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養殖行業的發展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在肉羊養殖生產過程中,由于各類動物疾病的出現,進而對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在肉羊生長過程中,螨病是一類常見疾病,在肉羊養殖過程中的發生頻率相對較高。對于羊螨病而言,其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容易在羊群中快速傳播,不僅會對羊群生長造成影響,而且還會降低肉羊質量,導致肉羊養殖生產效益明顯降低。本文針對肉羊養殖生產過程中的螨病防治展開分析,探討了螨病的診斷方式,并提出具體的防治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人員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肉羊養殖生產;螨病診斷;致病原特征;防治策略
在肉羊養殖生產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明確螨病的臨床癥狀,采取有效的診斷方式,以此來對螨病的發生加以確定。在此基礎上,養殖企業還需要采取相應的防治策略,使此類疾病得到預防,降低螨病發生概率,并有效治療螨病,使其對肉羊造成的危害程度得到降低。
1 肉羊養殖生產中螨病的診斷方式
1.1 臨床癥狀
當肉羊感染螨病后,會表現出相應的臨床癥狀。首先,皮膚瘙癢。在肉羊感染螨病之后,會出現皮膚瘙癢癥狀,當感染問題越發嚴重時,瘙癢感也明顯增強。具體來說,在螨蟲寄生之后,肉羊體表會有鱗片以及毛刺長出,而且在口器當中還會有毒素分泌出來,導致患病羊出現皮膚瘙癢癥狀。一旦其在肉羊體表皮膚處活動時,并對上皮細胞和體液取食之后,會對宿主皮膚的神經末梢產生刺激,導致患病羊有強烈瘙癢感產生。在此情況下,患病羊會摩擦皮膚,并不斷啃咬,這也導致患病位置損傷和炎癥明顯加重,并會向外界環境傳播致病原。其次,皮膚病變。在肉羊患上螨病之后,其患病皮膚位置會有增厚、結痂、脫毛以及發炎等臨床癥狀出現。對于螨蟲,其會對肉羊造成機械損傷刺激,還會分泌毒素,這也導致肉羊皮膚有炎性問題出現,在患處會有水皰、結節出現。患病羊會通過墻面、欄桿等部位進行摩擦,以此來止癢,這也導致其水皰和結節處發生破潰,并會滲出大量體液。最后,身形消瘦。在肉羊患上螨病之后,由于皮膚出現瘙癢感,這也導致患病羊會出現摩擦止癢、啃咬等行為,情緒也會逐漸煩躁不安,對患病羊的取食、休息產生影響,影響到患病羊腸胃消化功能,降低了飼料轉化率。在寒冷季節患病時,其患處皮膚徹底暴露,體溫也會快速散熱,這也導致肉羊脂肪消耗速度加快,使得患病羊身形變得消瘦,甚至會引發其他疾病,嚴重情況下導致患病羊死亡[1]。
1.2 實驗室診斷
首先,在病料收集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患病羊的患處和健康部位交界處做好病料收集工作,并要剪光患病位置的毛發,用甘油對皮膚進行涂抹。相關獸醫人員可以采用無菌外科手術刀,對患病羊皮膚表皮組織進行刮取,當皮膚存在輕微出血情況時,需要將收集刮取掉的病料存放在相關容器中。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患病羊的皮膚位置用碘酊進行涂抹,從而有效進行消毒。
其次,在實驗室檢測過程中,需要采用以下幾種檢測方法。第一,直接檢查法。實驗室檢測人員應在載玻片上放置病料,并將50%的甘油水溶液在載玻片上滴入1~2滴,確保可以有效散開皮屑,并將蓋玻片蓋好,將其在解剖鏡或者低倍顯微鏡下觀察。第二,溫水檢查法,需要準備好溫水漏斗,其溫度為40℃左右,在其銅篩中放置病料,持續0.5~1 h后,再對其進行觀察。通過水溫熱量,可以使病料中的螨蟲自行爬出,并形成團狀,在管底位置進行沉淀,可以對沉淀物進行鏡檢,從而對螨蟲進行觀察。第三,皮屑溶解法,需要在燒杯中放入病料,然后加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將其有效浸泡2 h,之后進行觀察。或者獸醫人員可以將其放置在酒精燈上,并進行加熱煮沸,時間為2~3 min,確保可以有效溶解痂皮。在此之后,需要將其靜置約20 min,將上清液有效去除,對其沉淀物進行觀察,從而有效觀察螨蟲肢體[2]。
2 肉羊養殖生產中螨病的防治策略
2.1 螨病預防措施
2.1.1 加強日常管理
對于肉羊養殖場,在實際開展改建、擴建以及新建工作時,養殖企業需要做好選址工作,確保養殖場所處位置的背風向陽,并要保證排水方便,確保其地勢較高,避免選擇低洼潮濕地點,有效保證通風效果。當螨病發生概率相對較高時,相關養殖場需要有效修建藥浴池。與此同時,需要確保羊圈采光良好,而且圈舍內部要確保干燥和清潔,確保具有良好的換氣通風條件,根據養殖場規模合理確定飼養密度。在炎熱夏季,需要做好降溫防暑工作,有效控制其濕度,并設置遮陽棚,對濕簾風機進行安裝,以此來為肉羊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在寒冷季節,相關養殖場需要做好保溫工作,使肉羊機體抵抗力得到增強。
2.1.2 做好圈舍衛生
對于肉羊養殖人員而言,其需要做好圈舍衛生,定時進行打掃,確保每天清理2~3次糞便。與此同時,養殖人員需要結合養殖規定,有效開展消毒工作,定期清理地面土壤、皮毛、糞尿以及污水等,并有效滅殺不同類型的病原微生物,從而切斷疾病傳播途徑,防止養殖場內螨病的蔓延。對于養殖環境、設施設備以及器具,需要有效進行消毒和殺菌,可以使用40%的甲醛溶液,以此來有效熏蒸。在實際養殖過程中,一旦某一個體被感染,需要及時做好隔離工作,而且對于其所接觸的用品以及器械,要做好消毒工作。在實際清潔羊圈時,需要及時趕出內部羊,并在消毒后及時進行沖洗。在夏秋季時,養殖人員需要做好滅蚊蟻工作,及時清除羊圈雜草,有效排除積水,防止蚊蟲的大量繁殖[3]。
2.1.3 定期驅蟲
螨病是一類體表寄生蟲病,所以需要定期開展驅蟲工作,以此來使此類疾病得到有效預防。首先,養殖人員需要科學合理地制定驅蟲計劃,具體要對螨病高發季節進行考慮。在此基礎上,需要對驅蟲藥物做出合理選擇,具體包括依維菌素以及阿維菌素等,并要采取有效的驅蟲方式,包括注射、灌服以及藥浴等。除此之外,還需要合理選擇驅蟲天氣,一般應在晴天開展驅蟲工作。其次,在對肉羊進行驅蟲之后,需要有效清除其糞便,防止出現寄生蟲繁殖,有效預防螨病發生、傳播以及擴散。在實際驅蟲時,需要結合使用說明書,對驅蟲藥物正確使用,有效控制藥物劑量,防止劑量過大或過小,避免造成羊中毒,有效保證驅蟲效果。
2.1.4 安全引種
對于肉羊養殖企業,其應按照“自繁自育”原則,如果必須從外地引種時,需要加強引種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對于肉羊的引種地,應對其是否暴發過螨病進行查明,明確肉羊養殖場的安全等級。其次,在引種前需要有效檢查,對羊只檔案進行查閱,明確肉羊生長發育、用藥以及疫苗接種等情況,有效保證肉羊機體健康。最后,在實際引種之后需要及時隔離飼養,其隔離飼養時間為20~30 d,并做好相關檢查工作,確保其不攜帶相關病原,在此情況下方可混群飼養。
2.1.5 加強飼養
對于肉羊養殖企業,通常有效開展飼養管理工作,可以對螨病的發生進行有效預防,因此需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應確保飼料具有全面營養,并要保證其具有良好的適口性,而且還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這樣不僅可以使肉羊的生長需求得到滿足,還可以使肉羊機體抵抗力與免疫力得到提高,對螨病的發生進行有效預防。其次,對于螨病高發季,應在其日常飼料中合理添加中草藥,以此來使螨病發生概率得到降低。再次,通過保證飼養密度的合理性,可以對螨病的發生進行有效預防,使肉羊間的接觸次數得到減少,降低接觸頻率,使肉羊活動量得到增加,從而增強肉羊機體免疫力。最后,對于養殖人員,其應對肉羊精神狀態充分觀察,明確其體表皮膚出現的變化,確保可以及時發現肉羊出現的異常情況,將其有效隔離,從而及早發現與隔離,為螨病治療做好準備[4]。
2.2 螨病治療措施
2.2.1 藥浴
當肉羊患螨病時,可以采用藥浴方式進行治療,具體要采用辛硫磷以及馬拉硫磷等藥物,并按照說明書對藥液濃度做出合理調配。在具體的藥浴過程中,需要有效控制水溫,將其維持在20~30℃。具體來說,在準備好藥液后,需要將肉羊進行全身浸泡,其持續時間為1 min,確保其毛發徹底濕透。在首次進行藥浴后,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再次藥浴,通常為15~20 d,從而使藥浴治療效果得到提高。如果養殖場患病羊數量較多時,獸醫人員可以聯合養殖人員,對藥浴池進行修建。在實際藥浴之前,需要在浴池當中對藥液濃度進行配制,并在晴天藥浴。而在藥浴之前,需要對肉羊進行剪毛,并要停止喂食,確保其飲水充足,防止在肉羊藥浴過程中對藥液進行飲用。3月齡以內的羔羊禁止采用藥浴方式,否則容易出現中毒現象。在對哺乳期母羊進行藥浴之后,相關養殖人員需要使用清水對母羊乳房部位進行沖洗,防止藥液殘留,避免引起羔羊中毒。除此之外,在肉羊藥浴時,獸醫人員需要做好防護工作,穿戴相關的防護衣物和手套,防止直接接觸到藥液,避免損害到獸醫人員皮膚。
2.2.2 涂藥治療
在春冬等寒冷季節,在治療肉羊螨病時由于無法進行藥浴,因此可以采取涂藥治療方式。在此過程中,獸醫人員需要結合說明書的使用劑量,對阿維菌素、雙甲脒水溶液以及馬拉硫磷等藥物進行使用。在實際涂藥之前,獸醫人員需要修剪患病部位皮膚毛發,并用肥皂水有效清洗患病部位,并對手術刀進行消毒,有效輕刮患處皮膚,在此部位輕微出血之后使用藥液進行涂抹,起到良好的療效。在藥液涂抹過程中,一旦藥物使用過量,將會對患病羊皮膚產生刺激,所以需要對其用量加大注意,有效控制皮膚的涂藥面積。一般涂藥面積應避免其達到體表面積1/4,如果有較多患病部位時,應對部分皮膚進行涂抹,并在間隔一段時間后,再涂抹其他部位,通常為2~3 d,保證涂藥治療效果。如果所采用的涂抹藥劑療效不夠理想,獸醫人員應采用溫氫氧化鈉水溶液對病羊的患病皮膚進行清洗,對0.1%蠅毒磷溶液進行使用,對其濃度加以調整,一般要調整為0.02%~0.05%,然后在患病部位進行涂抹,當用藥時間達到2 d之后可以起到顯著效果。當治療時間達到1周左右,可以逐漸恢復肉羊的患病處,而且在毛發剪掉之后會重新長出,有效消滅多數蟲體。
2.2.3 藥物注射或灌服
在肉羊螨病治療過程中,采用藥物注射方式時,主要在皮下注射伊維菌素與阿維菌素,并要根據患病羊體重合理確定藥物使用劑量。在藥物灌服過程中,獸醫人員可以對阿維菌素以及苯硫咪唑等進行使用,同樣要對患病羊體重進行考慮,以此來確定藥物使用劑量。對于用藥時間,一般應在清晨病羊空腹時,而且在首次用藥之后,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再次給藥,通常為7 d左右,使治療效果得到提升。在藥物注射或者灌服過程中,可以同步采用涂藥或者藥浴等方式,從而使患病羊的治愈速度得到加快。
2.2.4 中草藥治療
在肉羊螨病治療過程中,對中草藥治療方式進行采用,具體要采用13 g生巴豆、15 g雄黃以及60 g狼毒,將其充分研磨,使其形成粉末,確保幾種中草藥能夠均勻混合,然后加入250 mL棉籽油,對其充分攪拌,在病羊患病部位進行均勻涂抹。在實際涂抹之前,獸醫人員需要修剪掉患病羊的病處毛發,而且還需要對溫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使用,對病羊患病處皮膚進行使用,在將結痂揭掉之后進行用藥。除此之外,獸醫人員可以采用冰片、明礬、苦參、狼毒以及花椒等,將其有效混合,然后加入200 mL水充分煎煮,在有效攤晾之后,將藥渣去掉。在對此藥液進行使用時,需要有效沖洗患病皮膚處,每天應進行2~3次沖洗,從而有效治療肉羊螨病。或者可以在患病羊飲水過程中,在水中加入藥液,并給病羊服用,其連續使用時間為3~5 d[5]。
3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肉羊的健康生長,需要做好螨病防治工作,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使此類疾病得到有效預防和治療,降低螨病發生概率,使其造成的影響程度得到降低,保障我國肉羊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歡歡,王丹.羊疥螨病的發生與防控[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1):83+85.
[2] 夏友響.肉羊養殖中疥螨病的預防與治療方法[J].中獸醫學雜志,2024,32(2):46-48.
[3] 王立春.奶山羊疥螨病的防治[J].中國乳業,2023(12):37-40.
[4] 王昌永.治療羊螨病的方法研究[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1):35-36.
[5] 仲如久.羊螨病的臨床表現及防治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4,11(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