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鄉村,滿目蔥蘢翠綠,夏天漸漸熱情洋溢,活力旺盛,豐盈生動。
我最近在看汪曾祺的《人間至味》,汪老把那美食描繪得頭頭是道,饒有風味,別有才思。讀來令我味蕾大開,垂涎欲滴。不過,我味蕾上的人間至味在鄉村,那新鮮獨有的鄉間美味才是人間至味。
剛一回到家,母親就帶著我和兒子去菜園里摘枇杷吃,先嘗嘗這初夏第一果。
入夏后,母親餐桌上的家常菜換了主角,綠芽們紛紛退場,一群可愛的“豆真鮮”慢慢“滾滾”來。
夏天,先由一盤毛豆開場。
鄉村新鮮食材,往往只需最簡單的烹飪,即可創造出自然完美的滋味。“青綠的毛豆下鍋,在由生轉熟的數分鐘時間,吸收了鹽、姜片等味道于一身。”母親做的水煮毛豆翠綠飽滿,干凈放心,滋味兒足。毛豆煮九成熟出鍋,留住毛豆的脆感,自然冷卻,只為了讓那股辛香味道從毛乎乎的表皮滲入豆肉中。毛豆是涼菜熱做,用香油和小米辣炒出來的,一口咬開,兩三粒豆米肉吃下去,鮮香酥糯,連毛豆殼也能嘬出滋味來。帶著大海氣息的夏日,吮一口咸香的毛豆,再配一杯冰鎮啤酒,生活那叫一個美。
母親做的家常菜,是最時令的食材和最自然地道的鮮。從菜園到廚房灶臺只有幾步遠,還帶著露珠的濕潤與青草的芳香。初夏,蠶豆嫩得能掐出水來,從毛茸茸的豆莢中剝離出來,可與各種新鮮綠葉菜清炒,鮮氣奪人。蠶豆正如豆蔻年華的少女,鮮氣十足,嫩綠無比,趁鮮,趁嫩,吃個美。放幾天就發黃了,就像美人“遲暮”。母親把嫩蠶豆做出不同風味,用嫩蠶豆炒雞蛋,先把嫩蠶豆去皮,焯水備用,雞蛋打散,倒入油鍋煎黃,再倒入蠶豆米一起清炒,起鍋前撒點蔥花提香,黃綠相間,色香味俱全。吃一口,有蠶豆米的鮮嫩和粉糯,有雞蛋的清香,頗有初夏田野的清新體香,真正是人間好滋味。
母親還燜煮了一鍋蠶豆,帶皮加點鹽一起清煮,跟嗑瓜子似的,吃起來有肉有粉糯的質感。這樣的蠶豆,你一吃起來就根本停不下來。這是清水出芙蓉的蠶豆,沒有任何浸染,人間有味是清歡,吃一口,舌尖彌散著清甜滋味。這一絲初夏的滋味,能夠治愈春困后的味蕾。
稍老一點的蠶豆,豆嘴泛黑,豆肉愈發白黃緊實,剝成豆瓣,母親用壇子里腌制的酸菜配初夏的蠶豆瓣,那真是絕配。豆瓣以油炒香,與酸菜一起炒,讓平常的酸菜都變得鮮酸無比,惹人垂涎。新陳風味交融,酸里透著鮮,味美宜人,這真是一種奇妙的結合,是初夏酸甜的滋味兒。
夏天絕少不了豌豆,現在正是吃豌豆的好時候。“豌豆太老會發干,太嫩了里面是一包水,現在吃剛剛好呢。”母親站在灶臺前一邊炒豌豆一邊高興地說。母親清炒的豌豆,純素炒,油亮亮、綠瑩瑩,吃進嘴里,酥融即化,滿口清甜。
窗外池塘里,傳來青蛙一陣“呱呱”聲,難道青蛙也聞到了豆鮮香味?
(編輯 兔咪/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