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賢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兒童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曾任阜陽師范學院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安徽電子音像出版社總編輯、編審。出版寓言集13種,獲冰心兒童圖書獎2次、安徽圖書獎1次、上海《少年文藝》好作品獎3次。理論著作《寓言學概論》獲安徽省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清晨,草葉上的露珠閃耀著晶瑩的光芒。它得意極了,問小草:“你說,我像不像珍珠?”
“像極了!”小草說,“然而只是‘像而已,你并不是珍珠!
太陽出來了,露珠漸漸失去了蹤影。
“像”沒有用,“是”才有意義。
編者按: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僅28個字的“二十四節氣歌”蘊含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智慧。“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候、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二十四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國際氣象界,這一已有千年歷史的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于2016年11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詩話節氣”欄目以詩歌的形式,每期為同學們介紹兩個節氣,讓同學們在充滿童趣的詩意中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本期為同學們介紹的節氣是“芒種”和“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