動機損壞的情況下仍能安全飛行。此外,在飛行員身后、油箱的上方還配備了一頂降落傘,是必要的安全裝置。
在2000年的一次試飛中,一陣強風吹動了正在空中懸停的G E N H-4,使其撞上了建筑物,導致飛行員受傷。不過這款直升機后來仍然投入生產,在2012年的售價為750萬日元(約合當年的人民幣5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G E N H-4是以達·芬奇的一種設想為靈感發明的。
你見過小坦克嗎?在20世紀20年代,這些小家伙在軍事界紅極一時。1927年,英國軍隊的卡登·洛伊德小型坦克問世。最初,英國軍官吉法德·勒凱納·馬特爾在自家車庫里制造了一輛單人小坦克,這一構想公開后,許多公司都開始設計類似的坦克,其中的一家拖拉機公司就設計了卡登·洛伊德小型坦克。
這款能搭載2個人、1500千克重的坦克,可以裝備機槍、迫擊炮和煙幕彈發射器。日本在其基礎上,開發出94式小型坦克。不過,坦克兵抱怨駕駛卡登·洛伊德小型坦克會導致暈車和疲勞。另外,小坦克還很容易被反坦克武器擊毀,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們漸漸放棄了這一概念,轉而制造更快、更堅固、更靈活的裝甲車。不過如今小型坦克正在卷土重來,例如,美國陸軍的Ri p s a w M5小型坦克。這款坦克采用了遙控技術,最高時速可達95千米,還配備360度攝像頭和AI技術。

人們常說,船越大越好,不過對法國人揚·奎奈來說并非如此。在2019~2022年間,他駕駛著一艘4米長的小船Baluchon完成了環球航行。在這艘和汽車差不多長的小船上,他帶著一部智能手機、太陽能充電器、睡袋和罐頭食品,在3年間航行了4.8萬千米。另外一位探險家斯文·伊爾文德也靠著小船在海洋航行,他攜帶了1000千克的物資和111升的水。
英國探險家安德魯·貝德韋爾則計劃打破橫渡大西洋的最小船只紀錄,經他改裝的小船能密閉防水,但由于過小,密封后船內的空氣僅能維持40分鐘的呼吸。他依靠嵌入船壁的維生素飲料、牛肉干、葡萄干及脂肪為生。在2023年,貝德韋爾的小船因進水而挑戰失敗,他計劃今年再次嘗試。對這些微型船只愛好者來說,他們不斷追求的也許就是這種簡單純粹的航海方式,以及挑戰帶來的成就感。

羅伯特·斯塔爾制造的大黃蜂2號(S t a r rBumble Bee Ⅱ)于1988年4月2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完成了首次飛行,至今仍保持著“最小雙翼飛機”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黃蜂2號的翼展僅有1.68米,搭載燃料和飛行員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60千克,相當于一頭大型獅子的重量。大黃蜂2號的誕生,據說源于兩位“二戰”老兵之間長達數十年的競爭。斯塔爾首先與另一位飛行員雷·斯蒂茨合作制造了世界上最小的飛機:天空寶貝(Sky Baby),后來他又自己制造了大黃蜂1號(Bumble Bee Ⅰ)。不過,雷和他的兒子唐納德則憑借一款更小的飛機嬰兒鳥(Baby Bird)打破了最小飛機紀錄。斯塔爾用大黃蜂2號終結了這場比賽,但這架飛機并非完全成功,在1988年5月的第3次飛行中,飛機在121米的高空發生故障并墜毀,斯塔爾也受了重傷。

皮爾P50是世界上最小的量產汽車,由英國馬恩島的公司于1962~1965年間生產。當年的宣傳語稱它是:為一名成人和一個購物袋設計的城市汽車。這輛車只有一扇門那么寬(99厘米),和一只大狗差不多重(59千克),僅配備了一個車門、一個雨刷和一個前燈,最高時速達到61千米。最初的P50有3個6英寸(約15厘米)直徑的車輪。車沒有倒擋,如果你想倒車,需要拎住車尾的把手,自己把車拖走。
2007年,P50又在英國汽車節目《T o p G e a r》中亮相,2010年,它憑借“世界上最小的量產汽車”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2011年,兩位企業家在參加英國創業節目《D r a g o n's D e n》時提出要復興P50,并對原版進行了改裝。如今的新型P50除了有汽油版,還有電動版和雙門轎跑版,成品車起售價為15799英鎊(約15萬元人民幣),而自行組裝套件的價格為12577英鎊(約12萬元人民幣)。
P50的旅程還在繼續,2021年,汽車愛好者亞歷克斯·奧奇恩駕駛著P50從蘇格蘭東北端的約翰奧格羅茨出發,前往英格蘭最西端的蘭茲角,這是一個為兒童救助組織籌集資金的活動。他花了21天,開著世界上最小的汽車完成了2394千米的旅程。他還在沿途的許多標志性地點進行展示,比如,布萊克浦塔、沃里克城堡,甚至開上了賽車賽道,最終成功籌集了11500英鎊(約11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