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傘與保險公司通過優勢互補,聯手開發既滿足市場需求又符合監管要求的創新保險產品,實現了保障與效益的雙重價值。但雙方合作也在考驗著尋求共識、尊重差異的智慧,只有以“好產品”為共同追求的自標,才能贏得市場、贏得客戶,實現多方共贏,貫徹長期主義。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保險市場中,合作與共贏已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保險中介公司作為連接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的橋梁,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保險產品選擇,還憑借專業的服務能力和深入的市場洞察,助力保險公司拓寬市場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
此次評選中,我們發現頭部中介公司多方位深化與保險公司的合作,不斷創新與保險公司的產品合作模式,推出了受到市場認可的產品。我們以小雨傘保險經紀(簡稱“小雨傘”)為案例,透視和分析這一合作模式背后的發展邏輯。
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衡量一款保險產品是否優秀的標準是什么?消費者的答案是,全面且合理的保障覆蓋,而保險公司則著眼于實現風險管控與盈利之間的平衡。那么,如何才能烹飪出既滿足多樣化需求,又契合各方口味的“保險佳肴”呢?
近年來,保險中介公司與保險公司聯手開發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領域具有深厚積累與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而保險中介公司則因緊貼市場,具有敏銳的觸角和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二者聯手,優勢互補,做出了一道道既緊貼市場發展趨勢,又嚴格遵循監管要求的創新“菜品”,實現了保障與效益的雙重價值。
作為成立于2015年的全國性保險經紀平臺,小雨傘秉持“明白買、放心賠”為核心理念,致力于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專屬保險產品,并提供從咨詢、購買到核保、理賠的一站式服務,與國內多家知名保險公司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2015年創立之初,公司推出的“小雨傘父母意外險”將最高投保年齡上限提升至85歲,這一在當時市場上罕見的高齡老人意外險產品,精準擊中了消費者的痛點,也讓小雨傘在業界嶄露頭角。
雖然小試牛刀,但小雨傘深知,產品開發方面,相比保險公司,無論是其產品開發經驗,還是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保險中介公司都應向保險公司“取經”并合作,才能集眾家之長,為客戶制定個性化的專屬保險保障計劃。于是,小雨傘先后積極與北京人壽、中國人保、和泰人壽、君龍人壽、招商仁和人壽等多家知名保險公司合作,攜手打造了一系列產品,如超級瑪麗、大黃蜂、擎天柱等。
這些受到市場檢驗的產品不僅讓小雨傘在業內聲名鵲起,也為合作保險公司帶來了豐厚回報,更讓消費者獲得了真正符合自身需求且性價比極高的保險產品,多方共同構建起了互利共贏的合作生態。
合作極致化IP極致化
很多保險公司與保險中介公司的合作往往是曇花一現,短暫而缺乏深度,小雨傘的特點是:“咬定”保險公司,深化合作;“錨定”產品,持續迭代精進。無論是合作模式的深度還是產品升級的精度,小雨傘都主打“極致”。
事實上,保險公司擁有長期的產品開發經驗,積累了大量的產品開發案例和數據,這些經驗和數據可以為新產品的開發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降低產品開發的風險和成本。小雨傘看中保險公司的產品研發實力,積極與保險公司“緊密綁定”。
通過與保險公司的深度捆綁,小雨傘的“保險菜單”日益豐盛,其APP涵蓋了兒童、成人、老年、財富管理、家庭保障及旅行保險六大板塊,產品多樣,滿足各類用戶的定制化需求。至今,小雨傘已與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陽光保險等超過百家保險公司構建起戰略聯盟,惠及用戶逾千萬。
如何“錨定”產品?
小雨傘拒絕簡單的新產品替換模式,而是對既有產品進行深度迭代與優化,使產品IP價值不斷增值,形成了深厚的用戶黏性和市場認可度。以大黃蜂少兒重疾險為例,這款由小雨傘聯合北京人壽于2015年推出的產品,歷經18輪打磨,已迭代至“大黃蜂13號少兒重疾險”,產品的核心價值和用戶口碑依然穩固。
在復星保德信大黃蜂13號少兒重疾險的發布會上,雙方研發團隊表示,每一次產品更新的背后,都意味著背后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每一個條款,每一項告知,都是慎重考量、反復打磨的結果。
然而,雙方的合作并非一路坦途。在共同開發產品時,他們也遇到了諸多挑戰。以大黃蜂少兒重疾系列中的罕見病保障產品開發為例,由于罕見病發病率低且治療成本高,產品定價和保障范圍的確定成為了一大難題。此外,用戶需求的多樣化也給產品設計帶來了考驗。
面對挑戰,雙方研發團隊加強與醫學專家的溝通合作,科學分析罕見病數據,為產品定價提供精準依據。并通過大數據分析,細化用戶畫像,精準捕捉需求。在研發過程中,雙方展現出尋求共識、尊重差異的智慧,定期會商,共同規劃,確保產品開發穩步前行。
好產品是最好的長期主義
小雨傘對于好產品的執著讓他們贏得了一批忠實的用戶,逐漸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小雨傘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可謂是一個相對比較成功的案例。除了小雨傘之外,也有多家中介公司與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在合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一家保險中介公司內部人士坦言,由于保險中介公司在開發保險產品時需要依賴保險公司的資源和支持,導致它們在產品開發上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難以完全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創新。
另外,相比于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在品牌影響力和客戶信任度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也會影響它們在新產品開發和推廣方面的效果,使得客戶對新產品的接受度相對較低。
有合作必然有分歧,據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公司因雙方合作方式的不穩定,以及利益分配不均,往往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等;雙方未能充分溝通和協作,則可能導致產品開發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此外,過于注重短期的眼前利益而忽視產品創新的做法,都不利于保險產品的長期發展和市場份額的擴大。
歸根結底,保險中介公司與保險公司長久合作的基礎是做出好產品,好產品是底線,更是長期主義的壓艙石,唯有以客為尊,持續優化、不斷創新,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好產品,才能最終贏得市場、贏得客戶,實現中介公司、保險公司和消費者的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