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科學導報》記者走進太原東山智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鑫公司”),看到廠房里一排排銘牌斑駁的機床忙碌運行。這些誕生于改革開放初期的“老兵”,曾見證了煤炭機械制造的黃金時代,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智鑫公司沒有讓這些“老兵”就此“退役”,而是通過一系列智能化改造和技術升級,讓它們重新披掛上陣,在新時代的機械制造領域繼續發揮余熱,創造出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效益。
在智能化轉型的浪潮沖擊下,這些服役了40多年的老設備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工作臺行程限制導致新型大尺寸礦用設備部件無法完整加工,機械傳動系統的磨損更使產品一致性難以保障。面對這一行業共性難題,智鑫公司的研發團隊通過自主創新技術改造,讓這些承載著工業記憶的老設備重新煥發智能新生。
事實上,這種老設備新改造的創新理念已在智鑫公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路線。此前,智鑫公司在維修平板車輪時發現,支架平板車載重大,導致多數平板車輪裝軸承位置內孔變大,如不能修復內孔平板車輪只能報廢。針對這一情況,智鑫公司科研團隊利用車床設計研發出了環焊機,經過反復調試和試驗,環焊機最終使得補焊層均勻且致密,這樣一來即可補焊平板車輪內孔,補焊好后經過車削、檢測,完全符合設計要求,省去了重新購買鑄件的費用。
智鑫公司生產部部長杜威剛介紹說:“采用環焊機替代手工補焊后,生產效率顯著提升。過去一個高級技工每天只能完成3~4個焊件,現在經過簡單培訓的技術人員每天可完成10個,不僅效率大幅提高,補焊層質量也實現了標準化控制。環焊機在成功應用于平板車輪內孔修復后,現已拓展應用于軸類零件修復、平板車輪加厚等多種場景,真正實現了一機多用?!?/p>
此外,智鑫公司應太原東山東興煤業要求承接了托電纜單軌吊制作業務,主要為該公司解決了采掘工作面電控設備用電纜吊掛以及跟隨電控設備移動的難題。
此項目時間緊、任務重,智鑫公司從未設計過此類產品的情況。技術總工徐剛帶領技術小組,從整體設計方案到液壓系統安裝、整理調試,每一步都攻堅克難,僅用15天就完成了設計制作,節約成本100余萬元/年。
智鑫公司的創新改革證明,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并非一定要“大拆大建”,而是通過對現有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和工藝創新,同樣可以實現生產效率和質量的雙提升。這種“老樹發新芽”的發展模式,不僅為企業節省了大量設備更新成本,更積累了寶貴的技改經驗,為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轉型樣本。
記者一進入機加工車間就看到,在車間中央,一臺經過改造的T68臥式鏜床正在快速運轉,一名技術人員正全神貫注地操作著這臺煥發新生的設備。杜威剛指著設備告訴記者:“這臺T68臥式鏜床是我們最新完成的技術改造項目。通過加裝自動環焊系統和數控模塊,現在它已經變成了一臺多功能復合加工中心。”
據介紹,智鑫公司技術團隊經過充分論證,決定對這臺服役多年的老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在保留原有鏜削功能的基礎上,研發人員為其新增了直徑300~1500毫米圓柱形工件的自動環焊、精密車削和磨削功能。經過半個月的連續攻關,技術人員成功完成了動力系統升級和控制系統集成。改造后的設備已成功應用于160綜掘機伸縮中筒的修復作業,使公司的大尺寸工件加工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不僅如此,2022年,智鑫公司還成功承接了紫霞苑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地下工程。該項目在建設地下車庫時遇到了特殊的技術挑戰,施工現場地形復雜,基坑深度大且傾斜角度陡峭,傳統運輸車輛無法進入作業,而人工搬運又存在效率低、安全隱患大等問題。
面對這一難題,智鑫公司技術團隊迅速響應,自主研發了DTL80型大傾角帶式輸送機。該設備采用特殊設計的防滑輸送帶和強力驅動系統,能夠適應30度以上的陡坡作業環境。在實際應用中,DTL80輸送機成功解決了深基坑土方運輸難題,不僅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還顯著降低了作業風險,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
“這些科技創新的成果充分展現了智鑫公司的研發實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倍磐傋院赖卣f,“未來,我們將會繼續堅持老設備新功能的改造理念,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工程解決方案?!?/p>
近年來,智鑫公司成功實現了從單一維修業務向“維修+制造”雙輪驅動的戰略轉型,維修業務資質已拓展至26項,同時通過25項煤炭安全認證,制造業板塊已獲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智鑫公司在單軌吊領域又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成功研發底卸物料箱系統,攻克了箱體開合機構設計、底部卸料密封等關鍵技術難題。這些創新實踐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更培養出一支兼具創新思維和技術實力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現如今,智鑫公司打造的“五小”創新平臺已成為行業標桿,運行十年來累計收到提案338項,轉化實施225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5000萬元。平臺創新性地建立了四級激勵機制,2024年智能焊接系統研發團隊榮獲特等獎,獲得12萬元獎金及0.5%企業股權激勵。
與此同時,智鑫公司還構建起了完整的創新生態系統,形成“創意池—項目庫—成果臺”三級管理體系,配套2000萬元創新基金和容錯機制。對探索性項目允許30%失敗率,戰略項目給予3年培育期。這套創新機制使公司研發投入產出比持續保持在1:6的高水平,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50%,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智鑫公司創新發展歷程生動詮釋了傳統制造企業通過創新驅動實現轉型升級的可行路徑。通過構建“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制度保障”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智鑫公司不僅成功實現了業務結構的戰略調整,更在核心領域形成了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未來,隨著智鑫公司持續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其通過智能化改造賦能傳統設備、以數字技術重構服務鏈的創新實踐,必將為行業提供更多可復制的轉型升級樣板,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征程中貢獻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