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風險控制中心總簽派室肩負著航班簽派放行、運行監控、不正常處置及決策支持的重任,每一份安全精力的投入都與安全成果的收獲成正比。“安全管理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有問題找問題,沒問題找短板,沒短板找空間。“領導的這句叮囑總簽派室副經理時刻牢記在心。。
The General Flight Dispatch Room of the OperationRisk Control Center shoulderstheresponsibilities of flightdispatchamp;release,operation monitoring,abnormalityhandling,and decisionsupport,and everyone of its safety effortsisproportional toasafetyachievement.\"Safetymanagement should beproblem-oriented.Effortsshould.bemadeto identifyproblemsin case of any problems;seek shortcomingsincase of no problems; find space in case of no shortcomings.\" Yue Tantan,deputy manager of the General FlightDispatchRoom,alwayskeepshisleader'sadviceinmind.
管理進階:踐行“三勤”破解成長難題
“前期把工作做扎實,解決問題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兒。”持續安全的背后,積累必不可少,而個人成長的過程,也沒有捷徑可走。
2011年,當岳譚譚從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畢業,以簽派“學徒”身份踏入山航時,未曾想到自己會在未來十余年間,沿著“勤于學習、勤于工作、勤于思考”的軌跡,一路成長為運控領域的復合型管理人員。初入職場,他每天帶著筆記本跟守AOC席位,“查規章、翻手冊、請教前輩”成為每天的固定動作,日積月累,業務技能、值班經驗持續提升。工作第五年,破格聘為簽派班組長,此時的他已從青澀的小白成長為公司十佳崗位標兵,面對不正常事件總能從容應對、妥善處置。
在鉆研業務、提升自身的同時,他積極投身團建工作,擔任簽派團支部書記期間,帶領廣大青年發揮青春活力,凝聚運控力量,牽頭策劃了崗位技能大賽、迎新季等系列活動,溝通、協調、組織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所獲的團的榮譽也是大滿貫。
岳譚譚因出色的綜合表現,順利成長為一名基層管理人員,逐漸展露出復合型管理才能,連續四年在部門年度干部考核評選為優秀。如今的他已成為運行風險控制中心總簽派室副經理,協同管理170余人的隊伍,每天為航班的安全高效運行付出著努力。
攻堅時刻:在挑戰中突破問題短板
作為一名基層管理者,岳譚譚不希望經驗固化、一成不變,他始終追求更高效的管理機制、更順暢的業務流程和更有效的系統支撐,切實為航班安全生產運行保障工作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提升。
2025年4月24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面對臨時劃設的大范圍凈空區域與華南雷雨的雙重考驗,公司累計172個航班納入動態管控清單,岳譚譚帶領簽派團隊在發射前三天進入“戰時狀態”,在空域管制和氣象變化的夾縫中,配套建立了三級復核機制,通過層層把關,實現精準管控目標任務,每一個航班既不能進入凈空區又不能虛耗公司資源。
更具突破性的“戰役”,發生在國產計算機飛行計劃系統研發中。此前山航長期依賴美國杰普遜計劃系統,不僅成本高昂,且核心數據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服務器不穩定,只能束手無策等待修復。“國產化是大勢,我們要盡早準備”,2020年,岳譚譚主動請纓擔任項目負責人,研發適用于公司的國產計算機飛行計劃系統,他帶領9人團隊成立攻堅小組,耗時兩年多的時間,從底層算法開始重構系統邏輯,攻克了機場航線數據對接、FOC系統集成、客戶化格式改造等8項技術難題,累計人工測試2萬多條航班數據,有效保障了系統的精準性。2023年,系統正式上線并通過局方審批,可作為杰普遜計算機飛行計劃的等效備份系統,一舉摘得了山東省軟件創新創業大賽國產組特等獎。截至目前,該系統已成功應對杰普遜計劃系統故障6次,期間一鍵切換至國產計算機計劃系統保障航班運行,徹底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不破不立。安全需要守護,也需要新生。對于“安全”二字,岳譚譚始終保持著危機感,穩步意味著退步,積極開拓創新、持續攻堅突破成為他化未雨綢繆為行動力的職業準則。
數字轉型:在創新中探索安全空間
“數字化變革是保障航班運行更安全、更高效的不二選擇。”岳譚譚積極投身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他始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了數字化支撐,民航安全水平必然會站在更高的起點上。
除了總簽派室的管理工作以外,他一直擔任著運行風險控制中心數字化建設工作組的組長,岳譚譚說:“數字化工作,要緊跟集團工作部署,方向不能跑偏,必須堅持業務驅動、IT賦能、融合創新,數字化的目標是為了解決實際的問題,提高效率。”他帶領著團隊統籌負責部門放行、監控、氣象、情報、性能、運行管理、資質培訓等7個業務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及規劃管理工作。短短不足兩年的時間,榮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項,在各級創新競賽中斬獲國家級獎項3項,省部級獎項8項,充分展現了運控中心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創新努力。
在創新管理方面,他牽頭成立了兩個公司級的創新孵化平臺,配套制定了創新平臺管理制度,鼓勵全員創新,積極培育一批創新意識強、業務能力精,同時又具備數字化思維的復合型高質量人才隊伍。數字化團隊中的同事評價他:“譚哥雖然不懂編碼,但數字化思維能力很強,帶著我們畫圖紙,他提出的業務邏輯,可以不用修改直接進入程序開發”。
夜幕已深,岳譚譚的手機突然亮起一一國際地區航班雷雨天氣放行通報。他立即撥通電話,布置提醒中語速快而沉穩。那一刻我們也忽然明白:所謂“三勤”,不過是把平凡事做到極致的另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