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講透孫子兵法》
原文
是故智者之慮①,必雜于利害②。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
注釋
① 智者之慮:慮,思考。聰明人的思考。
② 雜于利害:雜,摻雜、混合。思考問題既要考慮有利的一面,也要考慮有害的一面。
③ 雜于利,而務可信:務,事。信通“伸”,伸展、達到。文中指看到有利的一面,才能提高勝利的信心。
譯文
聰明將帥的思考,必須兼顧利害兩方面的考慮。 (在考慮不利條件時)看到有利條件,才能提高勝利的信心;(在看到有利因素時)看到不利因素,禍患才可能被排除。
歷史故事
鄭國伐蔡
鄭國曾是春秋早期的霸主,鄭莊公在位時期,強盛一時。但鄭莊公死后,幾個兒子內斗,政權幾經更替,鄭國就衰敗了,淪落為一個中等國力的國家。不過,春秋時期,諸侯國非常多,大小、國力各自不同,有很多比鄭國還弱小的國家,蔡國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年,鄭國出兵攻打蔡國,打勝了,國人皆喜。唯有一位叫子產的人很憂懼,說:“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意思是,一個小國不好好地勤修內政,讓老百姓過好日子,反而讓百姓處于戰事之中,這是大禍。他還說:“蔡國是楚國的附屬國,如果楚國以此為借口攻打鄭國,那我們又該怎么辦?”
子產是國君的孫子,當時還很年輕,而他的父親是此次戰爭的將領。他聽了這話,極為生氣,認為子產根本不懂國政。可是后來,鄭國果然引火燒身,被楚國以此事為借口攻打。
丨子產

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子產是鄭穆公之孫。他改革土地劃分制度,修改交納軍賦的數量,修訂并發布法律,做了一系列的革新。鄭國在子產的治理下呈現出中興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