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從山東平原到淮河南岸,從松嫩黑土到西北棉區,我國“三夏”生產拉開序幕。在一片片金色的田野上,先正達集團(以下簡稱“先正達”)以科技為筆,以土地為卷,繪就了一幅幅智慧農業的現代圖景。從優質品種的選育到高效植保產品的施用,從AI賦能的作物精準解決方案到土壤健康的全周期管理,先正達正通過全鏈條的科技賦能,重塑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為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全球農業創新版圖中,先正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植保領域全球第一、種子領域全球第三的農業科技企業,先正達致力于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其業務覆蓋植保、種子、作物營養和現代農業服務,形成完整的農業產業鏈創新體系。
作為已連續參加兩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的“常客老友”,先正達將在第三屆鏈博會上帶來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如耐堿基因AT1技術為解決耕地資源瓶頸提供“以種適地”的全新創新思路;三氟吡啶胺(TYMIRIUM?,簡稱\"TYM\")等創新植保產品在田間展現出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揚農化工充分發揮中國原藥制造供應優勢,讓中國智造惠及全球;MAP(ModernAgriculturePlatform)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為農業生產提供全鏈條解決方案;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的再生農業項目,還將展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新實踐等。這些智慧農業實踐,將依托于其科技創新鏈、生產制造鏈、智慧服務鏈、生態價值鏈“四鏈協同”體系在鏈博舞臺集中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支撐先正達創新的是其強大的研發體系。為支撐科技成果源源不斷地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端”,先正達持續構建覆蓋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與應用推廣的全鏈條創新體系。圍繞“10大研發中心+6 大國家級平臺 +N 個試驗站點”的創新格局,先正達已布局覆蓋種業、植保、作物營養、生物和綜合種植技術等核心領域:10大全球協同研發中心陸續建成投運,北京創新中心、楊凌育種技術中心躋身國際先進行列;揚農化工整合科研資源,打造南北聯動的區域創新網絡;多個試驗站點覆蓋南繁、新鄉、長春、齊河等重點農業區,為農業新質生產力落地提供現實土壤。
除體系建設外,先正達在多項核心技術領域也實現階段性突破,部分成果加快落地。其中,先正達北京創新中心主導研發的HI-Edit等基因編輯技術效率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重要耐鹽堿調控基因AT1的發現,為鹽堿地改良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植保領域則通過“引進 + 轉化”模式將氟唑菌酰羥胺(ADEPYDIN@,簡稱“APN\")和三氟吡啶胺兩大原藥引入中國,已累計推廣超2億畝次,帶動糧食增產150億斤、農戶增收400億元。乙唑螨睛化合物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自主研發原藥成分的寶卓已經成為中國殺螨劑市場的第一品牌,年銷售額接近3億元。
第三屆鏈博會上,先正達的綠色發展理念也將得到生動詮釋。鏈博會期間,先正達將與合作伙伴開展再生農業項目簽約合作,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徑,并通過旗下公益平臺“熊貓指南”首次創新性地推出綠星榜單,新增包含“綠色再生可持續”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兩大維度評價標準,從評價體系層面引導農業向綠色化、品質化轉型。
從鏈博會上的技術展示到田間地頭的實踐應用,先正達的智慧農業探索勾勒出現代農業的發展輪廓??萍疾辉偈菍嶒炇依锏睦碚?,而是轉化為可見的畝產數字、可感的效率提升、可及的市場收益。隨著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產業實踐的深入推進,先正達正以科技之力,為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綠色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繪制著切實可行的路徑圖,讓“聚智成豐”的理念在廣袤田野上結出豐收碩果。