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全面推進,中小學教育評價模式面臨著從傳統評價模式向核心素養導向評價模式轉變的重要任務。兗州區東御橋小學教育集團積極響應改革號召,以培養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學生為目標,構建了多維度、全方位的 “12345” 學生評價體系,在學業質量評價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聚焦“五育并舉”工作中心,促進學生終身發展
“五育并舉”是新時代教育的核心要求,學校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構建 “五育并舉”學生綜合素養評價體系。每學期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五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在德育方面,通過主題班會、志愿服務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智育上,注重課堂教學與課外拓展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體育方面,嚴格落實體育課程標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確保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狀態;美育層面上,借助藝術課程和校園文化活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勞動教育則通過校園勞動、家務勞動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習慣。
二、準確把握 “兩種評價形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質量的發展
(一)結果性評價
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考試評價至關重要。學校強化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的一致性,促進 “教—學—評” 有機銜接。在隨堂檢測中,增強育人意識,實時跟蹤評價。例如,在數學考試中,增加探究性題目。通過優化檢測題結構,提高檢測題信度與效度,真正檢驗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
(二)過程性評價
學校構建多元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以學生成長檔案記錄成長足跡,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進步情況和特殊表現。推行“六樂”融合作業與“五日”主題實踐作業,如“六樂”融合作業將學科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五日”主題實踐作業圍繞不同主題,如科技、文化等,讓學生在一周內完成實踐任務,提升綜合能力。
三、建立三個方面課程評價指標,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學校依托學習單,推行“5+1”多維導向教學模式。“5”指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自主預習、小組合作、展示交流、教師點撥、鞏固練習;“1”是拓展延伸環節。
(二)打造特色課程體系
關注學生個性化成長,學校免費開設 100 余門校本課程,如魯繡、剪紙、科學實驗等,滿足學生不同興趣需求,實現全校選課走班。引入 “諾獎計劃”,開設 AI 人工智能課程,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和創新思維。
(三)實施課堂教學評價表
汲取南通 “立學課堂” 評價模式的精華,創新各學科評價表。評價表從教學目標達成、學生參與度、教學方法運用等多個維度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為教學成效評估提供精準依據,促進教師優化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效能。
四、 探索 “四大評價路徑”,實現學生發展性評價新格局
(一)情境任務式評價
學校通過開展工廠參觀、游園活動、跳蚤市場等活動,創設真實生活情境。在工廠參觀中,學生將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與生產流程相結合,理解知識的實際應用;游園活動中,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規劃路線、計算成本,完成知識的實踐運用。這些活動不僅促進知識遷移,還在實踐過程中完成過程性評價,在特定情境中達成結果性評價,使評價更加生動、真實。
(二)檔案袋式評價
不斷完善學生成長檔案,全面記錄學生學業水平、興趣愛好、品德表現、社會實踐等發展狀況。融入教師評價、同學互評、家長評價和學生自評,如在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后,教師從活動組織、團隊協作等方面評價學生,同學從參與度、貢獻度等方面互評,家長反饋學生在家準備活動的表現,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形成多元化評價內容,為每位學生打造獨特的成長檔案。
(三)精準表現性評價
借助大數據精準云平臺,對學生學習行為數據進行分析。教師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精準把握學生學習情況,如發現學生在數學某一知識點上的薄弱環節,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實現精準教學和評價。
五、建立 “五位一體” 的評價主體,拓展評價渠道
(一)學生評價
學生定期回顧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反思與成長。如每月進行一次學習總結,分析自己在學習方法、知識掌握等方面的優勢與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同學互評
在小組作業和項目式學習中,同學依據彼此表現,從團隊協作、創新思維等角度進行評價。如在小組科技制作項目中,同學們評價彼此在創意提出、分工合作、制作過程中的表現,促進共同進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維。
(三)教師評價
教師憑借專業視角,全面考量學生學業與品德發展。在評價學生數學學習時,不僅關注學業水平,還關注學習態度、思維能力等,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如針對學生在數學解題中的思維誤區,給予個性化的輔導建議。
(四)家長評價
家長基于生活場景,反饋孩子在家表現,如在家的學習習慣、家務勞動參與情況等,助力學校全面了解學生,實現家校共育。
(五)小組評價
在項目式學習里,各小組圍繞任務完成度、成員貢獻等進行評價。如在歷史文化探究項目中,小組評價每個成員在資料收集、報告撰寫、展示匯報中的表現,促進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兗州區東御橋小學教育集團的 “12345” 學生評價體系,是對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小學學業質量評價改革的積極探索與實踐。通過聚焦五育并舉、把握兩種評價形式、建立三個方面課程評價指標、探索四大評價路徑和構建五位一體評價主體,學校在學生評價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其他中小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推動了中小學學業質量評價改革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